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中國大運河如何走向世界?專家學者:做好運河故事IP化

王世博 劉超 發布時間:2023-11-15 09:1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解說】11月14日,“情景交融 文明互鑒”中國大運河文化帶國際傳(chuan) 播對話在北京舉(ju) 辦,專(zhuan) 家學者共同探討大運河文化的精神內(nei) 涵和創新表達,助推大運河文化走向世界。

  在當天舉(ju) 行的圓桌對話中,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北京對外文化傳(chuan) 播研究基地主任曲茹認為(wei) ,IP的培育和孵化是文化傳(chuan) 播的重要方式。推動大運河文化走向世界,尋找優(you) 質內(nei) 容進行IP化是值得探索的形式。

  【同期】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北京對外文化傳(chuan) 播研究基地 主任 曲茹

  大運河沿線有很多的故事,有很多的文化符號,其實可以被IP化的內(nei) 容很多,在這兒(er) 有《紅樓夢》,有曹雪芹的故事,他在這兒(er) 登上船來到北京,在張家灣進行創作,給我們(men) 留下了一個(ge) 曠世奇作。在古代有四個(ge) 非常重要的中國文化的一個(ge) 傳(chuan) 播階段,比如說明清時期,包括元代有很多傳(chuan) 教士,外國的旅者,包括馬可·波羅、利瑪竇,他們(men) 其實都可以成為(wei) 非常重要的IP形象未來進行開發。

  【解說】高級記者、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hui) 副秘書(shu) 長杜京認為(wei) ,大運河有厚重的曆史底蘊,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國際傳(chuan) 播資源。 不僅(jin) 要做好IP化,還要盡可能地進行創新,加強對青年人的情感培養(yang) 。

  【同期】高級記者 中國作家協會(hui) 會(hui) 員 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hui) 副秘書(shu) 長 杜京

  結合實際我覺得,要助推大運河文化走向世界,就要有所創新,關(guan) 於(yu) 大運河的國際傳(chuan) 播,我想除了咱們(men) 有傳(chuan) 統的書(shu) 籍、圖畫,還有文學、戲劇、動漫等。我覺得還有一點很重要,因為(wei) 在座今天也有學生,也有青年人,我覺得應該是還得加強青少年對大運河文化的情感培養(yang) 。不管是“走出去”“請進來”,形式應該是靈活多樣的,內(nei) 容(是)豐(feng) 富多彩的,也要開放包容,讓世界的朋友來講中國的故事,來講大運河的故事。

  【解說】江蘇省高郵市鎮國寺住持心然法師現場向大家介紹了京杭大運河上的一顆明珠——擁有千年曆史的鎮國寺塔。在他看來,大運河曆史文化悠久,應借助更多現代化手段,向世界推廣大運河。

  【同期】江蘇省高郵市鎮國寺住持 心然法師

  我想就如何講好新時代的運河故事提兩(liang) 點個(ge) 人的想法。一個(ge) 我想在運河沿線,建議我們(men) 政府是不是可以做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播的新方式,包括在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衍生產(chan) 品中做一些合理的利用。 第二個(ge) 我想是不是可以多打造一些現代數字大運河,剛才我看很多老師已經講了,在大運河上麵做了很多數字化的打造,我感覺是不是可以借鑒更多的平台,做更多的推廣。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