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無視反對聲浪,日本為何強推核汙染水排海?

專欄 發布時間:2023-09-01 09:17:00來源: 新京報

  ■ 專(zhuan) 欄

  強推核汙染水排海,隻會(hui) 讓日本在人類曆史上留下新的汙點。

  連日來,日本強行啟動福島核汙染水排海,招致國際社會(hui) 多方質疑和反對。

  據新華社報道,當地時間8月25日,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表示,日本核汙染水排海“這一舉(ju) 動無視公共利益,公然向包括太平洋島國在內(nei) 的全世界轉嫁核汙染風險,極其自私自利,極其不負責任”。同日,朝鮮常駐聯合國代表金星也批評稱,“日本決(jue) 定排放含有大量放射性物質的汙染水,讓人類安全和海洋環境處於(yu) 極大危險之中”。

  麵對國際社會(hui) 的批評聲浪,日本仍一意孤行地進行核汙染水排海,這不僅(jin) 是出於(yu) 自私自利,更是出於(yu) 日本政客們(men) 的政治私欲。此舉(ju) 也在日本國內(nei) 遭遇民眾(zhong) 質疑,最新民調顯示,岸田文雄內(nei) 閣支持率從(cong) 7月的28%進一步下滑至26%,再創新低。

  那麽(me) ,在此情況下,日本政府為(wei) 何還要強推核汙染水排海呢?這首先是因為(wei) “安倍影響”。

  日本核汙染水源自2011年3月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2012年底,日本政權輪替,第二次出任首相的安倍晉三曾指示,“核汙染水問題將不再交由東(dong) 京電力公司解決(jue) ,而是由國家主導采取對策”。2020年3月,安倍政府提出用30年時間將核汙染水排入大海的構想。

  2020年9月,安倍內(nei) 閣時期的官房長官菅義(yi) 偉(wei) 就任首相後,於(yu) 2021年4月正式宣布將核汙染水排放入海。2022年10月,安倍內(nei) 閣時期外相岸田文雄出任首相,並於(yu) 2023年8月22日宣布,從(cong) 8月24日起正式向海洋排放核汙染水。

  追溯日本核汙染水排海決(jue) 策全過程,可以清晰看到,早在安倍政府時期就已確定了基本方針,而此後的菅義(yi) 偉(wei) 政府、岸田文雄政府,均不過是具體(ti) 執行者。

  理論上,新一屆政府完全可以重新審議上屆政府的內(nei) 政外交決(jue) 策,但不論菅義(yi) 偉(wei) ,還是岸田文雄,卻都在核汙染水排海問題上堅定貫徹執行安倍政府的決(jue) 策。

  其原因就在於(yu) ,兩(liang) 人執政期間均不得不依賴安倍晉三和安倍派的支持。特別是現任首相岸田文雄,若在核汙染水排海問題上做出有違安倍的決(jue) 策,不僅(jin) 將難獲安倍派的支持,還有可能被貼上“政治背叛者”的標簽,得不償(chang) 失。

  與(yu) 此同時,強推核汙染水排海,也有對中韓等周邊鄰國打贏輿論戰的考量。

  核汙染水排海極易引發國際輿論反彈,因此,日本政府在推進相關(guan) 進程,也拿到了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報告作為(wei) “通行證”,以此增加“合理性”“正當性”,進而爭(zheng) 取國際社會(hui) 更多支持。

  畢竟,若因中韓等周邊鄰國的強烈反對就放棄排海,就相當於(yu) 日本變相承認了核汙染水“不安全”“不達標”,進而輸掉這場輿論戰。而今後,核汙染水排海問題也將逐漸等同於(yu) 曆史問題,成為(wei) “打壓”日本的一張牌。

  實際上,日本政府及一些政客近期多次宣稱部分國家將核汙染水問題“政治化”“非科學化”,是在對日打“外交牌”,這本質上就是通過模糊焦點的方式,來轉移國際輿論的注意力。

  此外,強推核汙染水排海,也跟一些日本政客刻意營造“英雄主義(yi) ”有關(guan) 。

  最近一段時期,日本政府和部分媒體(ti) 開始炒作“全球隻有中國反對核汙染水排海”。這當然是無視客觀現實的荒謬言論,但同時也是在刻意營造一種基於(yu) 對抗情緒的“英雄主義(yi) ”敘事。

  伴隨中國綜合實力的崛起和日本深陷“失去的二十年”,部分日本政客看待中國的角度逐漸扭曲,開始熱衷於(yu) 向民眾(zhong) 渲染灌輸“中國威脅”。在此背景下,一些日本政客則刻意將自己包裝成“敢於(yu) 對中國說不”的“國家利益守護者”形象,以此來謀求個(ge) 人利益最大化。

  但是,政客們(men) 無視人類社會(hui) 公共利益,企圖借由核汙染水排海來營造虛無的“英雄主義(yi) ”來打造個(ge) 人品牌和形象,卻最終隻會(hui) 葬送民眾(zhong) 的健康福祉和國家的未來命運。

  海洋是全人類的共同財產(chan) ,不是日本肆意傾(qing) 倒的垃圾場。在核汙染水排放問題上,日本應認清自身責任,秉持科學態度,履行國際義(yi) 務,積極回應本國國民、周邊國家以及國際社會(hui) 的嚴(yan) 重關(guan) 切,否則隻會(hui) 讓日本在人類曆史上留下新的抹不去的汙點。

  □陳洋(遼寧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