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花花世界”?噢,原來在這裏……

唐娟 劉林 呂述稷 徐珊珊 發布時間:2023-11-03 09:06:00來源: 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在這裏,

  平均每秒有15件花木快遞,

  發往世界各地;

  蝴蝶蘭(lan) 盛開。丁華明 攝

  在這裏,

  聚集著淘寶、

  京東(dong) 60%的花木類賣家;

  在這裏,

  花木類農(nong) 產(chan) 品網絡銷售額,

  連續多年排名中國第一

  ……

  多肉產(chan) 業(ye) 園。丁華明 攝

  “中國花穀”——江蘇省沭陽縣

  地處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的沭陽,

  是江蘇北部的一個(ge) 小縣城。

  提到沭陽,

  那位留下“霸王別姬”故事的女子

  ——虞姬總會(hui) 被提及。

  “虞姬故裏”,

  或許正是她的如花容顏,

  開啟了沭陽千餘(yu) 年的“花木情緣”。

  沭陽自西漢置縣,

  已有2000多年曆史。

  花木種植始於(yu) 唐代、

  成於(yu) 明清、盛於(yu) 今朝。

  花木產(chan) 業(ye) 基地。丁華明 攝

  詩人袁枚,

  曾在此做過縣城主簿,

  寫(xie) 下“四季種花官荷鍤,

  六房如水吏鈔書(shu) ”,

  見證了沭陽悠久的沭陽花木種植史。

  經過1300多年的發展,

  特別是近30年的努力,

  沭陽成為(wei) 江蘇省麵積最大的花木生產(chan) 縣、

  全國花木主產(chan) 區之一,

  創立了全國唯一,

  以花木產(chan) 業(ye) 為(wei) 主導產(chan) 業(ye) 的

  國家級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

  收一件花木快遞,要哪些步驟?

  清晨,沭陽縣耿圩鎮蝴蝶穀蘭(lan) 花盆景產(chan) 業(ye) 園數千萬(wan) 株蘭(lan) 花從(cong) 睡夢中“醒來”,這裏是華東(dong) 地區最大的蝴蝶蘭(lan) 研發和生產(chan) 基地。

  32萬(wan) 平方米的溫室大棚內(nei) ,不同品種的蘭(lan) 花競相開放,形成一片蔚為(wei) 壯觀的蘭(lan) 花海洋。

  負責人喬(qiao) 闖行走其間,查看蘭(lan) 花長勢,準備著一天的工作。“再過一會(hui) ,基地的主播們(men) 就會(hui) 開始一天的直播,將蘭(lan) 花推介給全國各地的消費者。”

  蘭(lan) 花盆景產(chan) 業(ye) 園。丁華明 攝

  星王子、玉蝴蝶、紫弦月……耿圩鎮多肉產(chan) 業(ye) 園內(nei) ,各種多肉植物琳琅滿目,膠帶的撕扯聲不絕於(yu) 耳,數名農(nong) 戶正忙著將昨夜直播售出的多肉打包。

  “昨天夜間銷售了大約5000單,一會(hui) 物流車就會(hui) 過來,得抓緊打包。”

  物流車間。丁華明 攝

  據了解,該鎮采取“基地+農(nong) 戶+網店”的三位一體(ti) 種植、銷售模式,培植近千種多肉植物,總麵積5000多畝(mu) ,年產(chan) 多肉植物超過8000萬(wan) 株,年銷售額近2億(yi) 元,成為(wei) 興(xing) 鎮富民的特色產(chan) 業(ye) 。

  午後,在“中國盆景淘寶第一村”新河鎮周圈村,花農(nong) 薑愛花忙著給一株刺柏“盛裝打扮”,晚上,這株刺柏會(hui) 被送往該村的“花木集市”,數十名主播將對其直播競拍。

  “幾乎每家每戶都把手機作為(wei) 新‘農(nong) 具’,做起了電商新農(nong) 業(ye) ,變成了網紅新農(nong) 民。”周圈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胡義(yi) 品告訴記者,該村上半年盆景銷售額近2.3億(yi) 元。

  花木直播間。丁華明 攝

  “這株黑鬆,品相極好,盆泥上還長了好多苔蘚。喜歡的小夥(huo) 伴趕緊下單哦……”傍晚時分,新河鎮雙蕩村新村幹公益直播基地熱鬧非凡,數十名主播架起機器,賣力推介村裏花木產(chan) 品,上架的花木產(chan) 品轉瞬被“秒殺”。

  該村黨(dang) 總支副書(shu) 記李敏是基地牽頭人之一,她告訴記者,在村幹部、能人帶動下,村裏花木電商由原來的200多戶增加到400多戶,村集體(ti) 經濟收入不斷壯大,村民口袋越來越鼓。

  “1500元1次,1500元2次,1500元3次,好,成交!”

