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10月23日電 題:對生命的共鳴讓音樂(le) “無問西東(dong) ”
——專(zhuan) 訪中國鋼琴藝術家孔祥東(dong)
中新社記者 李鵬 樊中華
“我先為(wei) 你們(men) (即興(xing) )演奏一曲吧。”
在中新社“東(dong) 西問”專(zhuan) 訪前,坐在鋼琴邊的孔祥東(dong) 便來了靈感,手落樂(le) 起,黑白躍動間,即興(xing) 之作鏗錚流淌而成。
即興(xing) 演奏,是這位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鋼琴藝術家用音樂(le) 與(yu) 世界溝通的重要方式,也是他與(yu) 音樂(le) 相融相知,不斷打破常規、突破自我的性情流露。從(cong) 17歲登上國際音樂(le) 舞台、連續兩(liang) 年成為(wei) 國際鋼琴大賽最年輕獲獎者而蜚聲樂(le) 壇開始,孔祥東(dong) 創造了屬於(yu) 中國鋼琴家數不清的“第一”,被西方媒體(ti) 盛讚為(wei) “一個(ge) 世紀隻能出一到兩(liang) 個(ge) ,真正能激動人心的天才鋼琴家”。
而在獎項與(yu) 讚譽之外,孔祥東(dong) 創辦音樂(le) 藝術中心普及鋼琴教育、參與(yu) 創作流行歌曲、舉(ju) 辦墓園音樂(le) 會(hui) 、用音樂(le) 療愈精神疾病患者、製作音樂(le) 數字藏品……每一次“跨界”嚐試,都像即興(xing) 創作,讓他“用音樂(le) 與(yu) 更多場域的人性對接”。於(yu) 孔祥東(dong) 而言,音樂(le) 如生命,既根植於(yu)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又超越東(dong) 西方之別,既可興(xing) 至曲成地表達此刻此景,又能以包容之態引發廣泛的心靈共鳴。
“四個(ge) 音”奏響“即興(xing) 人生”
“我喜歡捕捉遇到的人和事給我的刹那間靈感,以及此時此刻的情緒,這是藝術非常重要的一種存在元素。即興(xing) 演奏推翻了傳(chuan) 統經典樂(le) 曲的演奏模式及多年演奏習(xi) 慣,讓靈感跟著手指,每一次演奏都是唯一的,不可複刻的。”
一曲終了,時間回到1985年。在鋼琴家劉詩昆的課堂上,孔祥東(dong) 第一次被問及“你平時會(hui) 即興(xing) 彈琴嗎?”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在按譜演奏外,還有即興(xing) 演奏,且這種創作形式在國際上頗受青睞。後來留學時,也有很多音樂(le) 家建議我根據演奏經典曲目得到的靈感去即興(xing) 創作華彩。1992年悉尼國際鋼琴比賽中,我在獲一等獎之外還得到特別演奏獎,正是因為(wei) 我為(wei) 演奏的莫紮特協奏曲即興(xing) 創作了華彩樂(le) 章。”孔祥東(dong) 說。
即興(xing) 演奏如一條人生小徑,喚引孔祥東(dong) 去探索音樂(le) 在傳(chuan) 統鋼琴演奏之外的無數可能性,甚至幫助他度過長達八年的抑鬱期。
“那時我不想見人,很多親(qin) 朋好友來看我,實在拒絕不了就讓他們(men) 進門。我不想說話聊天,就說我彈琴給你們(men) 聽吧,剛開始我彈貝多芬、肖邦等經典作品,他們(men) 聽了很開心。但我覺得沒有實現真正的交流,就開始即興(xing) 作曲演奏,大家覺得挺好,但我仍覺得他們(men) 沒有被音樂(le) 感動。所以我想出了彈奏‘四音曲’,讓他們(men) 指定兩(liang) 個(ge) 白鍵、兩(liang) 個(ge) 黑鍵,我據此四音,嚐試把他們(men) 的故事和情緒彈奏描繪出來,形成‘音樂(le) 肖像’。這一次,不少人聽到音樂(le) 一下子就動容了,有幾位朋友甚至流了淚,這時我自己也會(hui) 被震撼到,音樂(le) 的互動就不再簡單留存於(yu) 表麵,而是走進了彼此心裏。”孔祥東(dong) 回憶說。
百病生於(yu) 氣,止於(yu) 音。日複一日,孔祥東(dong) 在“四音曲”的即興(xing) 創作與(yu) 生命感悟中得到療愈,走出抑鬱。近2000位朋友,也從(cong) 孔祥東(dong) 這裏聆聽到了自己的“音樂(le) 肖像”。
為(wei) 什麽(me) 是黑白各兩(liang) 鍵?在孔祥東(dong) 看來,黑色如生命中的困頓、疑慮、悲苦,而白鍵象征著希望、憧憬與(yu) 陽光,黑白是生命的平衡,用這四個(ge) 音,“便可描繪出生命藍圖的一個(ge) 色塊。”
