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5日電 美國國會(hui) 眾(zhong) 議院議長凱文·麥卡錫曆史性遭罷免讓“群龍無首”的共和黨(dang) 人急於(yu) 推出新議長。眾(zhong) 議院多數黨(dang) 領袖史蒂夫·斯卡利斯和司法委員會(hui) 主席吉姆·喬(qiao) 丹4日均公開表示要角逐這一職位,黨(dang) 內(nei) 競爭(zheng) 格局由此初現雛形。
兩(liang) 人參選
斯卡利斯和喬(qiao) 丹4日發表致同僚的公開信,各自表達參選意願。按《華盛頓郵報》和路透社說法,斯卡利斯屬建製派,喬(qiao) 丹相較而言更激進。
斯卡利斯曾出任眾(zhong) 議院共和黨(dang) 黨(dang) 鞭8年,被不少共和黨(dang) 人視作“符合邏輯的”麥卡錫繼任者。與(yu) 麥卡錫相比,斯卡利斯對共和黨(dang) 籍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更忠誠。在罷免風波中,身為(wei) 麥卡錫“副手”的斯卡利斯沒有向麥卡錫伸出援手。
《華盛頓郵報》稱,一些共和黨(dang) 人3日晚得知麥卡錫無意再次競選議長後,開始鼓勵斯卡利斯參選。
鑒於(yu) 斯卡利斯的身體(ti) 狀況,他能否勝任議長之職引發擔憂。斯卡利斯現年57歲,8月宣布確診多發性骨髓瘤,正接受治療。斯卡利斯當時說,這一癌症發現及時、可醫治,他打算繼續在眾(zhong) 議院任職。2017年6月,斯卡利斯還曾遭一名對共和黨(dang) 不滿的槍手襲擊,一度生命垂危。
喬(qiao) 丹現年59歲,是極端保守派“自由核心小組”創始成員,他所領導的司法委員會(hui) 正參與(yu) 眾(zhong) 議院針對民主黨(dang) 籍總統約瑟夫·拜登的彈劾調查。今年1月的眾(zhong) 議院議長選舉(ju) 中,一些反對麥卡錫的極端保守派議員曾提名喬(qiao) 丹出任議長。
共和黨(dang) 內(nei) 一些溫和派認為(wei) 喬(qiao) 丹過於(yu) 傾(qing) 向右翼,而一些極端保守派又認為(wei) 他與(yu) 麥卡錫太親(qin) 近。斯卡利斯也被指可能難以協調共和黨(dang) 內(nei) 不同派係的立場。
多人觀望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另有多名共和黨(dang) 人有意參選,包括眾(zhong) 議院共和黨(dang) 黨(dang) 鞭湯姆·埃默。他的優(you) 勢在於(yu) ,可能贏得極端保守派議員的支持。
一些共和黨(dang) 人指出,埃默似乎想先觀望斯卡利斯和喬(qiao) 丹的對決(jue) ,如果兩(liang) 人都無法獲得足夠支持,他再宣布參選。眼下,埃默有意角逐斯卡利斯可能空出的多數黨(dang) 領袖職位,對手可能是黨(dang) 內(nei) “四把手”愛麗(li) 絲(si) ·斯特芬尼克。
另一個(ge) “觀戰”的潛在參選人是同樣在年初獲極端保守派推舉(ju) 的拜倫(lun) ·唐納茲(zi) 。共和黨(dang) 內(nei) 最大黨(dang) 團共和黨(dang) 研究委員會(hui) 的主席凱文·赫恩也放風稱,他有能力勝任議長,並憑借其商務管理經驗為(wei) 該職位帶來新風氣。
眾(zhong) 議院議長是美國政壇“三號人物”,排位僅(jin) 次於(yu) 美國總統、副總統。議長職責包括設置和主持國會(hui) 議程,具有重要政治影響力。
麥卡錫3日遭罷免後,眾(zhong) 議院即刻休會(hui) 。據路透社報道,眾(zhong) 議院共和黨(dang) 人定於(yu) 10日聽取參選人發表競選演說,11日表決(jue) 新議長人選。新議長須經眾(zhong) 議院全院投票表決(jue) 產(chan) 生,任期將在2025年1月結束。眾(zhong) 議院民主黨(dang) 人預計提名眾(zhong) 議院民主黨(dang) 領袖哈基姆·傑弗裏斯參選。
都怪規則?
麥卡錫遭罷免引發共和黨(dang) 震驚的同時,也讓不少人開始關(guan) 注對這一事件走向產(chan) 生重要影響的罷免動議規則。
據路透社報道,2019年前,任何一名眾(zhong) 議員都可以提出撤換議長的罷免動議,兩(liang) 任共和黨(dang) 籍議長約翰·博納和保羅·瑞安均遭遇議員以罷免動議相威脅。此後,民主黨(dang) 籍時任議長南希·佩洛西推動更改規則,規定罷免動議需獲過半數議員支持才能訴諸全院表決(jue) 。
隻是,麥卡錫為(wei) 贏得年初議長選舉(ju) ,被迫向極端保守派作出重大妥協,再次把提出罷免動議所需的議員人數調低至一人,這為(wei) 麥卡錫遭罷免埋下伏筆。
不少共和黨(dang) 溫和派人士4日呼籲重新修改規則。麥卡錫盟友加勒特·格雷夫斯說,現有規則結構“完全不能正常運轉”,罷免動議會(hui) 讓有能力出任議長的人望而卻步。
擁有70多名成員的共和黨(dang) 溫和派黨(dang) 團“主街核心小組”把罷免動議稱為(wei) “卡脖子”規則,要求新議長競選人想辦法避免重蹈覆轍。參議院共和黨(dang) 領袖米奇·麥康奈爾向眾(zhong) 議院同僚提出唯一一項建議:“不管誰當新議長,廢掉(現有)罷免動議(規則)。”
今年以來,美國政壇先後上演債(zhai) 務上限危機、政府幾近“停擺”以及眾(zhong) 議院議長遭罷免,讓華爾街持續看衰美國政治治理能力。路透社與(yu) 益普索集團4日公布的最新民意調查顯示,64%美國受訪者認為(wei) ,華盛頓政客無法“為(wei) 國家利益擱置黨(dang) 派分歧”。(海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