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和安哥拉迎來了兩(liang) 個(ge) 重要曆史節點,分別是‘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和中安建交40周年。在這個(ge) 特殊時刻,卡賓達省卡約新港口項目的建設成為(wei) 了中安合作的生動寫(xie) 照,不僅(jin) 為(wei) 雙方帶來豐(feng) 碩的經濟成果,還在政治、社會(hui) 和地區合作方麵產(chan) 生了深遠影響。”中國路橋安哥拉辦事處總經理王棟日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卡約新港口項目位於(yu) 安哥拉卡賓達省,由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買(mai) 方信貸資金,由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以EPC總承包方式實施。項目包括新建深水港口工程、港口設備的采購,以及與(yu) 港口港區配套的自貿區及相關(guan) 設施建設。港口工程的主要部分是在近岸水域新建一個(ge) 離岸式700米長的集裝箱和散雜貨碼頭,背後形成吹填堆場,還包括引堤、引橋和陸域設施,形成了一個(ge) 功能齊全的大型深水港口,設計年吞吐量達580萬(wan) 噸。王棟表示,卡約新港口項目已完成超過40%的工程,預計將於(yu) 2025年年底竣工。這個(ge) 項目不僅(jin) 代表著中國企業(ye) 的高水平工程實施,還體(ti) 現了中安兩(liang) 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密切合作。
卡約新港口項目作為(wei) 當前安哥拉政府最為(wei) 關(guan) 心的基礎設施項目之一。項目建設過程中,包括時任國防部長的洛倫(lun) 索總統、國民議會(hui) 議長等高官都到項目現場進行視察。安哥拉政府高官認為(wei) ,卡約新港作為(wei) 目前卡賓達省體(ti) 量最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各方應充分認識其作為(wei) 安哥拉和剛果(金)兩(liang) 國間航運走廊的戰略意義(yi) 及其對卡賓達省乃至整個(ge) 國家經濟發展的深遠影響,在項目實體(ti) 和財務執行方麵給予更多支持和便利,以便共同推動項目順利完工,讓安哥拉政府和人民早日受益。
中國路橋在卡約新港口項目建設過程中,積極推進屬地化管理,是實現從(cong) “建設者”向東(dong) 道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參與(yu) 者”的轉變,也是“一帶一路”倡議下“走出去”的中國企業(ye) 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項目團隊高度重視促進文化融合、深入實施屬地化管理。當然,項目建設過程中也麵臨(lin) 一些挑戰。比如,當地的基礎設施不完善,交通、供水、供電等方麵存在問題,導致項目前期起步時需解決(jue) 這些困難。建築材料供應也曾受製於(yu) 物流不暢和供應鏈問題,需要從(cong) 國內(nei) 或其他國家采購,並經過漫長的運輸才能到達項目現場。此外,卡賓達省的勞動力市場存在人員和技能短缺問題,項目需要對當地員工進行培訓。
卡約新港口項目的一名當地人事主管稱,他入職卡約新港口項目已經有6年了,一開始在前場擔任小車司機,負責在項目外聯或外出采購時駕駛車輛,由於(yu) 英語較好,可以很好地與(yu) 中方人員進行工作溝通,之後就被調整到屬地員工人事管理崗位,負責辦理屬地員工的入職、考勤、社保統計等工作。在項目工作的這些年,他建立了自己的家庭,生活條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最重要的是他學到了很多東(dong) 西,即便將來該項目結束,他去應聘其他工作,也會(hui) 更具競爭(zheng) 力。
(光明日報全媒體(ti) 駐亞(ya) 的斯亞(ya) 貝巴記者 王傳(chuan) 軍(jun)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