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徐州11月5日電 (記者 朱誌庚)11月4日,2023淮海人才峰會(hui) 在江蘇徐州大龍湖國際會(hui) 議中心舉(ju) 行,徐州市委書(shu) 記宋樂(le) 偉(wei) 代表徐州市委市政府向四海英才拋出引才“繡球”,發出徐州之約。200餘(yu) 名海內(nei) 外專(zhuan) 家學者及各類人才齊聚徐州大龍湖畔共襄發展盛舉(ju) 。
2023淮海人才峰會(hui) 開幕式現場。朱誌庚攝
本屆峰會(hui) 以“彭聚英才·城就未來”為(wei) 主題,舉(ju) 辦1場主題活動、6場專(zhuan) 題活動和N場縣(市、區)分會(hui) 場活動。4日上午,在本屆峰會(hui) 開幕式上,發布了《彭城英才計劃20條》,發布了徐州人才新政及重點產(chan) 業(ye) 緊缺人才目錄,同時成立彭城英才服務聯盟和淮海經濟區高校人才培養(yang) 聯盟,還有一批人才科技項目簽約。
200餘(yu) 名海內(nei) 外專(zhuan) 家學者及各類人才齊聚徐州。齊浩攝
6項專(zhuan) 題活動包括江蘇省人力資源服務業(ye) 高質量發展推進會(hui) 、雲(yun) 龍湖實驗室創新發展高層次研討會(hui) 、“科創中國”(徐州)綠色功能材料產(chan) 學研融合大會(hui) 、首屆中國淮海高層次人才創業(ye) 大賽總決(jue) 賽、徐州市“343”產(chan) 業(ye) 人才線上招聘會(hui) 、徐州市大學生草坪音樂(le) 節。峰會(hui) 期間,徐州下轄各縣(市、區)也根據峰會(hui) 總體(ti) 安排,圍繞“雙招雙引”、產(chan) 學研合作等內(nei) 容,結合產(chan) 業(ye) 發展實際,組織開展精準對接活動,著力招引落地一批人才項目。
科技項目現場簽約。朱誌庚攝
在峰會(hui) 開幕式上,首屆中國淮海高層次人才創業(ye) 大賽獲獎選手代表上台領獎。據了解,徐州通過創業(ye) 大賽、“雙招雙引”等集聚了一大批優(you) 秀創業(ye) 人才,他們(men) 在各自領域取得了豐(feng) 碩成果,已成為(wei) 徐州培育發展“343”創新產(chan) 業(ye) 集群和未來產(chan) 業(ye) 不可或缺的力量。“希望通過本次大會(hui) ,有更多的高校院所、專(zhuan) 家人才投身到徐州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最大限度把人才優(you) 勢、科技優(you) 勢轉化為(wei) 創新優(you) 勢、發展優(you) 勢。”江蘇華興(xing) 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羅帥說。
人才項目簽約。朱誌庚攝
目前,徐州市人才資源總量達183萬(wan) 人,其中,高層次人才15.8萬(wan) 人,高技能人才35.4萬(wan) 人。在人才的有力支撐帶動下,綠色低碳能源、新材料、集成電路和 ICT等產(chan) 業(ye) 加快發展,雲(yun) 龍湖深地實驗室等重大平台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我們(men) 始終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發展理念,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全方位培養(yang) 、引進、用好人才,有力推動城市與(yu) 人才雙向奔赴、彼此成就。”徐州市委書(shu) 記宋樂(le) 偉(wei) 說,當前,徐州正積極搶抓多重疊加戰略機遇,高站位大格局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對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強烈。
據悉,此次峰會(hui) 發布的“彭城英才計劃20條”,是對各類人才政策進行係統集成的“升級版”,精準度更優(you) 、含金量更高、普惠麵更廣,對頂尖人才來徐創業(ye) 提供最高1億(yi) 元資金支持。同時,徐州還將不斷完善人才全過程服務保障體(ti) 係,持續優(you) 化“徐州人才碼”,實現人才政策“一碼集成”,人才服務“一碼辦理”,讓各類人才深植“此心安處是吾鄉(xiang) ”的歸屬情懷。(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