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從假日消費熱潮看中國經濟澎湃動能(國際論道)

嚴 瑜 發布時間:2023-10-16 09:24: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圖為(wei) 10月3日晚,重慶市南川區西城街道城市島嶼夜市區,遊客購買(mai) 品嚐當地小吃。

  羅 川攝(人民視覺)

  圖為(wei) 10月5日,遊客在海南省瓊海市博鼇免稅商店選購商品。

  蒙鍾德攝(人民視覺)

  全國跨區域人員流動量22.04億(yi) 人次、國內(nei) 旅遊出遊人數8.26億(yi) 人次、國內(nei) 旅遊收入7534.3億(yi) 元……近段時間,有關(guan) 中國中秋國慶假期出行、旅遊、消費等方麵的統計數據成為(wei) 外媒報道的熱點。在中國經濟回暖跡象愈發明顯的背景下,外媒普遍認為(wei) ,這輪假日消費熱潮為(wei) 中國經濟的韌性、潛力和活力提供新的佐證。

  “最旺黃金周”彰顯增長動力

  9月下旬,有外媒曾預測,為(wei) 期8天的中秋國慶假期是中國繼春節之後第二個(ge) 最重要的假期,有利於(yu) 提振經濟。如果此次假期能夠帶來消費增長,那麽(me) 今年第四季度的正向溢出效應將有助於(yu) 中國經濟達到或超過預期增長目標。

  如今,中秋國慶假期落下帷幕,各項新鮮出爐的數據勾勒出這個(ge) 假期的火熱景象。多家外媒認為(wei) ,在這個(ge) “近5年最火黃金周”,中國民眾(zhong) 旅遊、出行和消費的旺盛需求,不僅(jin) 折射出中國市場的活力和潛力,也彰顯出中國經濟強大的內(nei) 需動力。

  路透社報道稱,中秋國慶假期,酒店、餐飲等領域的消費受到密切關(guan) 注。根據中國官方數據,此次假期的平均單次旅遊消費達到912.1元。相比之下,2019年國慶假期為(wei) 7天,平均出行花費為(wei) 830.8元。該社援引中國媒體(ti) 報道稱,此次假期,全國國內(nei) 旅遊出遊人數8.26億(yi) 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71.3%,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增長4.1%;實現國內(nei) 旅遊收入7534.3億(yi) 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29.5%,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增長1.5%。

  拉美社注意到,中國國內(nei) 消費潛力得到充分釋放。該社引述海口海關(guan) 公布的數據稱,此次假期前6天,海南省離島免稅銷售額約10.1億(yi) 元,同比增長94.2%。免稅購物人數13萬(wan) 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長120%。

  福布斯網站也援引美團發布的中秋國慶假期消費數據指出,這是中國近些年來最旺的黃金周,全國零售日均消費規模較2019年同期增長153%,其中堂食消費較2019年增長254%。

  彭博社認為(wei) ,此次假期出現的一個(ge) 跡象說明中國經濟持續複蘇——人們(men) 更願意在中國的大城市消費。該社引述花旗銀行集團經濟學家的研究報告稱,中國遊客開始“追求高品質的度假體(ti) 驗和更好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傳(chuan) 統的人山人海式觀光旅遊”。此外,選擇自駕遊的遊客越來越多。交通運輸部的數據顯示,此次假期,全國高速公路保持高位運行,高速公路累計總流量達4.87億(yi) 輛次。

  “中秋國慶假期超過20億(yi) 人次的大流動顯示中國經濟增長動力”,韓國《亞(ya) 細亞(ya) 經濟》報道稱,有分析認為(wei) 這是中國經濟持續複蘇的跡象,顯示了中國經濟的強勁內(nei) 生動力。

  政策效應不斷累積、提振信心

  德國《法蘭(lan) 克福匯報》網站指出,旅遊熱潮被視為(wei) 經濟複蘇的標誌。此次中秋國慶假期正值關(guan) 鍵時期。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正在發生變化,預計消費將在未來發揮更大作用。鑒於(yu) 最近企穩的經濟數據,一些觀察家和分析師認為(wei) 中國經濟的低穀已經過去。

  彭博社引述專(zhuan) 家觀點稱,中秋國慶假期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來說是一次重要提振。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以國內(nei) 消費為(wei) 基礎。彭博信息研究公司策略師馬文·陳認為(wei) ,中秋國慶假期的消費數據讓市場更有信心,“相信需求正在企穩,這可能有助於(yu) 提振消費者和服務行業(ye) 的信心”。

