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7年有何成效?中國團隊交出亮眼答卷

孫自法 發布時間:2023-09-06 09:0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9月4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家倡議發起的“數字絲(si) 路”國際科學計劃(DBAR)2023年迎來實施階段的關(guan) 鍵年,其自2016年啟動至今7年來,取得什麽(me) 進展、有何成效等頗受關(guan) 注。

  9月4日,第七屆“數字絲(si) 路”國際會(hui) 議在北京開幕,正式發布麵向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地球大數據助力“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報告。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

  第七屆“數字絲(si) 路”國際會(hui) 議9月4日在北京開幕,領導“數字絲(si) 路”國際科學計劃的中國科學家團隊正式發布麵向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地球大數據助力“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報告,為(wei) 該計劃實施7年的工作交出一份亮眼的答卷。

  這份最新出爐的報告展示“數字絲(si) 路”國際科學計劃在利用科技創新推動“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中的探索和實踐,充分揭示數字技術在可持續發展中的應用價(jia) 值和廣闊前景,開拓新興(xing) 技術服務可持續發展的新途徑和新方法,為(wei) “一帶一路”國家提供良好借鑒。同時,該報告還指出目前可持續發展所麵臨(lin) 的困難,強調隻有通過多尺度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才能實現真正的可持續性,呼籲加強“一帶一路”區域的科技合作,共同開展可持續發展指標評估方法研究,打破數據壁壘,實現數據、知識、技術的全麵共享。

  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字絲(si) 路”國際科學計劃主席郭華東(dong) 接受記者采訪介紹說,“數字絲(si) 路”國際科學計劃經過7年實施,已收獲一係列重要進展和成果,其中包括“一帶一路”地球大數據分析與(yu) 決(jue) 策支持係統、“一帶一路”環境資源評估技術方法體(ti) 係、“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目標評估模式等核心成果。

  ——“一帶一路”地球大數據分析與(yu) 決(jue) 策支持係統方麵,包括地球大數據高效存儲(chu) 與(yu) 檢索子係統、綜合決(jue) 策支持子係統、決(jue) 策信息產(chan) 品生產(chan) 子係統、數據信息可視化子係統4套可實際運行係統,實現3種核心信息和決(jue) 策支持技術能力,即PB級地球大數據存儲(chu) 與(yu) 檢索服務技術能力、麵向決(jue) 策主題和確定決(jue) 策群體(ti) 的拓展性決(jue) 策支持技術能力、固定周期與(yu) 應急雙模式決(jue) 策信息生產(chan) 技術能力。

  該係統緊密圍繞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的17個(ge) 目標,以地球大數據以及世界銀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維基百科等機構的全球統計數據為(wei) 基礎數據源,通過對可持續發展目標指標體(ti) 係的分析,完成各種數據產(chan) 品的解析和預處理、多源數據的融合計算,實現可持續發展指標量化評估。

  ——“一帶一路”環境資源評估技術方法體(ti) 係方麵,構建自然資源調查與(yu) 檢測、環境評價(jia) 、氣候模擬及極端天氣危害、人類活動影響等方麵的研究範式,服務於(yu) “一帶一路”地球大數據分析與(yu) 決(jue) 策支持係統。

  其中,在自然資源監測方法體(ti) 係上,生產(chan) 的數據產(chan) 品中,針對非洲現有耕地數據產(chan) 品精度低、不同地區耕地提取限製因素的差異性,以農(nong) 業(ye) 生態分區數據為(wei) 基礎,分區域構建高分辨率耕地提取方法,並已贈送非洲相關(guan) 國家。

  ——“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目標評估方麵,地球大數據支持全麵監控動態的陸地、海洋、大氣和人類活動,為(wei) 政策製定提供支持。“數字絲(si) 路”國際科學計劃團隊已完成多個(ge) 利用地球大數據方法監測和研究不同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麵的案例研究,強調地球大數據和相關(guan) 技術的價(jia) 值,舉(ju) 例說明能使人們(men) 更有效理解和解決(jue) 可持續發展目標及相關(guan) 問題的分析工具。

  其中,開展了中亞(ya) 區域生態環境健康和脆弱性評價(jia) 、“一帶一路”重大工程對區域生態環境的影響評估,利用地球大數據對亞(ya) 洲象棲息地森林損失進行監測與(yu) 評價(jia) ,並在突尼斯取得空間考古新發現等。

  9月4日,第七屆“數字絲(si) 路”國際會(hui) 議在北京開幕,DBAR主席郭華東(dong) 院士展示當天最新發布的《地球大數據助力“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報告。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

  郭華東(dong) 院士指出,隨著“數字絲(si) 路”國際科學計劃的推進,數字技術在促進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上的重要作用已形成廣泛共識——全球可持續發展正麵臨(lin) 嚴(yan) 峻的挑戰,“一帶一路”區域麵臨(lin) 的可持續發展挑戰尤為(wei) 突出。

  他表示,“數字絲(si) 路”國際科學計劃將圍繞具有共識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指標和相關(guan) 科學問題,分享數據、信息、方法與(yu) 技術,為(wei) 應對發展不平衡和縮減數字鴻溝提供支撐。同時,“數字絲(si) 路”國際科學計劃還將圍繞全球發展倡議內(nei) 涵,為(wei) “一帶一路”國家提供全方位的數據服務、科技支撐、人才培養(yang) 和智庫支持,使其成為(wei) 推動和實現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全球發展倡議的堅實的科技平台。(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