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17日電(記者李金磊)曾經山高路遠,如今穿越天塹,暢通相連。以往山海阻隔,現在通江達海,共融發展。
雅萬(wan) 高鐵、中老鐵路、中歐班列、比雷埃夫斯港……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以基礎設施“硬聯通”為(wei) 重要方向,留下一個(ge) 個(ge) “國家地標”“民生工程”“合作豐(feng) 碑”,鋪就“致富路”,架起“連心橋”,築好“發展港”,“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攜手邁向繁榮之路、幸福之路、共贏之路。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之際,中國新聞網與(yu) 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聯合推出的“足跡·絲(si) 路24小時”全球全媒體(ti) 特別節目,走進這些設施聯通的標誌性工程。
繁榮之路
“Whoosh”,一個(ge) 用於(yu) 形容極快速度的擬聲詞,成為(wei) 雅萬(wan) 高鐵的“印尼名字”。在印尼文化中,這六個(ge) 字母代表“省時、高效和先進”。
中新社記者 李誌全 攝">
當地時間10月2日上午,印度尼西亞(ya) 總統佐科在首都雅加達哈利姆高鐵站宣布雅萬(wan) 高鐵正式啟用。圖為(wei) 首發G5901次列車。中新社記者 李誌全 攝
雅萬(wan) 高鐵是中國高鐵全係統、全要素、全產(chan) 業(ye) 鏈走出國門的“第一單”。通車後,雅加達到萬(wan) 隆的出行時間由3個(ge) 多小時縮短至40分鍾,助力“千島之國”實現高鐵夢想,讓印尼成為(wei) 東(dong) 南亞(ya) 地區第一個(ge) 擁有高鐵的國家。
中國鐵路國際有限公司牽頭的雅萬(wan) 高鐵承包商聯合體(ti) 設計部部長郭磊對中新網記者表示,兩(liang) 座城市間原來有一條修建於(yu) 100多年前的普速鐵路,時速僅(jin) 50多公裏,兩(liang) 地間的高速公路經常堵車,而雅萬(wan) 高鐵極大緩解城際間道路交通擁堵狀況,方便當地民眾(zhong) 出行,同時帶動沿線地區產(chan) 業(ye) 發展,給印尼經濟社會(hui) 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我坐在這裏,好像坐在飛機上!”在采訪中,一位乘坐雅萬(wan) 高鐵的旅客對中新網記者說,之前兩(liang) 地間的普速火車又慢又髒,而雅萬(wan) 高鐵又快又整潔。
“要致富,先修路。”隨著中國的成功密碼推廣到全世界,十年來,包括雅萬(wan) 高鐵在內(nei) ,中老鐵路、匈塞鐵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標誌性項目陸續建成並投運,中歐班列開辟了亞(ya) 歐陸路運輸新通道,“絲(si) 路海運”國際航線網絡遍及全球,“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互聯互通架構基本形成。
其中,自2021年12月開通的中老鐵路,讓老撾從(cong) “陸鎖國”變身為(wei) “陸聯國”,到2023年9月初,中老鐵路累計發送旅客超2090萬(wan) 人次,運輸貨物超2536萬(wan) 噸。這條當地民眾(zhong) 心中的“黃金大通道”正在為(wei) 老撾乃至東(dong) 盟各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貢獻力量。
十年來,共建“一帶一路”有力促進互聯互通,設施聯通打通了經濟發展繁榮的血脈,打開共建國家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中新社記者韓帥南攝">
10月16日,中老、中越鐵路國際冷鏈貨運班列同時從(cong) 雲(yun) 南省玉溪市研和站駛出,一天後將分別抵達老撾萬(wan) 象和越南老街。這標誌著中老、中越鐵路國際冷鏈貨運班列正式開通運營。圖為(wei) 中老鐵路國際冷鏈貨運班列整裝待發。中新社記者韓帥南攝
幸福之路
設施聯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優(you) 先領域。人暢其行、物暢其流,基礎設施不僅(jin) 對促進世界經濟增長,還對推動各國民生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老撾從(cong) “陸鎖國”變成“陸聯國”,印度尼西亞(ya) 邁入高鐵時代,馬爾代夫擁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橋,東(dong) 非擁有了一條跨國電氣化鐵路—亞(ya) 吉鐵路,當地人民生活得到了巨大改善。
