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日電(陳彩霞)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也是“一帶一路”重要先行先試項目——中巴經濟走廊啟動十周年。
近日,巴基斯坦前駐華外交官、巴可持續發展政策研究所“一帶一路”和全球治理區域研究中心主任哈桑·達烏(wu) 德·巴特(Hassan Daud Butt)在接受中新網專(zhuan) 訪時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對區域經濟發展意義(yi) 重大。中巴經濟走廊在巴基斯坦構建起一條充滿活力的發展帶,帶動巴經濟社會(hui) 發展,促進地區互聯互通和一體(ti) 化進程,堪稱是幫助巴基斯坦實現經濟發展與(yu) 繁榮的“燈塔”。
中巴經濟走廊:
“促進經濟發展的燈塔”
十年來,在中巴經濟走廊框架下,中巴攜手推進一批能源、交通、基建項目相繼落地。以走廊建設為(wei) 中心,以瓜達爾港、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產(chan) 業(ye) 合作為(wei) 四大重點領域,雙方合作結出累累碩果,改善了巴基斯坦的經濟和民生麵貌。
“過去十年裏,全球經曆了各種挑戰,包括新冠疫情、地緣衝(chong) 突等,”巴特說道。“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中,“一帶一路”倡議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幫助推動區域經濟向前發展。”
瓜達爾港出入口的拱門。瓜達爾港是阿拉伯海沿岸的一座天然不凍良港,也是中巴經濟走廊的南端起點。瓜達爾是巴基斯坦通往波斯灣和阿拉伯海的大門,距離霍爾木茲(zi) 海峽僅(jin) 400公裏。中新社記者 劉關(guan) 關(guan) 攝
巴特表示,中巴經濟走廊在巴基斯坦構建起一條充滿活力的發展帶,帶動巴經濟社會(hui) 發展,促進地區互聯互通和一體(ti) 化進程,堪稱是幫助巴基斯坦實現經濟發展與(yu) 繁榮的“燈塔”。
他解釋稱,“一帶一路”倡議推進了巴基礎設施建設,將農(nong) 村與(yu) 城市連接起來,形成城鄉(xiang) 協同、互聯互通效應,為(wei) 當地民眾(zhong) 創造大量了就業(ye) 機會(hui) ,也為(wei) 當地工業(ye) 發展創造了條件。
巴特進一步指出,合作初期,巴中雙方關(guan) 於(yu) 經濟走廊建設的重點主要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領域。比如,喀喇昆侖(lun) 公路(又名“中巴友誼公路”)二期升級改造項目2020年全線通車,大大便利了當地民眾(zhong) 的出行和沿途商貿往來。隨後,能源成為(wei) 雙方合作的重點領域。此前,巴基斯坦不少地區麵臨(lin) 缺電、停電的難題。隨著越來越多巴中能源合作項目的落地,巴基斯坦逐漸從(cong) 電力短缺國變成了電力富餘(yu) 國。
綠色成為(wei) “一帶一路”底色
中巴人文交流潛力巨大
十年來,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中國始終注重推動綠色發展,在努力實現自身綠色發展的同時,與(yu) 共建國家和地區開展了廣泛的交流與(yu) 合作。
“這個(ge) 世界沒有‘地球2號’,我們(men) 將一直生活在這顆星球上……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受影響最大的國家往往更缺乏應對氣候挑戰所需的資源,會(hui) 加劇貧困從(cong) 而引發混亂(luan) 。”巴特稱。“因此,我們(men) 應當理解中國為(wei) 什麽(me) 一直強調秉持綠色理念,推動中巴經濟走廊、全球發展倡議綠色發展,當所有這些元素都匯聚到一起(並發揮作用),世界就會(hui) 有美好的未來。”
卡洛特水電站位於(yu) 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傑赫勒姆河上,是中巴經濟走廊能源合作優(you) 先實施項目,也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的首個(ge) 大型水電投資項目。圖片來源:中國三峽集團
巴特注意到,巴中兩(liang) 國已在綠色能源方麵加強合作。雙方合作的多個(ge) 清潔能源項目采用了國際領先技術,展現了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技術實力和責任擔當。中國為(wei) 巴基斯坦的綠色發展,提供了重要幫助。
此外,巴特還讚賞巴中雙方人文交流的日益頻密,認為(wei) 這為(wei) 兩(liang) 國關(guan) 係進一步發展營造了積極勢頭。
“近年來,我在巴基斯坦見到了更多孔子學院,在中國也看到越來越多的巴基斯坦學習(xi) 中心,”巴特說道。“我認為(wei) ,大學高等教育機構、智庫等在未來巴中人文交流方麵,將發揮重要作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政府應大力支持舉(ju) 辦更多論壇及研討會(hui) ,讓更多學者參與(yu) 交流等活動。”
“許多美好的故事正在發生,巴中人文交流的友誼常在。”巴特總結道。(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