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美國飛虎隊後代在父輩戰機前追憶 重溫友誼

林馨 劉俊聰 發布時間:2023-11-07 08:5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柳州11月5日電 題:美國飛虎隊後代在父輩戰機前追憶 重溫友誼

  作者 林馨 劉俊聰

  在廣西飛虎隊遺址裏,美國飛虎隊後代小克利福德·隆在一架複刻的戰機前駐足良久,掏出一遝舊照片反複端詳。一張攝於(yu) 1944年的老照片裏,他的父親(qin) 克利福德·隆駕駛著同型號飛機,剛完成第104次任務。“我為(wei) 父親(qin) 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小克利福德·隆在複刻的戰機前,久久不願離去。

  11月4日,在廣西柳州市飛虎隊遺址裏,飛虎隊後代小克利福德·隆在一架複刻的戰機前展示父親(qin) 的照片。劉俊聰 攝

  近日,美中航空遺產(chan) 基金會(hui) 主席傑弗裏·格林和飛虎隊老兵哈裏·莫耶、梅爾文·麥克馬倫(lun) 攜30餘(yu) 位飛虎隊隊員的後代訪華。11月4日,飛虎隊一行來到柳州市軍(jun) 事博物園,在曾經的飛虎隊遺址共同追憶援華作戰往事。

  1941年,一大批美國青年飛行員在陳納德將軍(jun) 的率領下,組成美國誌願援華航空隊來到中國,他們(men) 被中國民眾(zhong) 親(qin) 切地稱為(wei) “飛虎隊”。

  當時,19歲的克利福德·隆便是跟隨陳納德來到中國的隊員之一。“父親(qin) 的臉圓圓的,當他飛到離中國士兵很近的地方進行地麵支援時,中國士兵透過駕駛艙一眼就能認出他,他們(men) 給父親(qin) 起名為(wei) ‘月亮臉’中尉。”小克利福德·隆講述著父親(qin) 的故事。

  克利福德·隆深愛他的妻子,他將妻子的名字印刷在飛虎隊戰機機首處。或許是冥冥之中保佑,克利福德·隆在一次被日機擊中後幸免於(yu) 難。小克利福德·隆說:“如果父親(qin) 知道我來見中國的老朋友,他會(hui) 很高興(xing) 。”

  如今,柳州飛虎隊舊址已修建成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柳州市軍(jun) 事博物園,保存著飛虎隊、中國空軍(jun) 修建使用過的18棟營房,飛虎隊使用過的指揮塔、防空碉堡等。一張張老照片、老物件穿越時空,無聲地訴說著當年兩(liang) 國民眾(zhong) 共同抗戰的歲月。

  展館裏,一張陳納德將軍(jun) 的舊照,引起他外孫女嘉蘭(lan) 惠的注意。看到舊照時,她向眾(zhong) 人介紹外祖父並提出要在此合影留念。當年,陳納德離開美國援華時,嘉蘭(lan) 惠的母親(qin) 隻有9歲。她說:“這張外祖父的照片讓我很感動,這意味著很多中國人記得他所做出的犧牲。”

  11月4日,嘉蘭(lan) 惠(右)看到外祖父的舊照(右上角)時激動不已,提出要與(yu) 其舊照合影。 林馨 攝

  在華對日作戰中,中美兩(liang) 國人民經受血與(yu) 火的考驗,結下深厚友誼。中國民眾(zhong) 與(yu) 美國飛行員同氣連枝,不惜一切代價(jia) 為(wei) 彼此提供救助,200多名遇險飛行員得到救助,數千中國民眾(zhong) 在救援行動中獻出生命。

  多年來,嘉蘭(lan) 惠致力於(yu) 將飛虎隊的故事流傳(chuan) 下去。“此次有兩(liang) 位飛虎隊老兵和我們(men) 一同前來,我很欽佩他們(men) 。不久後,我們(men) 可能再也聽不到老兵的故事,作為(wei) 後代,我們(men) 應該成為(wei) 飛虎隊的聲音。”

  嘉蘭(lan) 惠在接受采訪時反複強調:“我們(men) 必須記住曆史,記住當時雙方共同的紐帶。”她認為(wei) ,在戰爭(zheng) 時期,美中像兄弟一樣。在和平時期,雙方更有責任建立友誼,讓子孫後代有一個(ge) 更美好的未來。

  此次訪華之旅,飛虎隊老兵和親(qin) 屬們(men) 先後走訪北京、重慶、昆明、柳州等飛虎隊曾經戰鬥過的地方。他們(men) 希望以此推動兩(liang) 國更多年輕人了解飛虎隊的故事,續寫(xie) 雙方友誼。(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