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18日電(宮宏宇) 從(cong) 貨物滿倉(cang) 的自由貿易港,到數萬(wan) 列奔馳的中歐班列,再到碩果累累的經貿合作區,共建“一帶一路”走過十年,繪就了一幅互利共贏、美美與(yu) 共的經貿合作畫卷。展望未來十年,一條暢通萬(wan) 裏、惠及各國的金色繁榮“高速路”已蓄勢待發。
近日,中國新聞網與(yu) 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聯合推出“足跡·絲(si) 路24小時”全球全媒體(ti) 特別節目,走進海南洋浦港、新疆霍爾果斯口岸等地,感受共建“一帶一路”上的經貿合作新圖景。
“一日行千裏”
貨流通則貿易通。在包括中歐班列在內(nei) 的陸運、鐵運、海運、空運、管道運輸等多種運輸方式組成的聯運係統的加持下,近年來,“一帶一路”上的貨物運輸時效不斷刷新,物流成本大幅降低,為(wei) 沿途的貿易交流注入新活力。
“有了中歐班列以後,我們(men) 從(cong) 歐洲進口的貨物經由渝新歐班列的回程列車到達新疆,極大節省了物流成本。”新疆歐華鑫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春媚對中新網記者表示。
胡春媚介紹,早年間,歐華鑫進口的化妝品都要通過空運,從(cong) 意大利到北京再到新疆,物流成本很高。改用海運後,物流價(jia) 格降低了,但運輸時間長達近兩(liang) 個(ge) 月。
如今,中歐班列徹底解決(jue) 了胡春媚關(guan) 心的進口物流的時效和成本問題,貨物進口通關(guan) 的效率不斷提高,公司的經營規模也越來越大。
胡春媚所指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全長11179公裏,從(cong) 重慶出發,經由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國,最終抵達德國杜伊斯堡。
來到中歐班列(渝新歐)的起點——重慶市團結村站站內(nei) ,一台台緊鑼密鼓裝卸貨物的龍門吊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渝新歐(重慶)物流有限公司現場調度中心副經理熊斌向記者介紹,這種快速的裝卸節奏是團結村站的常態。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團結村站目前已能同時承載30多列中歐班列,運輸貨物的效率也在持續升級。
目前,在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ye) 發展迅猛的背景下,中國汽車向海外出口規模不斷擴大。熊斌介紹,為(wei) 了更好地運輸商業(ye) 整車,目前渝新歐采用“籠車”運輸,運能比以前的集裝箱提高了50%,比海運更是提高了一倍,極大降低了車企綜合運行成本,提高了汽車海外出口的效率。
資料圖:新疆霍爾果斯口岸。李明 攝
“一步跨兩(liang) 國”
走進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不少遊客正興(xing) 奮地在中國和哈薩克斯坦的邊境線上打卡留念。在這裏,遊客不僅(jin) 能在幾分鍾內(nei) 辦好出入境通行證,感受“一步跨兩(liang) 國”的“神奇”體(ti) 驗,更能享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購物便利。
來自哈薩克斯坦的一位女性消費者對記者表示,她經常來中哈合作中心的中國免稅店給親(qin) 朋好友買(mai) 東(dong) 西,這裏物價(jia) 非常實惠,購物也很方便。
香港光輝名品總經理謝昆表示,他來霍爾果斯已經快十年時間了,從(cong) 湖北來到新疆,就是因為(wei) 看到了對免稅店的支持政策。目前,公司員工從(cong) 5人發展到了30餘(yu) 人,不僅(jin) 有線下商品,還有線上直播帶貨業(ye) 務。謝昆說,“未來要借助中歐班列,繼續豐(feng) 富商品的種類,把業(ye) 務做大。”
數據顯示,共建“一帶一路”十年來,共建國家經貿合作不斷深入,貿易合作量增質升。2013年到2022年,中國與(yu) 共建國家的貨物貿易累計規模達到19.1萬(wan) 億(yi) 美元,實現年均6.4%的增速。
在經貿合作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海南紅焱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姚大飛也對如今出海交流的便利感觸深刻。“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前,我們(men) 企業(ye) 走到海外都是‘單打獨鬥’。現在,通過參加行業(ye) 的交流會(hui) 和論壇,我們(men) 能更好地和海外的供應商、客戶交流,從(cong) 而降低了公司的經營成本。”
姚大飛還表示,“原材料的穩定供應對企業(ye) 經營至關(guan) 重要。作為(wei) 一家主營牛肉製品的公司,紅焱食品的原材料供應地涵蓋了阿根廷等多個(ge)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未來,我們(men) 希望能夠與(yu) 這些國家進行更深度的合作。”
圖為(wei) 海南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卡車將集裝箱從(cong) 後方堆場運往碼頭裝卸區。張月和 攝
投資結碩果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2013年到2022年,中國與(yu) 共建國家的累計雙向投資超過3800億(yi) 美元,其中對共建國家的直接投資超過2400億(yi) 美元,涵蓋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多個(ge) 領域。
在巴基斯坦旁遮普平原柴爾沙漠西北部、印度河東(dong) 岸的恰希瑪核電基地內(nei) ,采用“華龍一號”技術的恰希瑪核電5號機組(C5)已破土動工。據了解,中巴雙方已攜手建成恰希瑪核電基地4台30萬(wan) 千瓦級核電機組和卡拉奇核電基地K-2/K-3兩(liang) 台百萬(wan) 千瓦核電機組,每年為(wei) 當地提供清潔電力近300億(yi) 度。這是“華龍一號”首次走出國門,也是巴基斯坦國內(nei) 目前最大的核電項目。
更重要的是,在這一項項投資成果背後,共建“一帶一路”也正為(wei) 當地民眾(zhong) 鋪就就業(ye) 之路,幸福之路。
坐落於(yu) 非洲納米比亞(ya) 西海岸的羅辛礦是世界最富盛名的鈾礦山之一,2019年,中核集團對礦山的收購和注資不僅(jin) 改寫(xie) 了這座沙漠礦藏麵臨(lin) 倒閉的命運,也讓礦山員工和當地納米比亞(ya) 民眾(zhong) 的生活得到改善。
“曾經,大家還在為(wei) 礦山關(guan) 閉感到擔憂,中核集團收購鈾礦以來,我們(men) 融入到中核集團這個(ge) 大家庭,大家對於(yu) 未來有了更加確定的信心。現在每個(ge) 人都為(wei) 自己是一個(ge) 羅辛人而感到自豪。曆史悠久的鈾礦山再次煥發了生機。”中核集團納米比亞(ya) 羅辛鈾礦公共事務員工Kaino表示。
共建“一帶一路”走過蓬勃十年,一個(ge) 個(ge) 夢想從(cong) 願景變為(wei) 現實:貨流暢通萬(wan) 裏,投資碩果滿枝,古老的貿易通道連接了現代“高速路”。
站在曆史新節點,伴隨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對外宣布,未來發展的藍圖更加清晰。
“加快推進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參與(yu) 跨裏海國際運輸走廊建設”“創建‘絲(si) 路電商’合作先行區”……一項項務實舉(ju) 措振奮人心。
新起點,新征程,新篇章。展望下一個(ge) 十年,這條流光溢彩、聯通經貿的金色之路必將繼續鋪陳開來,結出更多共贏之果。(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