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lan) 州11月14日電 (王牧雨)“說實話,小時候的大部分事情我都已經不記得了,但是那幾位中國叔叔,我記得清清楚楚。”來自蘇丹的蘭(lan) 州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zhuan) 業(ye) 留學生顏青談及自己與(yu) 中國的緣分時說道,正是小時候與(yu) 中國叔叔們(men) 的交流,埋下了她的中國情緣。
今年9月,顏青在2023年“漢字緣”國際故事大會(hui) 決(jue) 賽中榮獲一等獎。近日,在蘭(lan) 州大學校園中,顏青接受了中新社、中新網記者專(zhuan) 訪。
2004年,聽說有中國人來為(wei) 他們(men) 建設學校,顏青和弟弟就迫不及待地跑去觀看,心懷膽怯地嚐試與(yu) 中國叔叔們(men) 交談。“驚喜的是,他們(men) 會(hui) 一點阿拉伯語,就這樣我們(men) 認識了,我很喜歡和他們(men) 交流,之後每天都會(hui) 和弟弟去看中國叔叔們(men) 。”她回憶道。
2004年在蘇丹,顏青和弟弟遇到的兩(liang) 位和藹可親(qin) 的中國叔叔(左二、左三)。 受訪者 供圖
顏青的父親(qin) 是一名工程師,在工作中會(hui) 接觸到很多中國人。在她父親(qin) 眼中,中國人工作嚴(yan) 謹、和善包容,父親(qin) 非常喜歡和中國人打交道。從(cong) 兒(er) 時便看到中國人為(wei) 他們(men) 建設醫院、學校、體(ti) 育場,顏青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來自這個(ge) 遙遠國度的友愛與(yu) 幫助。
上大學後,在蘇丹念心理學專(zhuan) 業(ye) 的她依舊無法放下對學習(xi) 漢語的執念,放學回家後自學漢語。恰好就讀的學校對麵就是孔子學院,每當有漢語考試時,顏青便會(hui) 報名參賽。2019年,在自身努力和家人的支持下,顏青來到中國,到蘭(lan) 州求學。
來中國前,顏青還會(hui) 擔心到新的國度自己是否能夠適應。“來到蘭(lan) 州後,不管我有什麽(me) 問題都能夠得到身邊老師和同學們(men) 的幫助,現在我已經覺得這裏是我的第二個(ge) 家了。”顏青開心地說。
談起中國美食,顏青興(xing) 奮地表示自己來中國吃胖了不少。餃子當屬她最喜歡的中國美食。大盤雞和牛肉麵也都是顏青偏愛的美食,她喜歡大盤雞裏燉得軟爛的土豆,也喜歡牛肉麵裏誘人的紅辣椒。顏青希望可以在中國學會(hui) 做更多美食,回家之後好在親(qin) 朋好友麵前大顯身手。
2023年10月,就讀於(yu) 蘭(lan) 州大學的顏青正在課堂上學習(xi) 。王牧雨 攝
“我知道中國發展得很好,但是來這兒(er) 之後我還是被這裏的美麗(li) 繁華震驚到了,比我想象的還要便捷。”起初顏青也會(hui) 在地鐵站裏迷路,但現在自由穿梭在城市時,顏青對便利的交通讚不絕口。
談起網購,顏青更是滔滔不絕,“我非常喜歡購物,中國發達的網購簡直不要讓我太滿足。”現在,顏青已經熟練掌握了各種購物軟件,買(mai) 衣服,買(mai) 電器,淘些小玩意兒(er) 。
2023年10月,顏青在蘭(lan) 大校園內(nei) 朗讀古詩詞。王牧雨 攝
顏青說,自己的媽媽是一名教師,來到蘭(lan) 州大學後更是感受到教師的職業(ye) 魅力,因此她也表示本科畢業(ye) 後會(hui) 繼續攻讀漢語國際教育專(zhuan) 業(ye) 的研究生,畢業(ye) 後希望能回到蘇丹做一名中文老師,不僅(jin) 教授漢語,更希望將她對中國文化的所學所知帶給蘇丹民眾(zhong) 。(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