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wei) 小演員在2023年汕頭市國慶巡遊活動中表演英歌舞對打。
楊舒佳攝
近日,來自泰國的300多名青少年來到廣東(dong) 汕頭,學中文、訪高校、逛景點、感受非遺文化,開啟了一趟特別的尋根之旅。
沉浸式體(ti) 驗潮汕文化
10月10日上午,由中國僑(qiao) 聯主辦,廣東(dong) 省僑(qiao) 聯、汕頭市僑(qiao) 聯承辦的“根在祖國 情係家鄉(xiang) ”2023年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廣東(dong) 汕頭營)在汕頭小公園開埠區開營。30名泰國華裔師生從(cong) 這裏開啟為(wei) 期10天的潮汕尋根之旅。
開營儀(yi) 式上,一段熱鬧的潮州大鑼鼓表演讓泰國師生感受到汕頭的熱情。隨後,泰國師生在導遊的帶領下,參觀汕頭開埠曆史陳列館、汕頭僑(qiao) 批文物館、蔡楚生電影史跡館等地,沉浸式走讀汕頭曆史,感受百載商埠、潮人故裏的厚重底蘊。
帶隊老師王麗(li) 婉平時在泰國的學校教中文。對她來說,此次汕頭之旅也是尋根之旅。
“我的祖上是潮汕人。此次來潮汕,父親(qin) 希望我能看看祖輩的祠堂和牌位,親(qin) 身感受祖輩生活的土地。”王麗(li) 婉說,在參觀了僑(qiao) 批文物館和汕頭開埠曆史陳列館後,她被祖先漂洋過海的創業(ye) 曆史所吸引,也為(wei) 僑(qiao) 胞心係祖國和家鄉(xiang) 的深情所感動。
“我的曾祖母是汕頭人,所以我想來汕頭體(ti) 驗潮汕文化。”15歲的泰國女生張麗(li) 林嚐試用中文表達了自己參加夏令營的目的。
據了解,在夏令營中,泰國師生除了學習(xi) 中文、剪紙、書(shu) 法等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外,還將學習(xi) 潮汕地方特色文化,包括潮汕話、潮汕工夫茶、僑(qiao) 批、英歌舞、潮菜、潮劇等特色課程。
汕頭市僑(qiao) 聯副主席劉心耿表示,這些青少年雖然生於(yu) 海外,但與(yu) 我們(men) 血脈相連、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尋根之旅能讓青少年近距離體(ti) 會(hui) 中華文化和潮汕文化的內(nei) 涵和精髓,體(ti) 驗僑(qiao) 鄉(xiang) 汕頭的風土人情,體(ti) 悟先輩勇於(yu) 拚搏的精神。希望將來這群華裔青少年能成為(wei) 推動中泰交流合作的友好使者。
走進高校學中文
近日,汕頭大學東(dong) 海岸校區也迎來一批泰國客人。10月8日至20日,汕頭大學聯合泰國泰中華文教育基金會(hui) 舉(ju) 辦2023“中華傳(chuan) 統文化體(ti) 驗”夏令營,來自泰國各地的284名青少年與(yu) 帶隊老師齊聚汕頭,共同感受潮汕文化的古韻今輝。
汕頭是全國知名僑(qiao) 鄉(xiang) ,夏令營的行程圍繞“僑(qiao) ”而展開。在校園內(nei) ,師生們(men) 學習(xi) 普通話及潮汕方言日常用語;在校園外,“尋根”是此次行程的重頭戲。
連日來,師生們(men) 參訪樟林古港與(yu) 陳慈黌故居,體(ti) 驗南澳島生態文化,參觀小公園文化街區和潮汕曆史文化博覽中心,觀摩體(ti) 驗潮劇、潮繡、潮菜、潮陽剪紙、英歌舞和工夫茶藝等潮汕非遺文化,感受潮汕地區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魅力。此外,他們(men) 還參觀了華僑(qiao) 經濟文化試驗區,了解中國電商發展現狀,觸摸中國經濟發展脈搏。
“這次來汕頭大學參加夏令營,我提高了中文水平,更多地了解了中華文化。”趙雲(yun) 龍是泰國羅勇公立光華學校的一名學生。他表示,在此次行程中,他不僅(jin) 學習(xi) 了潮汕話,還參觀了汕頭很多地方,無論美景還是美食都讓他非常難忘,“我喜歡這裏的環境和美食,今後有機會(hui) 我還會(hui) 來這裏。”
據了解,作為(wei) 本次夏令營的主辦單位,汕頭大學始終致力於(yu) 為(wei) 海外華文教育事業(ye) 發展貢獻力量。主辦方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活動,進一步增加泰國師生對汕頭的認識,提升潮汕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同時,希望學生們(men) 借此機會(hui) 提高中文水平,增長見識,回去後成為(wei) 潮汕文化和中華文化的傳(chuan) 播者。
(來源:中國僑(qiao) 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