中新網北京8月30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天文學論文,研究人員通過對2020年在阿爾及利亞(ya) 撒哈拉沙漠Erg Chech地區發現的、一枚約46億(yi) 年前的古老隕石Erg Chech002進行分析,並結合此前發表的數據,發現隕石形成時存在的鋁-26(一種放射性同位素)在太陽係分布不均勻。這項研究發現增進了天文學家對早期太陽係的理解,或能改進確定非常古老隕石年齡時的精確度。
Erg Chech 002隕石樣本。該樣本約20毫米長,由斜長石(白色)和兩(liang) 種輝石(深綠色和棕色)組成的基質中鑲嵌著一塊大的輝石晶體(ti) (圖片來自Yuri Amelin)。施普林格·自然 供圖
該論文介紹,Erg Chech002是一枚無球粒隕石,這是已知最古老的一類石質隕石。鋁-26是早期行星融化的主要熱源,Erg Chech002的古老為(wei) 進一步探索鋁-26在早期太陽係中的最初分布提供了機會(hui) 。鋁-26是否均勻分布在早期太陽係中對確定隕石的年齡和理解早期太陽係很重要,但就此問題學界此前一直眾(zhong) 說紛紜。
論文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澳大利亞(ya) 國立大學地球科學研究院Evgenii Krestianinov和合作者一起分析了Erg Chech002,確定其鉛同位素年齡約45.66億(yi) 年。他們(men) 隨後將這一發現與(yu) 關(guan) 於(yu) 這一隕石的現有數據結合,並將之與(yu) 其他來自熔融結晶的極古老隕石進行比較。結果表明,鋁-26在早期太陽係星雲(yun) 中分布不均勻,可能與(yu) 恒星物質與(yu) 新合成放射性核素較晚沉降有關(guan) 。
Erg Chech 002隕石樣本。該樣本約20毫米長,由斜長石(白色)和兩(liang) 種輝石(深綠色和棕色)組成的基質中鑲嵌著一塊大的輝石晶體(ti) (圖片來自Yuri Amelin)。施普林格·自然 供圖
論文作者認為(wei) ,隕石年代研究應謹慎,並采用通用方法,用短壽命同位素測定年代(考慮到其分布不均),以改善確定隕石和行星物質年齡的精確性和可靠性。(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