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6日,美國商務部以所謂“支持俄羅斯國防工業(ye) 基礎”為(wei) 由,將42家中國企業(ye) 列入出口管製清單。同一天,由美國國會(hui) 參議院多數黨(dang) 領袖舒默率領的兩(liang) 黨(dang) 參議員代表團乘機抵達上海,開啟了為(wei) 期一周的訪華之旅。美方一麵聲稱要緩和對華關(guan) 係,一麵卻又不斷濫用出口管製措施,頻施製裁黑手,令其“雙標”麵目暴露無遺。
多位國際問題專(zhuan) 家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指出,美國將出口管製作為(wei) 打壓中國和護持自身技術霸權的重要政策工具,不僅(jin) 將加大中美的地緣政治分裂,更將令全球經濟前景籠罩在陰影之下。然而,此舉(ju) 或許會(hui) 延緩中國“追趕美國的步伐”,但絕不能阻止中國技術實力的提升。
美國出口管製清單主觀性很強
根據美國商務部工業(ye) 和安全局的公開文件,美國此次追加的實體(ti) “涉嫌為(wei) 俄羅斯軍(jun) 事和/或國防工業(ye) 提供美國原產(chan) 的集成電路”。在美國商務部的一份聲明中稱“這些集成電路包括俄羅斯導彈和無人機的精密製導係統所使用的微電子技術”。
當華盛頓認為(wei) 某家公司對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構成威脅時,就會(hui) 將其列入美國政府的“實體(ti) 清單”。按美國法律規定,美國公司不得向“實體(ti) 清單”上的企業(ye) 出售產(chan) 品;入列的公司除非獲得美國商務部的特別出口許可證,否則將無法向美國供應商購買(mai) 技術或商品。
事實上,這已不是美國第一次將中企列入其出口管製清單。今年2月10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將6家中國機構列入出口管製清單,聲稱這些中國機構“涉嫌支持軍(jun) 事航空航天項目,包括飛艇和氣球以及相關(guan) 材料和部件”。9月25日,美國商務部以所謂“曾經、正在或有重大風險參與(yu) 威脅美國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活動”為(wei) 由,將10家中國企業(ye) 以及1名個(ge) 人列入其出口管製清單。
10月6日,美國國會(hui) 眾(zhong) 議院兩(liang) 名資深共和黨(dang) 議員向拜登政府施壓,要求美國政府對向中國出口先進計算芯片及其製造工具實施更嚴(yan) 格的出口管製,限製美企投入RISC-V(即第五代精簡指令處理器架構)的開源晶片技術發展。目前RISC-V的開源性使得這項技術在中國獲得廣泛應用和發展,如果被禁止,可能會(hui) 對全球科技業(ye) 的跨國合作造成衝(chong) 擊。一名美國官員透露,拜登政府最快於(yu) 10月更新對中國實施的AI晶片與(yu) 晶片製造工具出口管製規定。
美國《紐約時報》7月13日報道稱,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美國將721家中國企業(ye) 、組織和個(ge) 人列入出口管製清單,限製其從(cong) 美國購買(mai) 產(chan) 品。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曾在9月表示,其中超1/3是拜登政府上台後新增的。對此,就連負責出口管理的美國商務部副助理部長馬特·博爾曼也忍不住吐槽:“我們(men) 要花100%的時間製裁俄羅斯,要花100%的時間應對中國,還要花100%的時間處理其他事務。”
對此,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歐亞(ya) 研究所所長劉華芹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的出口管製清單主觀性很強。目前的製裁措施很大程度上瞄準的是中國企業(ye) ,雖然涉俄的企業(ye) 都會(hui) 受到製裁,但“美國對中企看得更緊。這很顯然是在打壓中國”。
美國大搞對華競爭(zheng) 拖累全球經濟
近年來,美方不斷泛化國家安全,濫用出口管製工具,對中國等多國企業(ye) 肆意實施單邊製裁和“長臂管轄”,這是典型的經濟脅迫和單邊主義(yi) 霸淩行徑。廣東(dong) 外語外貿大學法學院教授王燕在《美國出口管製清單製度對中國的影響及應對》中指出,該製度適用範圍廣泛,受製裁企業(ye) 遭遇關(guan) 鍵零部件采購受限、海外業(ye) 務拓展困難、合規成本上升等負麵影響。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9月曾呼籲眾(zhong) 議院為(wei) 負責出口管理的部門提供更多資金,稱“保持對中國的技術優(you) 勢”與(yu) 美國國家安全密切相關(guan) 。
複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宋國友教授在《戰略競爭(zheng) 、出口管製與(yu) 中美高技術產(chan) 品貿易》中指出,隨著美國對華戰略競爭(zheng) 步伐日益加快,高技術出口管製被美國視為(wei) 打壓中國和護持自身技術霸權的重要政策工具。
