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0月17日電(張煜歡 郭天奇)回憶起亞(ya) 運期間主媒體(ti) 中心內(nei) 中醫藥文化體(ti) 驗館的“爆滿”情景,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浙江省中山醫院)推拿科主任許麗(li) 仍然難忘。“想不到有這麽(me) 多中外記者喜歡、肯定中醫推拿,這令我們(men) 中醫人感到自豪。”
浙江省中山醫院的推拿團隊在中醫藥文化體(ti) 驗館服務中外媒體(ti) 。浙江省中山醫院供圖
杭州亞(ya) 運會(hui) 期間,在浙江中醫藥大學主辦的中醫藥文化體(ti) 驗館裏,每日都有來自各國(地區)的媒體(ti) 人慕名而來,其中中醫推拿是最受歡迎的體(ti) 驗項目。許多外國記者連呼“神奇”,好奇為(wei) 何中醫醫生僅(jin) 用雙手的推、按、揉等動作,就能緩解其身體(ti) 酸痛與(yu) 疲勞。近日,記者走進浙江省中山醫院,親(qin) 身感受並揭開中醫推拿的“奧妙”所在。
“你的左邊肩頸有些緊張,脖子有些反弓,這與(yu) 平常低頭工作有很大的關(guan) 係。”走進推拿科診室,許麗(li) 首先為(wei) 記者開啟“問診模式”。一番望聞問切後,隻見她用大拇指在記者脖頸處不停地擺動推按。據其介紹,這叫“一指禪推法”,可直達痛點,有立竿見影之效。
記者體(ti) 驗推拿技藝。郭天奇攝
接下來許麗(li) 用手微微握拳,在記者左邊肩頸處反複做著“來回滾動”的動作。“這叫‘?法’,可以充分放鬆肌肉,它是一種柔和有力、剛柔並濟的中醫推拿代表性手法。”許麗(li) 說,記者群體(ti) 中,肩頸疼痛是最普遍的問題。“高強度的工作會(hui) 讓記者常感到頭暈、肩背酸脹,這時需要一定的肌肉放鬆才能消除不適感。”
在完成上述讓人倍感“酸爽”的推拿後,記者最後體(ti) 驗到最為(wei) 舒適的“側(ce) 擊法”——一種用手腕帶動手掌側(ce) 麵快速交替擊打在患處的推拿手法。作為(wei) 一套推拿治療的結束手法,“側(ce) 擊法”可使肌肉快速放鬆,有一種快刀斬亂(luan) 麻的感覺。
“好舒服,確實非常神奇!”麵對記者的讚許,許麗(li) 說,許多記者就是在親(qin) 身體(ti) 驗後,才了解到推拿並非簡單的“按摩”,每個(ge) 手法、每個(ge) 動作都有其道理。
“在給記者們(men) 推拿的過程中,我也會(hui) 和大家講明中醫推拿的醫學原理,其實傳(chuan) 統中醫與(yu) 現代醫學的結合已越來越緊密,中醫推拿與(yu) 神經生物學、解剖學、生物力學也密不可分。”許麗(li) 說,“記得有位哈薩克斯坦的記者,在做完推拿後不停地豎大拇指,治療結束後他還用翻譯軟件和我們(men) 交流中醫推拿的原理,說自己回國後要好好推廣一下我們(men) 的中醫文化。”
她回憶,還有一位來自印度尼西亞(ya) 的記者,每天奔忙在各個(ge) 比賽場館,工作節奏快,失眠症狀加重,慕名來向醫生尋求幫助。沒想到在推拿治療過程中,這位記者自然而然睡著了。醒來後其對醫生連連道謝,並在留言簿上寫(xie) 下了自己的感受,驚歎於(yu) 中醫推拿技術的魅力。
記者了解到,該院駐點醫生於(yu) 8月下旬起就陸續進駐到中醫藥文化體(ti) 驗館,工作將持續到杭州亞(ya) 殘運會(hui) 結束。每天都有百餘(yu) 人前來預約推拿體(ti) 驗,醫生們(men) 9時上班,10時許全天名額就能約滿。
浙江省中山醫院的推拿團隊在中醫藥文化體(ti) 驗館服務中外媒體(ti) 。浙江省中山醫院供圖
在許麗(li) 看來,中醫推拿“走紅”亞(ya) 運背後,也代表著中醫藥文化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guan) 注與(yu) 認可。尤其在互聯網時代,中醫的魅力不再僅(jin) 僅(jin) 停留於(yu) 老一輩的口口相傳(chuan) ,許多年輕人也被“與(yu) 時俱進”的中醫藥文化所吸引。
在中醫藥文化體(ti) 驗館內(nei) 有一個(ge) 環幕投影區,來訪者可跟隨互動軟件學習(xi) 中國傳(chuan) 統養(yang) 生功法八段錦,還能學習(xi) 怎樣包出清香醒神的香囊,認識穴位進行自我保健按壓……在不同的體(ti) 驗活動中近距離觸摸中醫藥文化。
“大家能認識並喜愛中醫藥文化,是對我們(men) 中醫人的一種激勵。”許麗(li) 提到,如何幫助更多年輕群體(ti) 改善亞(ya) 健康狀態,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我養(yang) 生和保健,亦是中醫理念推廣的目的所在。
“如今工作、生活節奏加快,許多人就忽視了身體(ti) 發出的一些信號。我們(men) 未來也會(hui) 繼續做好中醫文化與(yu) 技術的推廣工作,讓中醫藥走進學校、社區等地,向更多人科普簡單有效的養(yang) 生妙招,號召大家一起做好自我保健工作,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許麗(li) 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