音樂(le) 讓孔祥東(dong) 與(yu) 更多生命結緣,也引他更加深刻地理解、敬重生命,“黑白的琴鍵與(yu) 黑白的音符背後,充滿了關(guan) 於(yu) 生命的信息、感悟,關(guan) 於(yu) 生命的無奈、歎息,對生命的震撼、驚豔。”今年3月15日,是孔祥東(dong) 在上海音樂(le) 附中時的老師、中國鋼琴教育家範大雷逝世30周年,孔祥東(dong) 在其落葬的濱海古園廣場上,舉(ju) 辦“生命如歌”音樂(le) 追思會(hui) ,演奏了恩師畢生最愛的拉赫瑪尼諾夫鋼琴曲。作為(wei) 第一位走進墓園演出的音樂(le) 家,他完成了在恩師墓前現場演奏的夙願,“我覺得墓園演奏更多的意義(yi) 是以一種向死而生的方式,回望過去,擁抱未來,感恩當下。”
“當你駕馭音樂(le) 時,所在之處皆舞台”
“即興(xing) ”從(cong) 音樂(le) 延伸到人生。多年來,孔祥東(dong) 不斷嚐試以音樂(le) 為(wei) 原點,“做一些別人沒有嚐試過的事情”,讓音樂(le) 的生命擁有更豐(feng) 富的維度。
1997年,他在上海創辦孔祥東(dong) 音樂(le) 藝術中心,用教育推動鋼琴藝術普及;2000年,參與(yu) 創作流行歌曲《愛你一萬(wan) 年》,讓古典樂(le) 魂與(yu) 流行音樂(le) 碰撞成為(wei) 經典;抑鬱症愈後,他重返上海精神衛生中心進行公益演出,研發具有心理療愈功能的音樂(le) ;2021年,與(yu) 上海郵幣卡交易中心聯手推出“孔祥東(dong) 原創數字音樂(le) 收藏品”係列藏品,將音樂(le) 之美延至數字世界。
在孔祥東(dong) 看來,音樂(le) 此般強大的延展性即源於(yu) 其包容性。“1994年我初到洛杉磯,遇到意大利國寶級作曲家喬(qiao) 吉奧·莫羅德爾(代表作有1988年漢城奧運會(hui) 主題歌《手拉手》、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主題歌《意大利之夏》等)。我們(men) 相處十幾年,數度合作,包括《愛你一萬(wan) 年》、2008年奧運歌曲《Forever Friends》等。但很難想象他幾乎不識五線譜,作曲時將曲調哼唱出來,由助手記錄譜曲,再由他來聽是否好聽。他從(cong) 沒接受過正規音樂(le) 教育,就憑一雙耳朵、靈感和天賦創作,成為(wei) 三屆奧斯卡金像獎得主。”孔祥東(dong) 說,“他為(wei) 我打開一扇很大的窗,讓我真正理解到音樂(le) 如海洋,爵士、古典、流行、搖滾等品類隻不過是‘滄海一粟’,不同的音樂(le) 是因為(wei) 人的不同情緒需要而存在的。”
正因為(wei) 理解了音樂(le) ,孔祥東(dong) 試圖用音樂(le) 去更深層地詮釋生命,擴展他的“音樂(le) 舞台”。“音樂(le) 的‘樂(le) ’另有一音同‘藥’,繁體(ti) ‘藥’中也有‘樂(le) ’,所以音樂(le) 是療愈心靈的藥。”孔祥東(dong) 如此解釋他以音樂(le) “跨界”精神醫療領域,“當前已知的醫學手段對人的某些情緒與(yu) 精神問題仍然束手無策,我認為(wei) 音樂(le) 、藝術會(hui) 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至於(yu) “嚐鮮”數字藏品,“數字時代有太多新鮮東(dong) 西,很多都凝聚了人類最高維度的智慧。”孔祥東(dong) 笑稱,通過不斷嚐試新事物,可體(ti) 會(hui) 到音樂(le) 的現狀和未來走向,乃至能形成一種嶄新的音樂(le) 品種。
但在他看來,音樂(le) 源自人與(yu) 人之間鏈接的情感磁場,數字科技終究難以與(yu) 生命體(ti) 驗共鳴,表現和傳(chuan) 遞情感。“音樂(le) 的內(nei) 核是愛,彈鋼琴不是為(wei) 了展示才華,而是首先彈給自己,感動了自己,才能感動聽者。”在孔祥東(dong) 眼中,音樂(le) 藝術的成長之路是漫長的,隻有達到忘我狀態,路才會(hui) 越走越寬,“當你駕馭音樂(le) 時,所在之處都是舞台。”
孔祥東(dong) 在演奏。盛佳鵬 攝
音樂(le) 當“根係傳(chuan) 統,冠茂東(dong) 西”
18歲,孔祥東(dong) 赴美留學;24歲,他組織策劃“海外中國名家演奏團”回國演出,成為(wei) 新中國成立以來最有規模的歸國留學生團;29歲,他參與(yu) 策劃在洛杉磯舉(ju) 辦的大型中國歌舞音樂(le) 煙花晚會(hui) “為(wei) 中國喝彩”(Bravo China)。讓音樂(le) 根植傳(chuan) 統文化又“無問西東(dong) ”成為(wei) 他不變的使命。