昔日瀕臨(lin) 破產(chan) 的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借助“一帶一路”的東(dong) 風煥發生機,年貨物吞吐量增至500萬(wan) 標箱以上,躍升為(wei) 歐洲第四大集裝箱港口、地中海領先集裝箱大港。比雷埃夫斯港堅持合作共贏的理念,積極與(yu) 當地分享港口發展成果。
中新社記者李洋攝">
比雷埃夫斯港項目作為(wei) 中國希臘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旗艦項目,受到社會(hui) 各界廣泛關(guan) 注。 中新社記者李洋攝
“在這裏工作是很幸福的體(ti) 驗。”在比雷埃夫斯港工作多年的集裝箱碼頭工人Michail Michalakakos 表示,比雷埃夫斯港不斷推動港口的快速發展,實現了跨越式的提升,同時為(wei) 職工創造安全的工作環境,也為(wei) 我們(men) 提供良好的福利和關(guan) 愛。在比雷埃夫斯港的支持下,自己的女兒(er) 代表希臘榮獲世界女子拳擊(青少年組)冠軍(jun) 。
“一帶一路”為(wei) 增進各國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貢獻。其中,雅萬(wan) 高鐵不僅(jin) 極大便利了沿線民眾(zhong) 的出行,還累計為(wei) 當地帶來5.1萬(wan) 人次就業(ye) ,培訓印尼員工達到4.5萬(wan) 人次,培養(yang) 了一批高鐵建設運營的技術人才和職工隊伍,正在並將繼續給當地民眾(zhong) 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
中老鐵路開行以來累計招聘老撾員工3500多人,在物流、交通、商貿、旅遊等行業(ye) 間接為(wei) 老撾增加10萬(wan) 餘(yu) 個(ge) 就業(ye) 崗位。
十年來,一個(ge) 個(ge) 標誌性工程順利竣工交付,讓共建國家民眾(zhong) 真切體(ti) 會(hui) 到參與(yu) “一帶一路”合作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學院研究員萬(wan) 喆說,基礎設施“硬聯通”帶來很多項目,也帶來經濟發展、技術進步及就業(ye) 崗位,要緊緊抓住發展這個(ge) 最大公約數,把“一帶一路”建設成為(wei) 惠及人民的“幸福路”。
共贏之路
“這條路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
千年之前,絡繹不絕的駝鈴商隊,撐起“古絲(si) 綢之路”的繁華;千年之後,呼嘯奔馳的中歐班列,續寫(xie) “新絲(si) 綢之路”的傳(chuan) 奇。
圖為(wei) 中歐班列整裝待發。 鍾翰林 攝
作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拳頭產(chan) 品,中歐班列開創了亞(ya) 歐國際運輸新格局,構建起了全天候、大運量、綠色低碳、暢通安全的亞(ya) 歐物流新通道,形成了“海陸互聯、多向延伸”的空間布局。截至9月底,中歐班列已經通達歐洲25個(ge) 國家217個(ge) 城市,累計開行超過7.8萬(wan) 列,運送貨物超過740萬(wan) 標箱。
同時,中歐班列搭建了沿線經貿合作新平台,累計運送貨物超過3000億(yi) 美元,中歐班列“跨境電商專(zhuan) 列”“郵政專(zhuan) 列”以及“班列+園區”“班列+口岸”等新業(ye) 態不斷湧現,在產(chan) 業(ye) 、貿易、投資、就業(ye) 等方麵為(wei) 共建國家帶來了大量發展機遇。
隨著“瀾湄快線”國際貨物列車常態化運行,中老鐵路“黃金線路”效應進一步顯現。在經貿合作方麵,中國25個(ge) 省份開通了中老鐵路的國際貨運列車,運輸覆蓋老撾、泰國、緬甸、馬來西亞(ya) 、柬埔寨、新加坡等國,大幅增加了兩(liang) 國經貿往來,強化了中國與(yu) 東(dong) 盟各國的經貿合作。
中鐵聯集昆明中心站副總經理徐超對中新網介紹,通過中老鐵路這條“黃金大通道”的帶動,中國與(yu) 東(dong) 南亞(ya) 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往來、人文交流等都在逐步提升。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是最有說服力的。”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說,共建“一帶一路”打破一些國家人為(wei) 製造的屏障和壁壘,形成推動世界互聯互通的大流通雛形。
跨越十年,從(cong) 理念到行動、由願景到現實。“一帶一路”倡議源於(yu) 中國,機遇和成果屬於(yu) 世界。共建“一帶一路”的第一個(ge) 10年隻是序章。從(cong) 新的曆史起點再出發,共建“一帶一路”將會(hui) 更具創新與(yu) 活力,更加開放和包容,這條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會(hui) 越來越繁榮、越走越寬廣。(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