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貿易碎片化衝擊全球經濟增長(環球熱點)

賈平凡 發布時間:2023-09-13 08:4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近年來,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貿易保護主義(yi) 及地緣政治博弈持續加劇,深刻改變了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格局。專(zhuan) 家分析指出,各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布局從(cong) 以成本、效率、科技為(wei) 側(ce) 重轉向以安全、穩定和政治為(wei) 側(ce) 重,呈現多元化、區域化等特征,並存在進一步碎片化的趨勢。這一趨勢對世界經濟增長動能造成衝(chong) 擊,給經濟複蘇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

  據法國《回聲報》網站日前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貿組織(WTO)擔憂,越來越碎片化的全球貿易讓國際“合作逐漸失去動力”。

  

  全球貿易增長放緩

  日前,IMF總裁克裏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在美國《外交》雙月刊2023年9—10月號發表文章警告:“隨著貿易萎縮和壁壘增加,全球經濟增長將受到重創。根據IMF的最新預測,到2028年,全球GDP年增長率將僅(jin) 為(wei) 3%,這有可能破壞發展中國家在減貧和為(wei) 迅速增長的年輕人口創造就業(ye) 等方麵的努力。”她強調,自2019年以來,各國每年新出台的貿易壁壘政策幾乎增加了兩(liang) 倍,去年達到近3000項。其他形式的碎片化如技術脫鉤、資本流動中斷和移民限製,也將抬高成本。

  今年年初,IMF發布報告指出,貿易碎片化將導致全球經濟產(chan) 出萎縮0.2%—7%不等,這取決(jue) 於(yu) 碎片化的程度。如果再加上技術脫鉤,一些國家的GDP萎縮可能達到12%。“每年損失數萬(wan) 億(yi) 美元,這不是小問題。”卡托研究所的報告分析稱,“貿易聯係的瓦解,將對低收入國家和發達經濟體(ti) 中不太富裕的消費者產(chan) 生最不利的影響。”IMF報告顯示,在碎片化的影響下,發達經濟體(ti) 的低收入消費者將無法獲得更便宜的進口商品。同時,新興(xing) 和發展中經濟體(ti) 將不再受益於(yu) 技術溢出效應,發展中國家非但不會(hui) 趕上發達經濟體(ti) 的收入水平,反而會(hui) 進一步落後。

  8月26日,在美國舉(ju) 行的全球央行行長會(hui) 議上,WTO總幹事恩戈齊·奧孔喬(qiao) —伊維拉說,背離自由開放的貿易將導致更大的物價(jia) 波動、通脹壓力和經濟整體(ti) 增長前景疲軟。

  近期,WTO在最新的《全球貿易展望和統計報告》中稱,受俄烏(wu) 衝(chong) 突、居高不下的通脹、緊縮的貨幣政策和金融市場不確定性的影響,2023年全球貿易增長仍將低於(yu) 平均水平。繼2022年增長2.7%之後,今年全球貿易量預計將增長1.7%。各經濟機構對2023年的貿易預測數據更保守:荷蘭(lan) 國際集團(ING)預測今年全球貿易量將增長1%;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預測今年全球貿易量將萎縮0.6%;牛津經濟研究院報告表示,2023年的總體(ti) 貿易前景依然疲弱,而且存在長期風險。

  “貿易增長放緩表明全球需求增長依然乏力,也預示了全球經濟增長依然麵臨(lin) 較大的下行壓力。”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綜合研究部主任徐秀軍(jun) 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國際經貿環境惡化

  施壓日本、荷蘭(lan) 對華半導體(ti) 實施新的出口管製,出台《芯片與(yu) 科學法案》《通脹削減法案》……近年來,為(wei) 促進產(chan) 業(ye) 回流,美國通過長臂管轄、補貼政策與(yu) 出口管製等措施引發各國產(chan) 業(ye) 惡性競爭(zheng) 和全球貿易保護主義(yi) 加劇,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產(chan) 生新的混亂(luan) 。

  中國社會(hui) 經濟係統分析研究會(hui) 副理事長張建平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近幾年,一些國家以所謂國家安全和意識形態為(wei) 借口,推行脫鉤、斷鏈、友岸外包、近岸外包等逆全球化舉(ju) 措,縮短全球價(jia) 值鏈,衝(chong) 擊全球貿易規模和結構。全球貿易呈現出區域化、碎片化和分散性的特點。其中,貿易碎片化導致全球貿易規模、增速快速下降,加劇產(chan) 業(ye) 投資下降和就業(ye) 減少,最終損害全球經濟增長動力。