“我一直認為(wei) 音樂(le) 是很抽象的藝術,如果不具備深厚的文化功底,不用具象的藝術去豐(feng) 富內(nei) 涵,抽象的表現方式也會(hui) 顯得貧乏和蒼白。”孔祥東(dong) 說,“我一直希望能在很具象的中華文學乃至文字的探究當中,得到對文化傳(chuan) 承的理解,最終折射到我對琴鍵的觸摸上,反映在我的創作靈感中,也一定會(hui) 傳(chuan) 達給所有聆聽者。對於(yu) 音樂(le) 藝術工作者來說,文化不斷累積並交集,最終發光。”
在孔祥東(dong) 看來,鋼琴、音樂(le) 與(yu) 中國文化之間有著玄妙的契合點。“鋼琴每組5個(ge) 黑鍵、7個(ge) 白鍵,組成了12音體(ti) 係,有12個(ge) 大調12個(ge) 小調,而這24個(ge) 調讓人很容易想到中國的二十四節氣,所以我一直想嚐試用24個(ge) 大小調來為(wei) 二十四節氣譜曲。事實上肖邦、斯克裏亞(ya) 賓等都創作有24首前奏曲,是鋼琴史上非常重要的作品。”
一麵是中國文化,一麵是西洋樂(le) 器,中西音樂(le) 是否真能實現器樂(le) 相和?
“藝術創作一直在用不同方式詮釋人類對生命的感覺,有些會(hui) 追求形似,例如有不少嚐試將中國民樂(le) 、古曲改編為(wei) 鋼琴曲,都很成功;還有一種是神似,例如仿照古譜詩詞吟唱的方式,我用即興(xing) 演奏來為(wei) 自己寫(xie) 的100多首自由體(ti) 詩歌配樂(le) 吟唱,去表現詩歌的情懷。”孔祥東(dong) 說。
在他看來,中國有非常強大的文化傳(chuan) 統和基因,構成了中國音樂(le) 文化自信的“底版”,“例如‘君子六藝’中,‘樂(le) ’位居第二;孔子編撰過《樂(le) 經》;親(qin) 友相聚,會(hui) ‘對月當歌’;太平盛世,被稱作‘歌舞升平’等。但文化需要不斷地體(ti) 悟、玩味,它會(hui) 隨著生命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在傳(chuan) 承外,我們(men) 也必須去擁抱所有人類文化的精粹,一步一個(ge) 腳印。”
作為(wei) 第一位在好萊塢露天劇場演奏的中國鋼琴家,第一位應奧地利文化部邀請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舉(ju) 行鋼琴獨奏音樂(le) 會(hui) 的中國音樂(le) 家,第一位在西藏拉薩舉(ju) 行大型音樂(le) 會(hui) 的藝術家……孔祥東(dong) 深信音樂(le) 的文化包容性。
“當前,越來越多的中國音樂(le) 家、作曲家甚至民族樂(le) 器,都登上了西方古典音樂(le) 舞台,這是非常棒的現象,”孔祥東(dong) 說,“但中國音樂(le) 家必須要更加胸懷曠達,更具有時代感,讓中國人的所思所想所感,通過音樂(le) 的橋梁走進世界人民的耳膜,再走進他們(men) 心裏。其實當我們(men) 把東(dong) 西方的標簽抽掉後,中國音樂(le) 的‘底色’是改變不了的,因為(wei) 我們(men) 身上流淌的血液,就是我們(men) 音樂(le) 中的元素和脈動。”(完)
受訪者簡介:
孔祥東(dong) ,當今國際樂(le) 壇最優(you) 秀、最活躍的中國鋼琴藝術家之一,國際互動創意者、公益慈善環保熱衷者、孔祥東(dong) 音樂(le) 機構創辦者、聯合國兒(er) 童基金會(hui) 親(qin) 善大使、中國特殊藝術協會(hui) 副會(hui) 長。曾囊括多個(ge) 國際大獎和榮譽,其演出足跡遍布全球40多個(ge) 國家,是首位應奧地利文化部邀請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舉(ju) 辦鋼琴獨奏音樂(le) 會(hui) 的中國音樂(le) 家,首位在好萊塢露天劇場演奏的中國鋼琴家,亞(ya) 洲第一位與(yu) BMG/RCA唱片公司簽約合作的鋼琴家。參與(yu) 創作及製作華語經典歌曲《愛你一萬(wan) 年》,及2008北京奧運歌曲《永遠的朋友!Forever Friends!》。始終致力於(yu) 中國音樂(le) 教育、音樂(le) 普及、音樂(le) 創作及中西方音樂(le) 文化交流,以音樂(le) 開展公益活動、探索藝術療愈、傳(chuan) 遞人文精神、促進藝術和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