劉華芹也在采訪中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這是美國所謂的“去風險化”,是對中國的一種技術遏製。然而,沒有底線的製裁導致企業(ye) 承擔了很高的風險,也會(hui) 增加成本推高通脹,導致國際貿易大幅放緩,拖累各國的經濟發展,影響相關(guan) 國家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民生。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yu) 商業(ye) 頻道網站(CNBC)10月7日報道,美國的通貨膨脹遠遠超出大多數人的承受能力,食品、房租、燃氣等價(jia) 格都過高,人們(men) 覺得本國經濟糟糕透頂。密歇根大學最新的消費者調查顯示,美國消費者和企業(ye) 的信心仍遠低於(yu) 疫情前的水平。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今年4月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警告,全球緊張局勢,尤其是中美兩(liang) 個(ge) 大國間不斷加劇的緊張關(guan) 係,可能會(hui) 打亂(luan) 海外投資,並最終導致全球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失去2%的增長。IMF的經濟學家們(men) 警告說:“一個(ge) 分裂的世界可能會(hui) 變得更加貧困。”
IMF的報告指出,雖然美國及其盟友謀求更強勁的國家安全或科技領先地位,可能看來是“相對的勝者”,但它們(men) 也可能麵對極大的經濟消耗。雖然很少人相信全球兩(liang) 個(ge) 最大的經濟體(ti) 會(hui) 全麵“脫鉤”,但北京和華盛頓之間的地緣政治分裂加大,將全球經濟前景籠罩在一個(ge) 陰影之下。
製裁無法阻止他國技術實力提升
對於(yu) 美國短時間內(nei) 頻繁以所謂涉俄因素等為(wei) 由將中國一些企業(ye) 列入出口管製“實體(ti) 清單”,中方此前已明確表明立場。10月7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美方應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停止對中國企業(ye) 的無理打壓。中方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jue) 維護中國企業(ye) 的合法權益。
針對美方的所謂涉俄指控,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此前曾回應說,美方一邊變本加厲向衝(chong) 突一方輸送武器,導致俄烏(wu) 戰事綿延不絕、和平遙遙無期,一邊卻頻頻散布中國向俄羅斯提供武器的虛假信息,借機無端製裁中國企業(ye) 。這是赤裸裸的霸淩行徑和雙重標準,十分虛偽(wei) 。
美國喬(qiao) 治城大學沃爾什外交學院安全與(yu) 新興(xing) 技術中心近期發布的報告也指出,在出口管製的長期有效性方麵,美國應吸取經驗和教訓,因為(wei) 出口管製和相關(guan) 貿易政策的特定功效,隻能延緩他國“追趕美國的步伐”,不能絕對阻止他國技術實力的提升。“出口管製確實可以在一定時間內(nei) 重塑供應鏈和限製競爭(zheng) 對手獲取新興(xing) 技術方麵發揮作用,但隨著時間推移,以出口管製實現‘脫鉤’,其有效性會(hui) 急劇下降。”
美國執意大搞對華競爭(zheng) 也引發地區國家的強烈擔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10月5日在“亞(ya) 洲前瞻峰會(hui) 2023”的閉幕對談上表示,亞(ya) 洲麵臨(lin) 三大挑戰。首先是日益加劇的地緣政治競爭(zheng) ,尤其是中美之間的競爭(zheng) 。他表示,全球化正在退卻。貿易和投資流動越來越多地不是按照經濟邏輯,而是按照地緣政治導向和國家安全需要來組織。各國越來越多地幹預本國經濟以保護或補貼產(chan) 業(ye) ,並以韌性和自主為(wei) 名無視國際貿易規則。不可避免的是,其他國家也會(hui) 以牙還牙,這就扭曲了市場,導致國家支持和保護不斷升級,使每個(ge) 人的境況都變得更糟。
在回答“其他各國能做什麽(me) 讓中美緊張關(guan) 係降溫”的提問時,李顯龍提醒說,中美以外的第三國不應讓中國覺得,全球在中美雙邊問題上正形成“反華聯盟”,這會(hui) 有助於(yu) 緩解中美緊張關(guan) 係。他認為(wei) ,美國與(yu) 中國之間存在問題,並且有盟友協助美國一起處理貿易或其他特定問題,但這些是雙邊議題,而不是全球聯合陣線來對抗一個(ge) 美國認為(wei) 所謂“有錯”的國家。李顯龍提出,第三國如果與(yu) 中國或美國存有爭(zheng) 議,應該站出來找中國或美國談。
劉華芹也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製裁是破壞全球貿易、造成壁壘的極端手段之一。在現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情況下,各國更應該反對以經濟製裁來解決(jue) 所謂的“軍(jun) 事衝(chong) 突”,應支持以取消製裁來促進彼此貿易往來,而非不斷追加新製裁。
本報北京10月11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趙安琪 記者 陳小茹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