  “親(qin) ,這株長壽梅的造型怎麽(me) 樣?每一株都有‘身份證’,好養(yang) 又美觀。”

  “看看這一盆三角花喜不喜歡,喜歡的話馬上和主播留言。”

  沭陽花木。丁華明 攝

  華燈初上,沭陽大大小小4萬(wan) 餘(yu) 家花木電商的直播基地都忙碌起來,數萬(wan) 名主播在鏡頭前推介家鄉(xiang) 特色花木,他們(men) 將持續工作至淩晨,每天數百萬(wan) 單成交量是對他們(men) 工作的最好回報……

  花木電商改變了這座農(nong) 業(ye) 縣城

  花木種植麵積達60萬(wan) 畝(mu) ,從(cong) 業(ye) 人員超35萬(wan) 人,各類花木電商突破4萬(wan) 家,2022年實現花木銷售額約240億(yi) 元,其中花木電商銷售額約120億(yi) 元……

  這些數字撐起了沭陽“中國花穀”的稱號,也改變了沭陽這個(ge) 傳(chuan) 統的農(nong) 業(ye) 縣城。沭陽是江蘇陸域麵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份,曾經一度是勞務輸出大縣,高峰時期外出務工人員超過40萬(wan) 人次。

  李敏指導村民直播銷售盆景。丁華明 攝

  如今,農(nong) 村電商的興(xing) 起為(wei) 返鄉(xiang) 者提供了創業(ye) 的土壤。

  2012年,服裝設計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的李敏因身體(ti) 殘疾求職屢屢碰壁。彼時,沭陽花木電商發展方興(xing) 未艾,李敏回鄉(xiang) 加入電商大軍(jun) ,做起花木生意。

  憑借不服輸的勁頭和熱情周到的服務,她的網店逐漸有了起色,從(cong) 最初一天隻有三五單到後來一天上百單,年營業(ye) 額超過100萬(wan) 元。

  幫助更多人實現夢想成了李敏新的人生目標。

  2017年,李敏通過“返鄉(xiang) 興(xing) 村新村幹”選拔,成為(wei) 一名村幹部。在她的帶動下,雙蕩村建成新村幹公益直播基地,助力花農(nong) 們(men) “觸網”帶貨,免費開放直播場地和設施,定期組織電商知識培訓。

  “一個(ge) 產(chan) 業(ye) 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創業(ye) 者的艱苦奮鬥,離不開市場的剛性需求,更離不開政府的服務與(yu) 支持。”提到電商能在沭陽縣落地生根,快速發展的原因,沭陽的電商創業(ye) 者皆有類似說法。

  花木直播間。丁華明 攝

  沭陽縣提出“花木興(xing) 縣”戰略,讓沭陽站上了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起跑線。圍繞資金、基礎設施、培訓等方麵,沭陽縣委縣政府瞄準瓶頸精準發力。

  針對“起步階段缺培訓”“發展階段缺資金”等瓶頸,該縣為(wei) 電商提供免抵押貸款並提供免費培訓;針對電商經營中的誠信問題,政府還專(zhuan) 門設立了1000萬(wan) 元的網絡交易誠信專(zhuan) 項資金,用於(yu) 交易糾紛的先行賠付。

  開展訂單式培訓,沭陽培養(yang) 了8200名產(chan) 業(ye) 帶頭人、3.3萬(wan) 名農(nong) 業(ye) 經紀人、2.9萬(wan) 名鄉(xiang) 土人才,5萬(wan) 名農(nong) 民持證上崗……

  新建成的華東(dong) 花木大世界。丁華明 攝

  三葉園林、俄樂(le) 崗彩色苗木、隴集蝴蝶蘭(lan) 、耿圩多肉、廟頭月季、章集鮮切花、紮下盆景、新河幹花基地、劉集海棠……在沭陽,一個(ge) 個(ge) 花木產(chan) 區漸成規模,沭陽花木產(chan) 業(ye) 以燎原之勢迅速壯大。

  如今的沭陽,手機是新農(nong) 具、

  直播是新農(nong) 活、網紅是新農(nong) 人、

  數據是新農(nong) 資、網絡是新基建,

  “中國花穀”,等你來打卡!

  作者:唐娟 劉林 呂述稷 徐珊珊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