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英國經濟下行波及地方政府(經濟透視)

楊成玉 發布時間:2023-11-02 08:58: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日,英國伯明翰地方政府因無力償(chang) 債(zhai) 而宣布破產(chan) ,市政服務處於(yu) 停滯狀態,城市聲譽受損。作為(wei) 工業(ye) 革命的發源地之一,伯明翰是英國第二大城市,也是全球最大的工業(ye) 區之一,其破產(chan) 引發廣泛關(guan) 注,也進一步暴露出英國經濟增長乏力的隱憂。

  英國的地方財政相對獨立,伯明翰政府破產(chan) 主要源於(yu) 政府債(zhai) 務和通脹居高不下、財政收入持續減少、市政支出不斷攀升造成的“入不敷出”。實際上,該市已斷斷續續陷入財務困境10餘(yu) 年,這也反映出英國不少地方政府的現狀。自2020年以來,已有瑟羅克、克羅伊登、斯勞和北安普敦郡等6個(ge) 英國地方政府宣布破產(chan) 。隨著整體(ti) 經濟形勢走低,地方政府公共財政持續承壓,破產(chan) 已非個(ge) 案。

  近年來,為(wei) 應對經濟下行壓力,英國各級政府接連出台公共投資計劃,希望通過投資帶動經濟複蘇。同時,受烏(wu) 克蘭(lan) 危機延宕影響,英國通脹高企,政府采取了刺激性財政政策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這也導致政府財政赤字大幅攀升。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英國公共債(zhai) 務規模高達2.53萬(wan) 億(yi) 英鎊,占GDP比重為(wei) 100.5%,高出歐盟平均水平16.8個(ge) 百分點。

  為(wei) 減少政府開支和改善債(zhai) 務,英國政府采取了多種措施,但仍然未能解決(jue) 財政稅收持續萎縮的問題。從(cong) 更深層次上看,這反映了其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不足、國際合作不力等多方麵問題。

  首先,“脫歐”對英國經濟的影響持續顯現。“脫歐”後,英國與(yu) 歐盟之間重設進口關(guan) 稅、檢查站、報關(guan) 流程等硬性貿易壁壘,抬高了雙邊貿易的隱性成本,英國對歐盟出口的吸引力和競爭(zheng) 力相應下降,這對中小企業(ye) 的衝(chong) 擊和影響尤甚。“脫歐”導致英國投資萎縮,既有歐盟直接投資銳減的外部因素,也有英國國內(nei) 投資信心不足的自身原因。

  其次,能源和商品價(jia) 格上漲、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調整,加劇英國經濟複蘇壓力。國際大宗商品價(jia) 格上漲,英國在能源、農(nong) 產(chan) 品、工業(ye) 中間產(chan) 品等方麵的進口成本暴漲,通過價(jia) 格機製傳(chuan) 導至製造業(ye) 、服務業(ye) 等領域,進而成為(wei) 目前英國通脹高企的主要原因。2022年,英國通貨膨脹率達9.1%,是七國集團中最高的。同時,英國國內(nei) 商品產(chan) 能下降,導致貿易逆差不斷擴大。

  此外,英國在國際市場的開拓上仍麵臨(lin) 較大壓力。英國“脫歐”後,推出了“全球英國”戰略,希冀通過打造更多經貿夥(huo) 伴對歐盟市場形成補充替代。但目前來看,仍未達到預期目標。被英國寄予厚望的英美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也因雙方分歧不斷而停滯不前。隨著地緣政治影響和全球競爭(zheng) 加劇,這一戰略的有效性變得更加不確定。

  總體(ti) 來看,近年來,公共債(zhai) 務激增給全球多國財政造成壓力,歐洲地區尤為(wei) 明顯,英國是典型代表。雖然歐洲國家普遍采取降低債(zhai) 務並減少赤字的措施,以化解係統性風險,但減少政府開支以改善債(zhai) 務的做法卻同時製約了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財政支持。一些城市的破產(chan) 揭示了歐洲國家地方財政承壓的客觀事實,麵對地方債(zhai) 務累積和財政收入下滑,惟有在實現宏觀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基礎上,厘清中央與(yu) 地方財政關(guan) 係、打通相互支持渠道,才可能化解城市破產(chan) 風險。

  (作者為(wei)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研究員)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