  外媒認為(wei) ,除了“熱”力十足的假期經濟之外,一係列最新經濟數據也表明中國經濟在政府加大刺激消費力度後出現好轉。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中國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為(wei) 50.2%,比上月上升0.5個(ge) 百分點,重返擴張區間。”巴基斯坦“黎明新聞”電視頻道報道稱,9月份中國製造業(ye) PMI半年來首次恢複擴張,這一數據以及近期其他經濟指標表明中國經濟正在回升。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報道稱,中國商業(ye) 聯合會(hui) 10月9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10月份零售業(ye) 景氣指數(CRPI)為(wei) 51.3%,較上月上升0.5個(ge) 百分點,創近一年新高。中國商業(ye) 聯合會(hui) 分析認為(wei) ,隨著中國多項穩經濟、促發展的政策措施逐步落地實施,疊加中秋國慶假期消費旺季帶動,中國零售企業(ye) 對10月份景氣狀況呈現良好預期。

  德國新聞電視頻道網站和德國之聲電台網站也認為(wei) ,中國經濟再次發出增長信號。報道轉引國泰君安國際首席經濟學家周浩的觀點稱:“製造業(ye) PMI和良好的工業(ye) 利潤數據表明中國經濟已逐漸觸底回升。”中國國家統計局服務業(ye) 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指出,9月份,隨著政策效應不斷累積,中國經濟運行中的積極因素不斷增多。

  不少外媒關(guan) 注到可觀經濟數據背後的有力政策支持。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中國有關(guan) 部門推出了一係列刺激措施,以提振信心並推動增長。

  路透社也指出,近幾個(ge) 月來,中國決(jue) 策層宣布了一係列旨在支撐經濟增長的措施,包括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降低房屋貸款利率以及進一步支持民營企業(ye) 的措施。

  仍是全球增長主要貢獻者

  近期,多家國際金融機構陸續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

  美國花旗集團日前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從(cong) 4.7%上調至5%,理由是中國經濟指標趨於(yu) 穩定以及中國政府最近出台的政策措施。花旗集團最新研究報告稱,中國經濟走勢明顯超出預期。隨著經濟增長趨勢升溫,市場正關(guan) 注中國內(nei) 生需求是否將持續回升。

  澳新銀行也將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上調20個(ge) 基點至5.1%。澳新銀行機構銀行集團總裁馬偉(wei) 霖表示,對中國經濟前景保持樂(le) 觀,“從(cong) 更長遠的角度來看,你會(hui) 看到中國在經濟方麵進行了一些‘重塑’,並且專(zhuan) 注於(yu) 可持續發展。從(cong) 中長期來看,這將對世界經濟有利”。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在關(guan) 注中國假日經濟呈現強勁增長勢頭的同時預測稱,中國經濟在今年下半年將更健康。報道稱,8月份的數據已顯示,中國消費者在汽車等方麵的消費更加隨心,也更舍得為(wei) 出行花錢;城鎮調查失業(ye) 率小幅下降,銀行信貸投放也更快。而9月以來的數據延續了中國經濟的一連串向好信號。該網站認為(wei) ,這在歐美加息使消費者和企業(ye) 陷入拮據的情況下為(wei) 全球經濟帶來一線希望。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hui) 議發布的《2023年貿易和發展報告》認為(wei) ,中國經濟在2023年表現出經濟複蘇和增長的韌性。同時,與(yu) 其他大型經濟體(ti) 相比,中國有更多的財政政策空間來應對挑戰。聯合國貿發會(hui) 議全球化和發展戰略司司長柯睿智指出:“中國經濟2023年的增長速度將比歐元區快10到12倍,中國仍然是2023年全球增長的主要貢獻者。”

  智利《第三版時報》網站日前刊發一篇題為(wei) 《永不停止的引擎》的文章。智利智中商會(hui) 主席胡安·埃斯特萬(wan) ·穆薩萊姆在文章中表示,一段時間以來,個(ge) 別外媒不時炒作“中國奇跡似乎已經結束”的論調。但從(cong) 智中商會(hui) 所經曆的情況看,他並不認同這種觀點。“我們(men) 不斷見證智利企業(ye) 對於(yu) 同中國建立聯係的興(xing) 趣以及中國對智利投資的不斷增加。中國一直在為(wei) 全球發展,包括智利的發展作出貢獻。自今年年初以來,中國重新啟動了一係列論壇、展覽、交易會(hui) ,彰顯了其對經濟開放和國際合作的持久興(xing) 趣。”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