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從滿是彈孔的城市中成長起來的“摩蘇爾空間”

秦珍子 發布時間:2023-10-26 09:02: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和平就是放鬆沉睡而明天將如約而至”

  昨天的彈孔正在長出未來

  艾哈邁德·法提·艾哈邁德已經不記得上次聽到爆炸聲是什麽(me) 時候了。但全世界都聽到過:他生活的兩(liang) 河流域古城、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蘇爾,6年前才從(cong) 極端組織“伊斯蘭(lan) 國(ISIS)”的占領中解放出來。那是自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城市戰役。

  在全球青年發展行動計劃首批100個(ge) 典型項目裏,艾哈邁德的“摩蘇爾空間”十分特別——它是在滿是彈孔的城市中成長起來的。

  2014年,艾哈邁德等8名大學生創立了“摩蘇爾空間”,旨在推動青年創業(ye) 和就業(ye) 。不久後,“伊斯蘭(lan) 國”武裝人員占領了這片被視為(wei) 人類文明搖籃之一的土地。

  隨後的3年裏,像亂(luan) 石中的一枚雞蛋,“摩蘇爾空間”挺過了缺少食物和飲用水的日子,躲過了空襲,人員一度散落各地。如今,在飽受戰火摧殘的摩蘇爾,這個(ge) “空間”提供治愈的力量。

  迄今為(wei) 止,它已促成50多個(ge) 初創企業(ye) ,超過400名年輕人借助它找到工作。它與(yu) 慈善組織合作,用3D打印機製作零部件,修複因戰亂(luan) 受損的醫院設備。它也是亞(ya) 馬遜網絡服務的合作方,培養(yang) 經過認證的雲(yun) 計算從(cong) 業(ye) 者。

  比起對生存的憂慮,艾哈邁德如今更關(guan) 心“發展”。“把一個(ge) 國家從(cong) 困境裏救出來,根本辦法在於(yu) 它自身的發展。”他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他們(men) 想讓青年帶動更多人推動伊拉克的經濟繁榮。

  從(cong) 排雷開始恢複的生活

  “摩蘇爾空間”由8名大學生創立,旨在幫助年輕人快速學到能“變現”的專(zhuan) 業(ye) 技能,比如機械零件製作、視頻剪輯、平麵設計等。拉不到讚助,創始人就自掏腰包買(mai) 設備。

  一位創始人薩利赫·馬哈茂德拿出了500萬(wan) 伊拉克第納爾(約合人民幣2.792萬(wan) 元)作為(wei) 啟動資金。這並不是一筆小數目。在摩蘇爾,較為(wei) 寬裕的四口之家一個(ge) 月的開支都不到100萬(wan) 伊拉克第納爾。底層民眾(zhong) 每月靠十幾萬(wan) 第納爾勉強維生。

  8名誌同道合的“工科生”,是在社交網站結識的。他們(men) 的學校和學科背景不同,有的來自電氣係,有的來自工程係,把各自的專(zhuan) 長帶進“摩蘇爾空間”。艾哈邁德是“摩蘇爾空間”的經理,畢業(ye) 於(yu) 伊拉克蘇萊曼尼亞(ya) 理工大學,專(zhuan) 業(ye) 領域是醫學技術。

  伊拉克的局勢並不穩定。教育落後、就業(ye) 困難、資本市場萎靡都是年輕人要麵對的社會(hui) 問題。艾哈邁德說,在伊拉克,正統的“教育觀”就是走學術研究的道路,但他想讓年輕人快點掙到錢——掌握專(zhuan) 業(ye) 技能,通過就業(ye) 和創業(ye) 變現。在他看來,這樣能讓伊拉克的經濟快速發展。

  “摩蘇爾空間”最初是一個(ge) 線上平台,人們(men) 在那裏交流實用的專(zhuan) 業(ye) 知識。成員不斷增加,碰撞出了新的想法:把“紙上談兵”變成實踐。

