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赴巴拿馬工作訪問途中,透過飛機舷窗俯瞰,一艘艘輪船在巴拿馬運河上排隊過閘、跨越大洋,每年將超過5億(yi) 噸貨物運往世界各地,生動展示“聯通”的含義(yi) 。這不禁讓我聯想到500多年前“中國之船”穿梭往來海上絲(si) 綢之路的盛況,也讓我回想起,2017年11月,巴拿馬在同中國建交僅(jin) 5個(ge) 月後,便成為(wei) 拉美和加勒比地區首個(ge) 加入“一帶一路”倡議國家,彰顯了“一帶一路”倡議巨大的感召力。
2013年習(xi) 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受到國際社會(hui) 廣泛歡迎,拉美和加勒比多國表達強烈參與(yu) 意願。習(xi) 近平主席在同拉方領導人會(hui) 晤時明確指出,拉美是21世紀海上絲(si) 綢之路的自然延伸。2018年1月,在智利舉(ju) 行的中國—拉共體(ti) 論壇第二屆部長級會(hui) 議發表關(guan) 於(yu) “一帶一路”倡議的特別聲明,標誌著倡議全麵延伸至拉美和加勒比。今年6月,隨著洪都拉斯的加入,拉美和加勒比“一帶一路”共建國增至22個(ge) ,已成為(wei) 倡議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與(yu) 方。中拉雖地處太平洋兩(liang) 岸,但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約定,如期為(wei) 雙方織牢“發展帶”,鋪實“幸福路”。
政策溝通——“(對華合作)能從(cong) 中國的發展經驗中受益”。這是阿根廷、古巴等國專(zhuan) 家不約而同作出的評價(jia) 。今年是中拉開啟外交關(guan) 係63周年,這些年來中方一直同拉方平等相待、互通有無。10年來,習(xi) 近平主席5次訪問拉美和加勒比地區,親(qin) 自擘畫中拉關(guan) 係發展,推動“一帶一路”合作。習(xi) 近平主席多次說過,“一帶一路”建設不是另起爐灶、推倒重來,而是實現戰略對接、優(you) 勢互補。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習(xi) 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方秉持真實親(qin) 誠理念和正確義(yi) 利觀,加強同地區國家團結合作,分享發展經驗,做好“共商共建共享”的頂層規劃。
今年9月,委內(nei) 瑞拉總統馬杜羅訪華期間,親(qin) 自考察中國經濟特區建設,為(wei) 製定本國發展戰略取經。近年來,“一帶一路”倡議先後同智利“2035數字轉型戰略”、巴拿馬“2030年國家物流戰略”、烏(wu) 拉圭“基礎設施發展戰略規劃”、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多元化發展戰略等對接,為(wei) 有關(guan) 國家克服發展瓶頸、培育增長動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設施聯通——“中國做了一些國家幾百年都沒做的事”。這是牙買(mai) 加裔英國說唱歌手阿卡拉對中拉基礎設施合作的評價(jia) 。基礎設施是互聯互通的基石,也是拉美和加勒比發展麵臨(lin) 的瓶頸。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9月,中國在地區累計實施200餘(yu) 項基建項目,承建了幾千公裏道路、鐵路、輕軌,100多個(ge) 學校、醫院、體(ti) 育場館,近百個(ge) 橋梁、隧道,數十個(ge) 機場、港口,30多個(ge) 電站電廠等電力設施,為(wei) 當地提供近百萬(wan) 個(ge) 就業(ye) 崗位。同時,隨著數字基建、綠色基建、新基建合作亮點不斷,拉美和加勒比國家自主發展能力得到提升,正以更好的基建條件融入全球供應鏈、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
我們(men) 高興(xing) 地看到,震後重建的厄瓜多爾曼塔國際機場成為(wei) 該國與(yu) 世界聯通的重要通道;安提瓜和巴布達聖約翰深水港改擴建後,將助力該國成為(wei) 地區航運中心;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鳳凰工業(ye) 園建成後,將成為(wei) 加勒比地區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物流平台;“世界最南端”水電站——基塞水電站建成後,阿根廷不僅(jin) 能節省高額油氣進口開支,還能出口電力;牙買(mai) 加南北高速路被稱為(wei) “通向發展富強的未來之路”;智利5號公路塔奇段被智利人民譽為(wei) 中國朋友為(wei) 其修建的一條“致富路”。
貿易暢通——最遠的國家成為(wei) 最大的水果進口來源國之一。得益於(yu) 自貿紅利,中國第二大鮮果進口來源國竟是距離最遠的智利。令人驚喜的統計不止這一項。10年來,中拉貨物貿易額由2013年的2616億(yi) 美元增長至2022年的4858億(yi) 美元,近乎翻番。中國穩居拉方第二大貿易夥(huo) 伴國以及巴西、智利、秘魯、烏(wu) 拉圭等國第一大貿易夥(huo) 伴國。即使在新冠疫情期間,中拉貿易亦保持增長勢頭,展現出高度的互補性及韌性。我高興(xing) 地看到,今年9月,中國核電設施首次使用阿根廷核燃料公司生產(chan) 的屏蔽塞,這是拉方對華出口多元化的又一例證。同時,中拉服務貿易亮點紛呈。在不久前舉(ju) 行的2023年服貿會(hui) 上,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組團設展,古巴、墨西哥、秘魯、阿根廷等國特色線路成為(wei) “爆款”,體(ti) 育培訓、知識經濟、文娛等領域對華合作不斷拓展。
