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駝鈴相聞,舟楫相望。”兩(liang) 千多年前,中國商隊經由西域,一路西行探索,經中亞(ya) 、波斯直到歐洲。這條商貿之路逐漸演變成繁榮千年的絲(si) 綢之路,它折射著古代中國和沿途國家人民的智慧。綿延萬(wan) 千公裏的陸上和海上絲(si) 綢之路,書(shu) 寫(xie) 著一段段文明的交融與(yu) 輝煌的傳(chuan) 奇。如今在中國發起的“一帶一路”倡議下,古絲(si) 路重現輝煌:“天鯤號”揚帆起航、埃及新地標再書(shu) “金字塔奇跡”、沙特新城逐夢未來、新能源助力沙漠國家能源轉型。“一帶一路”非凡十年,見證了中國與(yu) 中東(dong) 國家的互聯互通,文明的華章將在此刻繼續書(shu) 寫(xie) 。
伊朗篇
“伊吾之右,波斯以東(dong) ,商旅相繼,職貢不絕”,這段《唐大詔令集》裏的記載,生動描繪了唐朝時,中國與(yu) 伊朗等國沿著絲(si) 綢之路開展商貿往來的繁榮景象。
在這條聯通歐亞(ya) 的商路上,波斯是一個(ge) 重要中轉站。16到17世紀,波斯王朝傾(qing) 舉(ju) 國之力在其版圖的中心,打造了一個(ge) 當時中東(dong) 最繁榮的城市——伊斯法罕。至此,東(dong) 西方文明在這裏相互交融。
這裏就是興(xing) 建於(yu) 17世紀的伊斯法罕伊瑪目廣場,廣場四周圍繞著繁榮至今的大巴紮,數百年來,它仍然保留著原有的模樣。拱形的穹頂,黃磚砌成的圍牆,道路兩(liang) 旁是琳琅滿目的伊朗手工藝品。漫步在此,我們(men) 仿佛在進行一場穿越時空的旅行。而在這些藝術品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波斯細密畫。
栩栩如生的鳥兒(er) 、行進中的絲(si) 路商隊、紛繁複雜的傳(chuan) 統圖案,映入眼簾的精美畫作就是細密畫。作為(wei) 波斯文明的瑰寶,細密畫吸收了中國傳(chuan) 統繪畫風格,將波斯和中國藝術融為(wei) 一體(ti) 。
為(wei) 了近距離觀賞細密畫的創作過程,我們(men) 來到伊斯法罕的卡加裏畫室。
總台記者 李健南:學習(xi) 細密畫之前,他們(men) 需要學習(xi) 中國的繪畫技巧嗎?
伊朗伊斯法罕藝術大學教授 賈利裏·朱卡爾:是的。任何藝術家都可以從(cong) 伊朗藝術開始學習(xi) 創作,但是要了解那些影響伊朗藝術的其他藝術,比如學習(xi) 中國文化和中國繪畫,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拓寬人們(men) 對藝術了解的感知和深度。
總台記者 李健南:這一幅細密畫您如何評價(jia) ?
伊朗伊斯法罕藝術大學教授 賈利裏·朱卡爾:這是一幅花鳥細密畫,這一畫風在伊朗有500年曆史,其藝術呈現出中國與(yu) 伊朗文化的結合。這種繪畫類型在中國和伊朗文化中都存在,並且在兩(liang) 種文化中都象征著愛情和美好。中伊文化千年的友誼和交融,是非常珍貴和美好的。
繪製細密畫最重要的就是專(zhuan) 注和耐心,看似行雲(yun) 流水的線條,都是畫師一筆一筆“點”上去的。因此,一幅合格的細密畫需要畫家耗時數周甚至數月來完成。
最初,細密畫被用作圖書(shu) 的插圖和封麵,題材多為(wei) 人物肖像或風景。13世紀以後,受中國繪畫影響,波斯畫家開始將中國元素融入創作中,無論是人物樣貌,還是衣著服飾都有了明顯的東(dong) 方特點。而描繪絲(si) 綢之路,也成為(wei) 細密畫創作中比較常見的主題。
文明的傳(chuan) 承和融合不止於(yu) 此。在伊朗很多地方,我們(men) 都尋到了中國文化的蹤跡。“白釉青花一火成,花從(cong) 釉裏透分明”。在伊朗的很多博物館裏,至今仍收藏著千百件來自中國的青花瓷,它們(men) 作為(wei) 珍貴的藏品,被後人觀賞。
伊朗伊斯法罕藝術大學教授 賈利裏·朱卡爾:盡管我們(men) 無法考證最初中國青花瓷中的青料從(cong) 何而來,但其中一種說法是,它從(cong) 波斯經新疆、西藏地區傳(chuan) 入到中國內(nei) 地。與(yu) 此同時,瓷器的生產(chan) 和設計圖案也從(cong) 絲(si) 路傳(chuan) 入伊朗。
西漢時期,張騫副使到訪伊朗;唐宋時期,前往中國求學經商的伊朗人絡繹不絕;13世紀,伊朗著名詩人薩迪記錄其在中國遊曆的難忘經曆;15世紀,鄭和曾三次率領船隊抵達伊朗南部波斯灣地區。縱觀古今,中國和伊朗的交流,在彼此的曆史中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波斯古籍中,將遠在東(dong) 方的中國稱為(wei) “Chin”,這個(ge) 詞一直沿用至今。走在伊朗的大街小巷,經常有熱情的人們(men) 向我們(men) 打招呼“Chin 你好”,千百年來,熱情依舊。
“國之交在於(yu) 民相親(qin) ,民相親(qin) 在於(yu) 心相通”。如今,伊朗掀起中文學習(xi) 熱潮,2024年起伊朗將在中學教育階段增加中文課程;中國電影周人潮攢動,熱播電視劇廣受好評;在伊朗,學習(xi) 中國武術的人數超過20萬(wan) 。隨著兩(liang) 國全麵合作計劃的簽署,中伊兩(liang) 個(ge) 文明古國將賡續友誼,共創美好未來。
監製丨穆莉
製片丨張雨辰 李健南
記者丨李健南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生成式AI出版學術圖書實驗顯示:節省時間潛力大 人工指導很重要
- 絲路青年說(二)|“一帶一路”上的“青年突擊隊”
- (台青話融合)創業台青吳偉誠的“詩與遠方”:通過國漫IP打造中華文化全球魅力
- 菲律賓投資署:馬科斯總統出訪帶動大量歐洲對菲投資
- 葡中工商會秘書長伯納德·門迪亞:”一帶一路”十周年 成果有目共睹
- 法國參議員:沒有理由不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
- 剛果(金)記者:“一帶一路”倡議在剛果(金)深受歡迎
-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多國政要:願攜手共助“一帶一路”惠及各自人民
-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多國官員聚焦海洋合作:危機麵前沒有人是孤島
- 一位非洲醫生眼中的非洲疾控中心—— “助力提高非洲的整體防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