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9月17日電 題:專(zhuan) 訪非洲基建專(zhuan) 家穆罕默德:“一帶一路”基建項目正改變非洲
中新社記者 韓星童
非洲住宅組織房屋策略政策研究及夥(huo) 伴經理穆罕默德(Muhammad Gambo)接受中新社記者專(zhuan) 訪,正值第八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在港開幕翌日。一連兩(liang) 日,他待在會(hui) 場內(nei) ,聆聽各地政府官員與(yu) 商界領袖的分享,從(cong) 中思考在“一帶一路”倡議過去十年、以及往後更長時間,為(wei) 共建國家,尤其是非洲帶來的改變。
來自肯尼亞(ya) 的穆罕默德是基礎建設方麵的專(zhuan) 家,最初令他感受到“一帶一路”所帶來的影響,便是鐵路網絡的搭建。“我曾乘搭從(cong) 尼日利亞(ya) 首都阿布賈到北部城市卡杜納的阿卡鐵路,我確實看到了有效的基礎設施對促進城市互通、投資貿易的影響。”
穆罕默德提及的阿卡鐵路,是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中土集團)承建的尼鐵路現代化項目第一標段,已於(yu) 2016年正式運營。而隨著拉伊鐵路2021年通車,尼日利亞(ya) 鐵路網絡已再度拓展,這條鐵路連接尼日利亞(ya) 經濟中心拉各斯和西南部工業(ye) 重鎮伊巴丹,幹線全長約157公裏,支線長約7公裏,采用現代化鐵路標準,設計時速150公裏。
在穆罕默德看來,基礎設施的完善正在改變尼日利亞(ya) ,也促進非洲各國之間的互聯互通、貿易往來,加速區域一體(ti) 化。“這有助於(yu) 人員、貨物的流動,繼而帶來更多的就業(ye) 機會(hui) 和經濟活動。”除了這些顯而易見的好處,穆罕默德還提到“更軟性”的影響,即這是非洲人接近和了解中國文化的契機,包括車站所應用的人工智能技術等。
說到中國文化,穆罕默德頗有興(xing) 致地分享起他在香港的探索之旅,他通過香港亞(ya) 洲環球研究所主辦的“亞(ya) 洲環球學人”計劃來到香港。“這是一座充滿生機、活力的繁華都市。香港也非常國際化,在這裏你可以遇到不同背景、不同國籍的人,這裏像一個(ge) 文化熔爐。”
穆罕默德認為(wei) ,“一帶一路”倡議下香港的優(you) 勢不僅(jin) 在於(yu) 它是通往中國內(nei) 地的“門戶”,也與(yu) 各國家及地區之間保持緊密聯係,同時亦具備東(dong) 西薈萃的特征,可在金融、物流、創科、法律等方麵提供全球認可的一流服務。畢竟,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需要多方協作,香港的橋梁角色可發揮更大作用。
毫無疑問,過去十年“一帶一路”成功為(wei) 亞(ya) 洲、歐洲和非洲建立起投資和長期發展的聯係,不過區域內(nei) 也存在不易解決(jue) 的重大挑戰,如氣候變化及環境治理,這是穆罕默德認為(wei) 未來可進一步加強的領域。
他提到,近日利比亞(ya) 受颶風“丹尼爾”影響洪水肆虐,“我們(men) 都看到了氣候變化的影響,這說明我們(men) 需要提供適應氣候變化的基礎設施,配合社會(hui) 治理的加強。”這有賴區域內(nei) 各國家及地區的有效合作,建立共贏的夥(huo) 伴關(guan) 係。
“而香港正處於(yu) 一個(ge) 黃金位置,它提供了一個(ge) 平台和機會(hui) ,讓來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和個(ge) 人在這裏接觸、交流,並為(wei) 他們(men) 提供所需的服務。”穆罕默德相信,這也是香港為(wei) 何能夠脫穎而出,成為(wei) 國際金融中心的原因所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