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專家談“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有效激發共建國家發展動力和潛能

陳彩霞 孔慶玲 發布時間:2023-10-17 09:0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0月16日電(陳彩霞 孔慶玲) 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十年來,“一帶一路”倡議“朋友圈”不斷壯大,共建國家之間經貿合作穩步推進,碩果累累。

  16日,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yu) 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歐亞(ya) 研究院執行院長、國際關(guan) 係學院教授許勤華在接受中新網專(zhuan) 訪時稱,“一帶一路”倡議給世界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不僅(jin) 切切實實惠及民生,也讓綠色合作蓬勃發展,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十年成果豐(feng) 碩

  帶來巨大發展機遇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自中國、麵向世界、惠及全人類。十年來,中國同150多個(ge) 國家和30多個(ge) 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共同推進全球發展倡議合作,展現大國擔當。

  “‘一帶一路’倡議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許勤華認為(wei) ,這一倡議使得共建國家間的貿易往來更深更廣。官方數據顯示,2013年至2022年,中國與(yu)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出口總額累計19.1萬(wan) 億(yi) 美元,年均增長6.4%。

  資料圖:瓜爾達港出入口的拱門。瓜爾達港是阿拉伯海沿岸的一座天然不凍良港,也是中巴經濟走廊的南端起點。中新社記者 劉關(guan) 關(guan) 攝

  在許勤華看來,“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機遇,還體(ti) 現在其切切實實地惠及民生。共建國家大多屬於(yu) 發展中國家。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實施了一大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推動共建國家在鐵路、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麵取得顯著進展,改善了當地的生產(chan) 生活條件和發展環境。正如她所言,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目標,“就是為(wei) 改善民生”。

  許勤華表示,“一帶一路”倡議還讓各方“在創新交往當中,更聚焦於(yu) 時代所需;在文化交流當中,更彰顯弘揚各自文明的特點”。她特別指出,這一倡議激發了共建國家自身發展的動力和潛能,並強調了中國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發揮的引領作用。

  平等互信共贏

  綠色合作蓬勃發展

  許勤華表示,“一帶一路”倡議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為(wei) 大方向,以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為(wei) “抓手及平台”,展示了為(wei) 全人類創造發展機遇、造福世界的實踐路徑。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速演進,發展中國家力量不斷壯大。堅持相互尊重、平等包容、互利共贏,堅持保障發展中國家發展權益,是多邊主義(yi) 的生動實踐。許勤華認為(wei) ,倡導平等互信、相互尊重,“將成為(wei) 推動國際秩序公平公正發展的最大推動力”。

  她還強調,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凝聚了“中國對未來發展的認知”。在如何進行國際合作、綠色創新、可持續發展等方麵,為(wei) 全球帶來了新的認知。

  許勤華提到,“一帶一路”倡議極大促進了共建國家生產(chan) 力的提升。她關(guan) 注到,中國充分發揮在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的優(you) 勢,運用中國技術、產(chan) 品、經驗等,推動綠色合作蓬勃發展。

  資料圖:750千伏輸電線路橫穿南疆巴音布魯克草原,環境生態和諧共生。張利民 攝

  許勤華指出,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合作發展的同時,需要充分考慮不同國家的文化認知和資源稟賦等差異,構建跨學科交叉模型,利用可持續的技術開發自然資源優(you) 勢,促進經濟健康發展。

  她特別提到中方在合作中遵循的四大原則:一是提供“中國方案”,打造一批“小而美”“美而惠”的項目;二是整合資源,讓企業(ye) 形成良性發展;三是注重收益,深化互利共贏;最後,堅持做好戰略性設計,從(cong) 整體(ti) 上為(wei) “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保駕護航。

  傳(chuan) 承絲(si) 路精神

  展望未來潛力巨大

  植根於(yu) 絲(si) 綢之路的曆史土壤,十年來,“一帶一路”從(cong) 倡導變為(wei) 行動,從(cong) 願景走向實踐,不僅(jin) 為(wei) 各國之間的合作共贏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wei) 世界經濟增長注入了新動能。

  許勤華認為(wei) ,“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是絲(si) 路精神。絲(si) 路精神有千年的曆史,不同文化之間有很大差異,求同存異才能續寫(xie) 千年友誼,開辟嶄新未來。

  “‘一帶一路”倡議對中國更是意義(yi) 重大。”許勤華表示,這一倡議促進了全球互聯互通。在世界加速轉型過程中,中國可以在整個(ge) 生產(chan) 鏈、供應鏈和人才鏈中,起到更關(guan) 鍵的作用,“從(cong) 而提升我們(men) 的話語權和國際影響力”。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7年5月31日,蒙巴薩至內(nei) 羅畢標準軌鐵路通車儀(yi) 式在肯尼亞(ya) 蒙巴薩舉(ju) 行,期間一名旅客展示自己的車票。中新社記者 宋方燦 攝

  許勤華表示,“一帶一路”建設是中國擴大開放的重大戰略舉(ju) 措和外交的頂層設計,有助於(yu) 構建內(nei) 外聯動的開放型經濟體(ti) 係,促進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進一步推動中國式現代化。

  展望下一個(ge) 十年,許勤華認為(wei) ,“一帶一路”倡議未來發展空間非常大。其一,在凝聚共識方麵,中國將會(hui) 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其二,對中國和共建國家來說,綠色經濟發展的理念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其三,在文明互鑒和文化交流方麵,“一帶一路”相關(guan) 會(hui) 議和活動會(hui) 吸引越來越多的關(guan) 注。最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利用內(nei) 生動力,自身會(hui) 不斷發展壯大,形成合作共贏的良性循環。(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