  滿懷期待的年輕人做出詳細的規劃。他們(men) 進口了3D打印機、數控機床、激光切割機等“大家夥(huo) ”,其中大部分設備產(chan) 自中國。這些設備幫助使用者將電腦繪圖製作成產(chan) 品。他們(men) 曾認真地決(jue) 定,把辦公室設在摩蘇爾大學附近。但一切還沒來得及實現,戰爭(zheng) 來了。

  2014年6月,“伊斯蘭(lan) 國”占領了摩蘇爾。極端組織毀掉了一些寶貴的文化遺產(chan) ,也破壞了人們(men) 的現實生活。“摩蘇爾空間”大部分成員不得不分散到基爾庫克和埃爾比勒這兩(liang) 座靠近伊拉克東(dong) 北邊境的城市。

  看上去,這個(ge) 誕生不久的“空間”已經解體(ti) ,但是,依靠年輕人的彼此聯係,它還在運轉。他們(men) 轉移了設備,在網上保持聯絡,在大學教室和自助餐廳裏開研討會(hui) 。這些年輕人相信,戰亂(luan) 是暫時的,他們(men) 是在為(wei) 未來工作。

  被占領的3年裏,這座城市空襲不斷。在穿城而過的底格裏斯河西岸,40多個(ge) 居民區中22個(ge) 遭到破壞,6個(ge) 居民區被完全炸毀。全市96萬(wan) 名平民流離失所。

  很多居民離開摩蘇爾去投靠親(qin) 友;有人加入了伊拉克政府軍(jun) ,參加解放摩蘇爾的戰鬥。

  經過3年的戰鬥,2017年7月,伊拉克政府軍(jun) 宣布全麵解放摩蘇爾。

  “大家終於(yu) 又聚到一起,真的太好了。”艾哈邁德對記者回憶那個(ge) 時刻,幸運的是成員們(men) 都平安無事。他們(men) 終於(yu) 把辦公地點設在摩蘇爾大學的正對麵,第一次擁有一個(ge) 實體(ti) 場所。

  對這座城市的更多人來說,家已經化為(wei) 瓦礫。回家的路並不容易,路邊、牆根、拐角,都可能留有爆炸物。有些炸彈看上去隻是一個(ge) 爐子,或是一隻不起眼的盒子,但足以炸斷人的四肢。

  當時進入摩蘇爾的聯合國地雷行動處項目負責人保爾·海斯洛普描述:“電冰箱有可能就是一個(ge) 陷阱——如果你打開冰箱,裏麵的炸彈就會(hui) 爆炸。或者一個(ge) 電燈開關(guan) ,你一打開就會(hui) 有一個(ge) 炸彈在等著你。”

  從(cong) 2017年11月開始,聯合國地雷行動處在摩蘇爾開展工作。他們(men) 在多達760萬(wan) 噸的建築殘片中,1平方米、1平方米地清除隱患。根據該機構發布的消息,到2019年1月,1500多次地雷清除行動移除了大約4.8萬(wan) 枚各類爆炸危險裝置。

  艾哈邁德對此並不陌生,事實上,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當地的地雷谘詢小組做行政人員,負責協助聯合國排雷小組開展工作。

  3D打印設備下的“修複”

  手術燈再一次亮了,摩蘇爾的醫院恢複接診。由於(yu) 通常存有大量戰需物資,醫院曾被“伊斯蘭(lan) 國”當成堡壘。不少醫院的設備在戰鬥中受損嚴(yan) 重。

  “摩蘇爾空間”訂購了更多機器,和捷克一家慈善機構合作,修複醫院受損的設備部件。門把手、嬰兒(er) 保育箱、塑膠零件……不少殘損的設備部件通過3D打印機獲得新生。“摩蘇爾空間”還提供數控機床、激光切割機等設備用於(yu) 產(chan) 品加工。

