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宜昌10月11日電 (記者 董曉斌)國內(nei) 首艘氫燃料電池動力船“三峽氫舟1”號11日上午從(cong) 湖北宜昌三峽遊客中心出發,在宜昌水域完成首航。這是國內(nei) 氫燃料電池技術在內(nei) 河船舶應用實現零的突破,對推動“氫化長江”進程、加快內(nei) 河航運綠色低碳發展具有示範意義(yi) 。
國內(nei) 首艘氫燃料電池動力船“三峽氫舟1”號成功首航。記者 董曉斌 攝
“三峽氫舟1”號是由三峽集團、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中國船舶第七一二研究所和中國船級社等共同研發建造的氫燃料電池動力船,最高航速達28公裏/小時,續航裏程可達200公裏,用於(yu) 三峽庫區及兩(liang) 壩間交通、巡查、應急等工作。
“三峽氫舟1”號總長49.9米、型寬10.4米、型深3.2米,乘客定額80人,主要采用氫燃料電池動力係統,氫燃料電池額定輸出功率500千瓦。相比傳(chuan) 統燃油動力船舶,預計每年可替代燃油103.16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43.67噸。
中船集團七一二所燃料電池事業(ye) 部係統研究室主任王振表示,“三峽氫舟1”號的建成運行具有裏程碑意義(yi) ,實現了氫燃料電池技術在船舶應用從(cong) “0”到“1”的跨越,為(wei) 氫燃料電池動力船在國內(nei) 的大規模商業(ye) 應用提供了實船示範。
“三峽氫舟1”號采用氫燃料電池動力係統。周星亮 攝
近年來,國家明確提出氫能產(chan) 業(ye) 是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未來產(chan) 業(ye) 重點發展方向。為(wei) 此,三峽集團大力實施清潔能源和長江生態環保“兩(liang) 翼齊飛”戰略,推進長江大保護工作。2021年,三峽集團在長江流域啟動氫能業(ye) 務布局,逐步推進氫燃料電池動力船研製項目的實施。
當天,位於(yu) 宜昌楊家灣碼頭的“中國三峽綠電綠氫示範站”也正式投運,為(wei) “三峽氫舟1”號提供能源補給。該示範站是中國首個(ge) 內(nei) 河碼頭型製氫加氫一體(ti) 站,可實現240公斤/小時的氫氣安全快速充裝。
“三峽氫舟1”號在長江宜昌水域完成首航。周星亮 攝
三峽集團長江電力科研中心副主管研究員關(guan) 蘇敏介紹,該示範站擁有200標方/小時PEM電解水製氫係統、500公斤/日加氫係統等設施,利用三峽電站發出的綠電進行電解水製氫,再將製得的氫氣經過壓縮、儲(chu) 存、加注等環節,直接供給氫能源船舶,實現自給自足,提高供氫效率。(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