需要指出的是,中拉貿易的節節攀升,相當程度上歸功於(yu) 中拉自貿合作的捷報頻傳(chuan) 。今年,中國與(yu) 厄瓜多爾、尼加拉瓜簽署自貿協定,加上智利、秘魯和哥斯達黎加,在地區已經有5個(ge) 自貿夥(huo) 伴。中國還同洪都拉斯啟動並舉(ju) 行第二輪自貿協定談判,與(yu) 秘魯舉(ju) 行自貿協定升級第五輪談判……中國開放的大門隻會(hui) 越開越大,中拉貿易成果也將更加豐(feng) 碩。
資金融通——“特別感謝中國政府的幫助”。今年7月,中國為(wei) 阿根廷提供人民幣“過橋”資金,避免該國再次陷入債(zhai) 務違約,該國經濟部長馬薩公開向中方致謝。習(xi) 近平主席說過,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血脈通,增長才有力。近年來,中方一直努力為(wei) 拉方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資金支持。中國是拉美和加勒比第三大投資來源地。截至2021年底,中國對拉直接投資存量近7000億(yi) 美元。中拉合作基金、中拉產(chan) 能合作投資基金、中拉開發性金融合作機製成立,中拉融資機製不斷完善,渠道更為(wei) 多元。中國對拉投融資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以促進發展為(wei) 目的,帶來的不是“債(zhai) 務陷阱”,而是“發展動能”。
近年來,智利、巴西、阿根廷設立人民幣清算銀行,阿根廷、玻利維亞(ya) 等國宣布外貿中使用人民幣結算。2022年底,人民幣超過歐元成為(wei) 巴西第二大國際儲(chu) 備貨幣。地區多國專(zhuan) 家指出,使用人民幣結算有利於(yu) 節約匯率成本、降低金融製裁風險、提升貿易效率與(yu) 安全,為(wei) “全球南方”國家提升金融多樣化和貨幣政策獨立性提供了新的選擇。
民心相通——“項目建在哪裏就要在哪裏樹起友誼的豐(feng) 碑”。這是習(xi) 近平主席對中拉合作提出的希望,為(wei) 雙方人民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近年來,拉美“中國熱”和中國“拉美熱”同步升溫。“中拉文化交流年”“中拉文明對話論壇”“拉美文化節”“拉美文化交流周”“拉美電影展”“中拉情緣”等文化活動以及中拉電影電視、音樂(le) 舞蹈等不斷走近雙方普通百姓,旅遊、留學豐(feng) 富中拉民眾(zhong) 生活,中拉友好廣泛惠及雙方人民。我還高興(xing) 得知,中國春節已成為(wei) 一些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全國性節日。目前,中國已有逾120所院校開設西班牙語專(zhuan) 業(ye) ,近40所院校開設葡萄牙語專(zhuan) 業(ye) ,近60家學術機構和高校設立拉美和加勒比地區或國別研究中心,在地區25國建有47所孔子學院和5個(ge) 孔子課堂。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今年7月訪問多米尼克時,我專(zhuan) 門走訪了中國援多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組。組長孫浩傑帶著妻女紮根當地18年,同團隊成員一道為(wei) 多米尼克農(nong) 業(ye) 現代化做出突出貢獻,讓中多友誼的種子在當地民眾(zhong) 心裏開花結果,被多米尼克政府授予“傑出成就獎”。我還出席了中國—多米尼克友誼醫院心血管影像學中心揭牌儀(yi) 式,這是中多醫療衛生領域合作的又一裏程碑事件,多米尼克總理斯凱裏特攜所有內(nei) 閣成員及執政黨(dang) 議員出席儀(yi) 式,並真誠感謝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中國不僅(jin) “授人以魚”,更是“授人以漁”,截至目前,中國已經向圭亞(ya) 那、多米尼克、巴巴多斯等國派出近30批醫療隊,創造了當地醫療史上數不清的“第一”,也為(wei) 當地醫療事業(ye) 發展培養(yang) 了大批人才。
新冠疫情發生後,中國醫生先後馳援委內(nei) 瑞拉和秘魯。在一些西方發達國家自私囤積疫苗和防疫物資時,中國盡己所能,累計向地區30國捐贈醫療物資設備近4000萬(wan) 件,向22國提供4億(yi) 劑疫苗。在美西方大肆汙蔑抹黑中國時,我們(men) 也得到了拉美和加勒比多國政府和民眾(zhong) 向中國人民捐贈醫療防疫物資,多國領導人為(wei) 中國仗義(yi) 執言。事實一再證明,中拉是值得信賴的真朋友,構建中拉命運共同體(ti) 有著深厚的情感基礎和廣泛的實踐支撐。
不久以後,拉美和加勒比多國代表將出席在北京舉(ju) 行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用實際行動為(wei) 中拉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成果投下滿意票和信任票。我們(men) 歡迎更多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加入“一帶一路”朋友圈,相信中拉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將取得更加豐(feng) 碩的成果,更好惠及雙方人民。
(人民日報海外版 華春瑩,作者為(wei) 外交部部長助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