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中國政治學會2023年學術年會暨“全過程人民民主與中國式現代化”學術研討會召開

發布時間:2023-11-07 08:5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深圳11月5日電 由中國政治學會(hui) 主辦的2023年學術年會(hui) 暨“全過程人民民主與(yu) 中國式現代化”學術研討會(hui) 2023年11月4日—5日在深圳舉(ju) 行,來自全國高校係統、黨(dang) 校係統和科研院所近300位專(zhuan) 家學者參加會(hui) 議。本次會(hui) 議由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深圳市社會(hui) 科學院和深圳大學共同承辦。這次年會(hui) 同時得到國家社科基金社團活動資助。

  由中國政治學會(hui) 主辦的2023年學術年會(hui) 暨“全過程人民民主與(yu) 中國式現代化”學術研討會(hui) 2023年11月4日—5日在深圳舉(ju) 行。主辦方供圖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秘書(shu) 長趙奇在致辭中表示,今年是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包括政治學工作者在內(nei) 的廣大哲學社會(hui) 科學工作者,要切實增強做好黨(dang) 的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切實增強對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係統化研究、學理性闡釋,真正成為(wei) 黨(dang) 的創新理論的堅定信仰者、忠實踐行者、積極宣傳(chuan) 者。廣大政治學工作者要提高站位,以政治學的特點和優(you) 勢“講政治”;找準定位,加快構建中國政治學“三大體(ti) 係”和自主知識體(ti) 係;明確方位,聚焦全過程人民民主和中國式現代化等重大議題,為(wei) 其現實發展提供有力的學理支撐和智力支持。

  深圳市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張玲在致辭中指出,要充分結合中國政治實踐、中國優(you) 秀傳(chuan) 統政治思想和世界政治文明成果開展研究,努力揭示中國政治實踐所標識的人類政治發展的新方向,推動優(you) 秀傳(chuan) 統政治文化與(yu) 現代政治文明相適應,在文明互鑒和理論對話中展現出中國政治學的研究特色和學界擔當。

  中國政治學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張樹華代表學會(hui) 李慎明會(hui) 長對年會(hui) 的召開表示祝賀,對各位代表表示歡迎。張樹華在致辭中提出,中國的政治學人有誌氣、有骨氣、有底氣按照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要求,講好“中國之治”的故事。一是要把握世界曆史發展大勢,堅定政治自信、價(jia) 值自信,保持戰略定力。二是肩負起構建中國政治學自主知識體(ti) 係的學術使命,從(cong) “大政治學”出發,解碼中國之治,提煉中國之理,構建中國之學,弘揚中國之道。三是向世界講好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故事。

  中國政治學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張樹華在年會(hui) 上致辭。主辦方供圖

  深圳大學黨(dang) 委常委、副校長汪永成在致辭中回顧了深圳大學的創辦曆史以及成立政府管理學院的目標和設想,強調後者是深圳大學優(you) 化學科布局,打造學科特色,加快學校發展的一個(ge) 重要舉(ju) 措。學院將立足深圳,紮根灣區、麵向世界,緊密結合國家戰略和城市發展需要,緊抓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先行示範區、粵港澳大灣區的“雙區”驅動、“雙區”疊加、“雙改”示範的重大機遇,按照內(nei) 涵發展、特色發展、創新發展的路徑,推動學院的全麵發展。

  在學術報告環節,中國政治學會(hui) 會(hui) 長李慎明作了題為(wei) “牢牢把握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視頻主旨報告。他指出,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和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具體(ti) 體(ti) 現在“六個(ge) 必須堅持”上,即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必須堅持自信自立;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堅持係統觀念;必須堅持胸懷天下。“六個(ge) 必須堅持”之間不是並列關(guan) 係。首先,必須堅持人民至上是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世界觀和根本立場,是其他五個(ge) 必須堅持的方向和靈魂。第二,“六個(ge) 必須”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兼容、相互貫通、相互依存。第三,學習(xi) 運用“六個(ge) 必須”必須堅持理論聯係實際,為(wei) 黨(dang) 和國家的工作大局服務。第四,“六個(ge) 必須”既是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的基本原則,又是認真學習(xi) 和深刻領會(hu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和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基本指針。

  大會(hui) 發言階段,香港中文大學榮休講座教授王紹光圍繞“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與(yu) ‘民主’概念的生成”,中國世界政治研究會(hui) 會(hui) 長黃平圍繞“現代化:從(cong) 英美與(yu) 中國的比較角度看中國式現代化的正當性”,深圳市社會(hui) 科學院黨(dang) 組書(shu) 記、院長吳定海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圳探索”,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yu) 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張明軍(jun) 圍繞“新技術革命與(yu) 中國式現代化的時空轉換”,中共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時和興(xing) 圍繞“論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的均衡發展”,複旦大學國際關(guan) 係與(yu) 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唐亞(ya) 林圍繞“人民監督與(yu) 自我革命: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跳出治亂(luan) 興(xing) 衰曆史周期率的雙重動力機製塑造”,西北政法大學政治與(yu) 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張師偉(wei) 圍繞“全過程人民民主理論的世界觀基礎和方法論創新”,複旦大學國際關(guan) 係與(yu) 公共事務學院教授熊易寒圍繞“民主的邀請:邁向政府與(yu) 社會(hui) 的價(jia) 值共創”分別進行了發言。

  圓桌會(hui) 議階段,陳井安、程竹汝、韓冬雪等10位專(zhuan) 家學者圍繞“中國特色政治學的發展與(yu) 創新”進行了討論發言。專(zhuan) 家學者的發言主要圍繞中國特色政治學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研究內(nei) 容等方麵展開。

  本次會(hui) 議共設置7個(ge) 平行論壇,主題分別為(wei) :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與(yu) 跳出曆史周期率的“兩(liang) 個(ge) 答案”、比較視野下的中國式現代化、新時代政治學發展與(yu) 建構中國特色政治學的自主知識體(ti) 係、政治學新學科新方法、政治思想史研究、公共政策與(yu) 中國之治、深圳改革開放與(yu) 中國式現代化,7個(ge) 平行論壇共涉及29個(ge) 議題,涵蓋了中國政治學界近年來的主要細分領域和研究熱點,200多位專(zhuan) 家學者發表分享了他們(men) 最新的研究成果。(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