  “當前,全球貿易壁壘呈現政治化和安全化的趨勢。一些國家將國際經貿關(guan) 係工具化、武器化,加大出口管製以及進口限製。這不僅(jin) 直接導致國際經貿環境惡化,還破壞了全球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導致一些國家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無法正常產(chan) 出和運行,阻礙經濟增長。”徐秀軍(jun) 說。

  “世界各國對自身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安全焦慮’倍增,不斷推進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本土化,被動地‘去合作’‘去聯係’,進一步加劇全球貿易碎片化傾(qing) 向。”中國現代國際關(guan) 係研究院研究員劉軍(jun) 紅對本報記者表示,部分發達經濟體(ti) 為(wei) 維護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上的壟斷地位,不斷打壓遏製新興(xing) 國家,豎起一道道關(guan) 稅牆、科技牆、斷供牆。受此影響,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加速重構,並從(cong) 側(ce) 重成本、效率、科技轉向側(ce) 重安全、穩定和政治。與(yu) 此同時,為(wei) 降低本國對外依存度高的基礎產(chan) 品和技術所麵臨(lin) 的斷供風險,防止在關(guan) 鍵能源資源、糧食、核心技術等方麵被“卡脖子”,各國紛紛推動本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多元化布局,引導跨國企業(ye) 主動調整戰略、分散投資,推進能源礦產(chan) 等來源地和運輸通道多元化。

  挫傷(shang) 經濟增長動能

  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相對割裂的狀況不僅(jin) 直接影響各國正常生產(chan) 和生活秩序,還在很大程度上挫傷(shang) 了世界經濟增長動能,增加了經濟複蘇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

  法國經濟學家菲利普·阿吉翁近期在《回聲報》網站發文指出,貿易去全球化會(hui) 加劇全球範圍內(nei) 的不平等程度和貧困率。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表示,美國發起的貿易戰很可能是一場導致多輸局麵的“負和博弈”。貿易政治化會(hui) 導致浪費,因為(wei) 決(jue) 定生產(chan) 的已不是市場。

  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首席風險官展望》預測,今年下半年,主要經濟體(ti) 間的地緣政治經濟關(guan) 係將持續存在不穩定性,並對供應鏈產(chan) 生重大影響,尤其是關(guan) 鍵產(chan) 品供應可能受到更多衝(chong) 擊。

  對於(yu) 貿易碎片化,IMF建議采取3種方法解決(jue) :加強國際貿易體(ti) 係,幫助脆弱國家處理債(zhai) 務問題以及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行動。

  受逆全球化、貿易保護主義(yi) 抬頭和發達國家推動產(chan) 業(ye) 鏈回遷等多重因素影響,區域化合作成為(wei) 許多國家的更優(you) 選項。今年以來,《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正式對所有簽署國全麵生效,多方通過關(guan) 稅減免等措施,為(wei) 區域經濟一體(ti) 化注入強勁動力。

  “在消除貿易壁壘方麵,新興(xing) 市場與(yu) 發展中國家發揮了重要作用。”徐秀軍(jun) 說,在8月舉(ju) 行的金磚峰會(hui) 上,五國領導人明確反對貿易壁壘,致力於(yu) 促進金磚國家成員與(yu) 其他發展中國家間的貿易和投資流動。同時,很多發展中國家製定了以開放促發展的政策,加大對外開放力度,促進南南合作,以突破發達國家貿易壁壘。

  “當前,全球經貿環境更加複雜,影響也更加深遠,短期內(nei) 難以得到根本性改善。”徐秀軍(jun) 說,消除貿易壁壘必須支持以WTO為(wei) 核心、以規則為(wei) 基礎,構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多邊貿易體(ti) 製。當前,各國應回到多邊渠道,建設性參與(yu) 推進世貿組織必要改革,保障世貿組織爭(zheng) 端解決(jue) 機製的正常運行,加大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的保護主義(yi) 措施的約束。

  張建平表示,應對貿易碎片化,世界各國首先要堅持WTO的多邊貿易體(ti) 製框架,繼續堅定支持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ti) 化發展。在此基礎上,世界各國應通過協商談判等形式,不斷完善相應的經貿磋商機製,例如談判簽署更高水平的雙邊和多邊自由貿易協定,增強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

  “全球價(jia) 值鏈產(chan) 業(ye) 鏈重構是挑戰,也是機遇。”劉軍(jun) 紅表示,當前,國際社會(hui) 應堅持開放合作,把握好數字化轉型新機遇,重構兼顧效率、安全與(yu) 韌性的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分工體(ti) 係。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