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從實驗、出艙到講課、種菜,盤點神舟十六號乘組5個月太空之旅

馬帥莎 發布時間:2023-11-01 09:2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0月31日電 (記者 馬帥莎)10月31日,神舟十六號航天員結束5個(ge) 月的太空之旅,順利返回地球。從(cong) 實驗、出艙、太空授課到運動、種菜、過中秋,3名航天員的太空生活可謂豐(feng) 富多彩。

  神舟十六號乘組由1名首批航天員景海鵬和2名第三批航天員朱楊柱、桂海潮組成,這是中國第三批航天員首次進入太空,也是中國空間站全麵建成後迎來的首個(ge) 乘組。從(cong) 航天員類型來看,神舟十六號乘組包含航天駕駛員、航天飛行工程師、載荷專(zhuan) 家三種類型,這在中國尚屬首次。

  其中,四上太空的指令長景海鵬是中國目前為(wei) 止飛天次數最多的航天員,他還參加過神舟七號、九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首次飛天的朱楊柱、桂海潮分別是中國空間站首位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zhuan) 家。尤其是戴著眼鏡的載荷專(zhuan) 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桂海潮一亮相,就引起公眾(zhong) 的廣泛關(guan) 注,激發了普通人上太空的熱情。

  這樣的成員搭配與(yu) 神舟十六號任務安排有關(guan) 。作為(wei) 中國空間站進入應用與(yu) 發展階段後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神舟十六號航天員承擔了繁重的空間科學實(試)驗工作。進入太空不到兩(liang) 周,乘組就完成了夢天實驗艙空間輻射生物學暴露實驗裝置的出艙安裝工作。這是中國首次開展艙外輻射生物學暴露實驗,對保證航天員在軌長期健康駐留、推進實施載人登月計劃等具有積極意義(yi) 。

  除了開展多領域大規模空間科學實(試)驗,神舟十六號乘組還完成了一次時長約8小時的出艙活動。從(cong) 神舟七號任務時的艙內(nei) 配合到此次出艙活動,景海鵬用15年的執著堅守圓了“太空漫步”的夢想;朱楊柱成為(wei) 中國首位出艙航天飛行工程師。

  在軌期間,神舟十六號乘組積極開展太空科普活動。3名航天員解鎖了太空“新教室”,在夢天實驗艙進行了中國空間站全麵建成後的首次太空授課,通過展示太空微重力環境下的有趣現象,讓載人航天再次走進學生課堂。此外,神舟十六號乘組還舉(ju) 辦了中國空間站首次“國際畫展”,展出了10個(ge) 非洲國家青少年的優(you) 秀畫作。

  繁忙的工作之餘(yu) ,3名航天員在軌期間還當起了“太空菜農(nong) ”。相比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在太空種生菜,神舟十六號乘組用上了更專(zhuan) 業(ye) 的設備,種植規模更大、植物種類更多。在問天實驗艙內(nei) ,航天員們(men) 第一次擁有了兩(liang) 個(ge) “太空菜園”,一個(ge) 立在桌上,一個(ge) 倒掛在空中。而在地麵,還有一套一模一樣的裝置和太空同步種菜,用於(yu) 對比植物生長情況。

  在神舟十六號航天員們(men) 的悉心嗬護下,“太空菜園”裏的作物長勢喜人,綠意盎然,景海鵬還在太空品嚐了現摘的新鮮蔬菜。隨著神舟十六號乘組返回地球,這片“太空菜園”將由神舟十七號航天員繼續照料。(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