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ya) 東(dong) 海岸鐵路項目是中馬共建“一帶一路”標誌性項目,也是中國企業(ye) 目前在海外承建的最大單體(ti) 交通基礎設施項目之一。前不久,我從(cong) 吉隆坡北上,經雪蘭(lan) 莪、彭亨、登嘉樓、吉蘭(lan) 丹4個(ge) 州,深入項目沿線9個(ge) 主要施工點和6個(ge) 營地了解施工進展。
鐵路蜿蜒而行,全長665公裏,北起馬來西亞(ya) 與(yu) 泰國邊境的哥打巴魯,向南至關(guan) 丹後折向西行至巴生港,橫穿馬來半島。來自中馬兩(liang) 國及周邊國家的兩(liang) 萬(wan) 多名建設者用智慧和汗水在熱帶雨林間搭建起貫穿東(dong) 西、連接南北的“陸上橋梁”。目前,項目土建工程進入全線施工,正朝著按期高質量建成的方向穩步推進,如火如荼的施工場景讓人倍受鼓舞。項目建成後將極大提升馬來西亞(ya) 互聯互通水平,推動沿線地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
本著“幹一項工程、交一方朋友、出一批人才”的初心,秉持“中國風、國際範、馬來味”的文化理念,承建工程的中國企業(ye) 加強屬地融合,為(wei) 沿線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馬來西亞(ya) 工業(ye) 發展金融研究中心研究顯示,僅(jin) 建設階段,項目就將拉動馬來西亞(ya) 經濟增長2.7%。項目土建工程的屬地化分包與(yu) 采購比例已超過40%,為(wei) 3000多家馬來西亞(ya) 企業(ye) 帶來商機。中國企業(ye) 在建設過程中最大限度招聘當地員工,已累計招聘6000多人次,還將通過“中馬鐵路人才培訓合作計劃”為(wei) 馬來西亞(ya) 培養(yang) 5000名鐵路人才。在彭亨河邊,當地員工興(xing) 奮地告訴我,他們(men) 親(qin) 眼見證了彭亨河特大橋飛架兩(liang) 岸,為(wei) 能參與(yu) 家鄉(xiang) 建設深感自豪。
在施工點附近的學校,教室裏回響著項目員工義(yi) 務輔導當地孩子誦讀中國古詩的聲音,牆頭畫作展現著小朋友們(men) 對鐵路通車後的美好憧憬。在吉蘭(lan) 丹施工點,當地貧困工友生活境況改善後,時常送來自家榴蓮、山竹向中國朋友表示謝意。在遭受洪災的鄉(xiang) 村,項目施工人員全力救助,修道路、發物資,收獲感謝與(yu) 肯定。中國企業(ye) 還在當地建設野生動物通道,盡己所能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把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項目建設全周期。
中馬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東(dong) 西並進、旗艦引領”,逐步形成東(dong) 部關(guan) 丹產(chan) 業(ye) 園、關(guan) 丹港“一園一港”同西部巴生港經由東(dong) 海岸鐵路“一線”貫穿的格局。雙方合作成果正在各個(ge) 領域顯現。中國企業(ye) 承建的吉隆坡標誌塔等項目在馬來西亞(ya) 拔地而起,刷新著吉隆坡、新山、哥打基納巴盧等城市的天際線。在馬來西亞(ya) ,中國支付軟件廣為(wei) 普及,中國吉利和馬來西亞(ya) 寶騰合作生產(chan) 的汽車隨處可見,華為(wei) 、小米等電子產(chan) 品專(zhuan) 賣店遍布城鄉(xiang) 。馬來西亞(ya) 的榴蓮、燕窩等產(chan) 品進入中國千家萬(wan) 戶,廣受青睞。
山高水遠,阻不斷合作共贏;紙短情長,道不盡民心相通。中馬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走深走實,成為(wei) 共建中馬命運共同體(ti) 的生動實踐。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帶一路”必將給兩(liang) 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作者為(wei) 中國駐馬來西亞(ya) 大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