  3000多年前,摩蘇爾是古亞(ya) 述帝國的中心。它在阿拉伯語中意為(wei) “連接點”,是古代“絲(si) 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在戰亂(luan) 中,當地大量文物古跡慘遭損毀。擁有近3000年曆史的尼姆路德古城遺址被推土機夷為(wei) 平地;2700年前的亞(ya) 述人保護神“人首翼牛像”毀於(yu) 電鑽;800多歲的地標建築努裏清真寺與(yu) 宣禮塔被炸毀。在3D打印技術的支持下,努裏清真寺“重現”了。“摩蘇爾空間”的一個(ge) 學員創立了品牌,用3D打印技術把伊拉克的地標建築做成創意產(chan) 品。據艾哈邁德介紹,像這樣經過培訓後創業(ye) 的公司超過50家。

  除了提供設備,“摩蘇爾空間”還開設課程,如編程、視頻剪輯、平麵設計等。累計有400多名年輕人在培訓後獲得了就業(ye) 機會(hui) 。2022年,摩蘇爾空間成為(wei) 亞(ya) 馬遜網絡服務的合作方,提供全日製數字技能培訓,並為(wei) 畢業(ye) 學員介紹雇主資源。截至目前,有18名學員獲得了亞(ya) 馬遜認證的雲(yun) 計算從(cong) 業(ye) 者證書(shu) 。

  艾哈邁德說,傳(chuan) 統的伊拉克人喜歡到政府、醫院、學校工作,但他認為(wei) 選擇應該是多元的,“青年人專(zhuan) 注學習(xi) 與(yu) 時俱進的技術和積極創業(ye) ,才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最好方式”。

  “最好的就是我們(men) 所享有的和平與(yu) 安全”

  眼下,“摩蘇爾空間”的盈利能力還不夠強,“在能否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上掙紮”。艾哈邁德坦言,參與(yu) 者不少,但總體(ti) 收益不高。

  “摩蘇爾空間”不收取門票。當他們(men) 提供免費的編程課程,報名者多達400人;但售價(jia) 7.5萬(wan) 伊拉克第納爾(約合人民幣418.87元)的專(zhuan) 家培訓項目,隻收到20份申請書(shu) 。

  艾哈邁德說,摩蘇爾這座城市還沒有達到“繁榮”的水平,價(jia) 格稍高的服務會(hui) 超過人們(men) 的承受能力。他需要新的技術、新的設備和新的人才,更需要有投資能力的合作夥(huo) 伴。他透露,最近,“摩蘇爾空間”與(yu) 捷克的一家機構共同開展項目,簽下了一些新的設備。

  經曆了近20年的戰亂(luan) 後,伊拉克麵臨(lin) 許多社會(hui) 問題,如環境汙染、青年失業(ye) 、教育資源不足、數字化轉型程度低等。不過,對摩蘇爾的居民來說,最壞的時候過去了。

  “現在外國人很樂(le) 意來參觀,每天你都能看到有外國人在舒適的城市裏散步。”艾哈邁德解釋,這場景給了人們(men) 一個(ge) 信號,情況不再是過去(戰亂(luan) 中)那樣。他還和幾個(ge) 中國遊客交談過,“見到中國人來玩,我真的很開心”。小時候,他從(cong) 中國香港影星成龍的電影裏了解中國,想和中國人交朋友。

  即將在北京舉(ju) 行的世界青年發展論壇,將是艾哈邁德第一次有機會(hui) 到中國出差。

  他告訴記者,希望能在北京“建立一份美好的國際友誼”,並且在中國找到合適的合作機會(hui) 。

  因為(wei) 經曆過戰爭(zheng) ,“摩蘇爾空間”的成員更知道和平與(yu) 發展的可貴。艾哈邁德說,伊拉克要發展,和平是最重要的前提。

  “我認為(wei) 現在最好的就是我們(men) 所享有的和平與(yu) 安全。”他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在他看來,“和平就是放鬆沉睡,而明天將如約而至。”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xi) 記者 傅瑞 記者 秦珍子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