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美國加碼限製對華出口凸顯霸道成性(觀象台)

聶書江 發布時間:2023-09-08 11:0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近日,美國拜登政府開始加強對華核電產(chan) 品的出口管製,要求用於(yu) 中國核電站的某些發電機、容器、軟件、特別核材料和原材料在出口時,需額外提出申請。這一規定是繼2021年美國將涉及核工業(ye) 的23家中國實體(ti) 列入“實體(ti) 清單”後,對中國核電發展的又一項限製措施。

  2018年10月,美國核安全局針對中國核工業(ye) 出了一份禁令。這份明顯偏向美國核技術出口、打壓中國自主技術的禁令稱,不予批準中廣核及其相關(guan) 實體(ti) 申請新的技術、設備、材料出口許可或修訂、延長已有的出口許可。中廣核集團因此受到嚴(yan) 格限製。2019年8月,美國又將中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廣核集團、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蘇州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納入“實體(ti) 清單”。2020年,美國國防部將包括中國三峽集團、中化集團等在內(nei) 的11家中國企業(ye) 列入“實體(ti) 清單”。此後,隻要中國核電工業(ye) 稍有新動向,美國就實施製裁。

  自20世紀50年代建立核工業(ye) 體(ti) 係開始,擁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就一直是中國核電工業(ye) 的核心目標。經過數十年發展,從(cong) 前端的鈾濃縮、核燃料製造、核電站技術的發展,到後端的乏燃料後處理技術,乃至快堆、高溫氣冷堆、聚變堆的研究,中國核電工業(ye) 門類齊全,技術水平已處於(yu) 世界前列。因此,美國對中國核電工業(ye) 的製裁,不會(hui) 傷(shang) 及根本。這一點,美國心知肚明。

  明知道製裁效果有限,美國卻仍然在核電領域鼓動“脫鉤斷鏈”,本質目的在於(yu) 脅迫其他國家選邊站隊,遏製中國核電工業(ye) 發展。根據美國《出口管理條例》,被列入“實體(ti) 清單”意味著企業(ye) 在從(cong) 美國或含有美國技術成分的第三方購買(mai) 任何受管製物項時,都需要獲得美國工業(ye) 和安全局的許可證。由於(yu) 美國在經濟、科技等領域處於(yu) 強勢主導地位,歐洲、日本、韓國等科技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底層核心技術大多依賴美國,因此,美國的“實體(ti) 清單”製裁可能迫使合作夥(huo) 伴“表現忠誠”,避免受到負麵影響。

  美國加碼限製對華出口凸顯其霸道成性。近年來,美國把“製裁”“極限施壓”“經濟脅迫”作為(wei) 維護本國霸權的慣常手段。據統計,截至今年初,全球已有近1.2萬(wan) 個(ge) 組織和個(ge) 人遭受美國製裁。為(wei) 維護一己之利,美國早已習(xi) 慣霸道行事,不惜破壞國際規則秩序,削弱他國發展能力,拖累全球經濟增長步伐。

  這件事情再次表明:關(guan) 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mai) 不來、討不來的。科技興(xing) 則民族興(xing) ,科技強則國家強。關(guan) 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對推動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有重要意義(yi) 。中國應以國家戰略需求為(wei) 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guan) ,堅決(jue) 打贏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讓動輒揮舞製裁“大棒”的霸權行徑失去抓手。

  (作者係中國政法大學光明新聞傳(chuan) 播學院副教授、傳(chuan) 播學所副所長)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