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拉薩11月8日電 (記者 趙朗 江飛波)“進一步擴大開放力度,在阿裏設立日土、劄達、獅泉河對外貿易口岸,將獅泉河打造成為(wei) 喜馬拉雅山西部地區乃至內(nei) 陸亞(ya) 洲區域的國際貿易中心。”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hui) 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紮洛近日在拉薩的一場學術研討會(hui) 上表示。
該學術研討會(hui) 由西藏自治區社科院和中國新聞社舉(ju) 辦,以“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為(wei) 主要議題,數十位學術機構、高校、智庫學者就西藏參與(yu) “一帶一路”提供意見、建議。
阿裏地區位於(yu) 西藏自治區西部,外與(yu) 尼泊爾、印度接壤。紮洛介紹,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西藏作為(wei) 國家麵向南亞(ya) 開放大通道,他也關(guan) 注到了西藏西部的對外開放。
西藏到底是適合建設主動脈式的大通道,還是毛細血管式的大通道更可行?基於(yu) 綜合因素考量,他認為(wei) ,後者比較符合當前西藏與(yu) 南亞(ya) 國家之間貿易聯通的實際情況,遵循此一思路,應擴大視野,關(guan) 注整個(ge) 喜馬拉雅地區的商貿互通。
他通過對阿裏邊境縣日土縣、噶爾縣、劄達縣、普蘭(lan) 縣的村莊全樣本社會(hui) 經濟調研,對曆史上藏西地區的對外貿易情況有了深入的了解。由於(yu) 喜馬拉雅山南北氣候差異,物產(chan) 不同,形成貿易剛性需求,曆經千百年的實踐探索,形成了多條成熟的商貿通道,交易商品種類日益豐(feng) 富。公元17世紀歐洲人登陸南亞(ya) 次大陸後,阿裏所產(chan) 黃金、羊絨、羊毛、硼砂等原料逐漸成為(wei) 西方國家爭(zheng) 奪的貿易資源。紮洛認為(wei) ,從(cong) 那時起阿裏已被納入全球貿易體(ti) 係之中。
紮洛補充說,他曾在普蘭(lan) 采訪過一位資深的尼泊爾外商,了解到這位外商家族在普蘭(lan) 邊境經貿已有400年-500年的曆史。普蘭(lan) 境內(nei) 的岡(gang) 仁波齊“神山”是藏傳(chuan) 佛教、印度教等宗教推崇的聖地,吸引眾(zhong) 多信徒朝聖,而自古以來朝聖往往伴隨著貿易,從(cong) 這個(ge) 角度看阿裏外貿擁有巨大潛力。
紮洛表示,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國策,共建“一帶一路”必將持續推進,從(cong) 中央到西藏地方都特別支持邊民互市貿易、邊境小額貿易的發展。
他建議,西藏應繼續擴大開放,鼓勵邊境貿易;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互聯互通能力;充分發揮印度、尼泊爾香客前往“神山聖湖”朝聖熱情,發展朝聖貿易;進一步擴大開放力度,設立日土、劄達、獅泉河對外貿易口岸,將獅泉河打造成為(wei) 喜馬拉雅山西部地區乃至內(nei) 陸亞(ya) 洲區域的國際貿易中心。(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