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 張文生
2023年9月12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liang) 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liang) 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公開發布,向廣大台灣同胞傳(chuan) 遞了推進兩(liang) 岸關(guan) 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促進海峽兩(liang) 岸進步繁榮的強烈願望,體(ti) 現了黨(dang) 中央、國務院對福建對台工作的肯定、對福建在對台工作中發揮優(you) 勢作用的肯定。
《意見》是在長期以來推動兩(liang) 岸交流交往、實施惠台政策、落實同等待遇、探索兩(liang) 岸融合發展新路的基礎上的總結,有很多舉(ju) 措是已經推動並準備進一步加強的,有些措施是為(wei) 落實兩(liang) 岸融合改善和創造條件的,也有些措施是進一步突破限製的。近年來,祖國大陸的發展進步越來越快,在推動祖國統一、探索兩(liang) 岸融合發展方麵信心越來越充分,投入的各方麵條件保障越來越豐(feng) 富。《意見》對於(yu) 未來進一步推動閩台融合發展開啟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空間,也為(wei) 推動兩(liang) 岸融合發展增加了新動力,這是對台政策上一個(ge) 非常重要的開拓性開創性的措施,說明祖國大陸在促進兩(liang) 岸關(guan) 係和平發展,促進兩(liang) 岸人民共享美好生活方麵是盡心盡力、毫無保留的,是真正為(wei) 兩(liang) 岸人民利益考慮的。
《意見》有很多新的提法和亮點,比如促進福建全域融合發展;取消台胞在閩暫住登記,鼓勵台胞申領台灣居民居住證;台胞在閩定居落戶實現“願落盡落”;打造廈門與(yu) 金門、福州與(yu) 馬祖“同城生活圈”;開展台胞擔任在閩非宗教社會(hui) 組織負責人、法定代表人試點;鼓勵符合條件的台灣民間組織在閩設立辦事機構等。為(wei) 進一步促進兩(liang) 岸融合發展,《意見》從(cong) 往來通道、經貿交流、青年交流、社會(hui) 人文等多方麵作出了全麵、係統、詳盡的規劃,從(cong) 各個(ge) 方麵為(wei) 兩(liang) 岸融合發展增添動力和助力,提供更大、更優(you) 惠、更廣闊的空間和條件,這都體(ti) 現出黨(dang) 中央、國務院對促進兩(liang) 岸融合發展寄予了厚望。
福建既是兩(liang) 岸融合發展的先行區,也是兩(liang) 岸融合發展的示範區。福建盡最大可能掃清兩(liang) 岸融合發展的障礙,為(wei) 兩(liang) 岸融合發展創造最有利的人文環境、營商環境、政策環境、社會(hui) 保障環境,為(wei) 促進兩(liang) 岸融合發展創造條件,拓展空間,掃清障礙,提供動力,必然推動兩(liang) 岸融合發展走上一個(ge) 新的台階。
福建是廣大台灣同胞的祖居地,是對台工作的前沿,也是兩(liang) 岸交流交往的重要場所。《意見》的出台既促進了海峽兩(liang) 岸的融合發展,也對福建的發展帶來機遇與(yu) 支持。《意見》提出了很多具體(ti) 的舉(ju) 措,需要福建社會(hui) 各界共同努力來落實和推動。《意見》提出深化廈門大學與(yu) 金門大學校際交流合作。支持廈門大學等加強涉台研究機構建設、與(yu) 台灣各類智庫交流合作。《意見》對廈門大學、對廈門大學涉台研究機構建設提出了具體(ti) 的要求。作為(wei) 廈門大學的涉台學者,我們(men) 和全省人民一樣,支持黨(dang) 中央、國務院的意見,責無旁貸,踔厲奮發,為(wei) 促進海峽兩(liang) 岸融合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