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00後”台青闕鬱璿“登陸”築夢 冀更多台生“不迷陸”

範宇斌 發布時間:2023-10-09 09:0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上海10月7日電 題:“00後”台青闕鬱璿“登陸”築夢 冀更多台生“不迷陸”

  作者 範宇斌

  “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每個(ge) 人都是‘橋梁’,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成長為(wei) 你我期待的樣子。”“00後”台青闕鬱璿近日參加了“跟著詩詞趴趴走 兩(liang) 岸博主長江遊”新媒體(ti) 交流營,一路感受長江的壯美,領略詩詞魅力,分享傳(chuan) 播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

  闕鬱璿7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zhuan) 訪時說,她在曆史故事的遊曆中,享受詩詞歌賦帶來的喜悅與(yu) 感慨,並以凡人視角記錄“我們(men) 的故事”,與(yu) 古人“不謀而合”,寫(xie) 下為(wei) 交流、為(wei) 抒發、為(wei) 激勵而存在的文字,運用新媒體(ti) ,傳(chuan) 遞更多美好。

  9月18日,台灣青年闕鬱璿體(ti) 驗傳(chuan) 統茶道。 受訪者供圖

  闕鬱璿來自台灣新竹,2018年考入西南財經大學,2022年考入浙江大學。如今,她一邊學習(xi) ,一邊創業(ye) ,從(cong) 事新媒體(ti) 運營,創立了“台灣學生不迷陸”微信公眾(zhong) 號,希望為(wei) 在陸台生搭建一個(ge) 交流、分享資訊的平台,讓台生在大陸都能找到屬於(yu) 自己的“一條路”。

  談及“登陸”發展,闕鬱璿說,這是她的“築夢路”。“我父親(qin) 曾‘登陸’經商,在上海經營餐廳,他覺得大陸發展迅速,在大陸能夠更快成長。”受父親(qin) 影響,抱著“眼見為(wei) 實”的心態,闕鬱璿高中畢業(ye) 後決(jue) 定去大陸讀大學,看看大陸究竟是什麽(me) 樣的,“來了之後,我發現大陸和台灣各有千秋”。

  在闕鬱璿看來,大陸發展快、機會(hui) 多,有很多值得她“取其長”的地方。漸漸地,她萌發了紮根大陸的想法。“愛拚才會(hui) 贏,年輕人應該去拚搏奮鬥,而不是‘躺平’。在台灣,可能競爭(zheng) 沒這麽(me) 激烈,人們(men) 進步的速度就慢了。在大陸,我加速成長,並得到各類惠台政策的幫助。在同樣時間內(nei) ,我在大陸的成長速度更快、機會(hui) 更多。”

  近年來,闕鬱璿獨自在大陸求學創業(ye) ,盡管會(hui) 遇到一些挑戰和挫折,但這些讓她變得堅強與(yu) 沉著。在求學過程中,闕鬱璿發現台生來大陸學習(xi) 、實習(xi) 、生活等,有時會(hui) 遇到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於(yu) 是她開始創業(ye) ,希望搭起兩(liang) 岸學子交流聯誼的“橋梁”。

  “台生想報考大陸學校,如何報名、備考及考試流程等信息,在網上搜索起來並不全麵,我就想盡辦法去收集這些信息,幫助更多台生能夠和我一樣順利‘登陸’求學。”闕鬱璿告訴記者,除了分享台生關(guan) 心的考試信息,她還會(hui) 發布一些實習(xi) 崗位、活動資訊,幫助台生融入大陸生活。“不少台生反饋,這些信息‘很實用’。”

  平日裏,闕鬱璿也會(hui) 把自己參加兩(liang) 岸交流活動及個(ge) 人成長的心得感受等做成推文,分享給更多台生。“有些台生一直生活在台灣,沒有來過大陸,就可能對大陸有很多誤解,我就是想去消除這方麵的隔閡,希望讓更多台生看到大陸的真實情況,也期待他們(men) 有機會(hui) 來大陸走走看看。”她說。

  “登陸”五年來,闕鬱璿常常在大陸城市行走,足跡抵達20餘(yu) 個(ge) 城市,“透過各種兩(liang) 岸交流活動,我結識了來自各所學校的台生和許多大陸學生,亦進一步了解大陸。”闕鬱璿說,山東(dong) 是奶奶的老家,在山東(dong) 行走,她不僅(jin) 品嚐到了熟悉的“家味”,更深入了解了底蘊深厚的齊魯文化,她感到很幸運。

  近年來,闕鬱璿回台灣的次數並不多。“在我心中,我早就把大陸當成我另外一個(ge) 家。”今年4月,闕鬱璿父母來大陸看望她,“他們(men) 看到我在大陸都挺好的,他們(men) 就放心了”。

  闕鬱璿熱愛中華傳(chuan) 統文化,她發現在大陸生活這方麵熏陶的機會(hui) 更多了。“當我穿上漢服時,我發自內(nei) 心為(wei) 自己是中華兒(er) 女感到很自豪。”

  剛過去的中秋節,闕鬱璿在公眾(zhong) 號上發布推文介紹了“兩(liang) 岸中秋的五大不同”。她在文末寫(xie) 道:“無論如何,在同文同種的情況下還能擁有如此多元的地域文化差異,但又在圓月之下共同與(yu) 家人團聚,展現出兩(liang) 岸良好的文化包容,也完美貼合中秋佳節的最大願景——團圓。”

  談及未來,闕鬱璿認為(wei) ,未來的路有無數可能,她將繼續前行在築夢路上,努力為(wei) 兩(liang) 岸交流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對於(yu) 當下而言,我隻要不斷成長、不斷進步,這就是最好的我。”(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