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埃及拉法11月16日電 通訊:探訪加沙地帶的“生命通道”——拉法口岸
新華社記者姚兵
新一輪巴以衝(chong) 突已持續一個(ge) 多月,加沙地帶因以軍(jun) 空襲和封鎖陷入嚴(yan) 重人道主義(yi) 危機。位於(yu) 埃及北西奈省與(yu) 加沙地帶南部邊境的拉法口岸,自10月21日以來陸續對國際救援物資放行,成為(wei) 200多萬(wan) 加沙民眾(zhong) 的“生命通道”。
14日晚間,在得到埃及相關(guan) 部門審批許可後,新華社記者被告知可派出一人於(yu) 15日隨埃及官方組織的外國媒體(ti) 記者團前往拉法采訪。
15日清晨6時許,采訪團從(cong) 開羅出發,在6個(ge) 多小時的行程中不時停下接受安全檢查。抵達北西奈省阿裏什機場不久後,記者看到運送救援物資的飛機降落,隨後現場工作人員和誌願者將物資從(cong) 飛機上搬運到倉(cang) 庫。
埃及紅新月會(hui) 緊急行動中心負責人盧特菲·蓋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已有120多架次運送救援物資的飛機降落在阿裏什機場,這些物資來自南美、亞(ya) 洲、非洲的很多國家。他說:“我們(men) 收到物資後,先是進行檢查,確保其包裝完好,能夠安全運抵拉法口岸的另一側(ce) ;接下來,物流團隊負責運送物資,移交給拉法口岸加沙一側(ce) 的巴勒斯坦紅新月會(hui) 。”
新一輪巴以衝(chong) 突爆發以來,蓋斯和他的團隊成員共計約600人在阿裏什機場、拉法口岸和阿裏什醫院等地工作。
離開阿裏什機場後,采訪團一行前往拉法口岸。途中下起了毛毛細雨,路上不時可以看到行人和運送物資的卡車,當地人的生活平靜如常。
拉法口岸是加沙地帶唯一不由以色列控製、聯係外界的通道。記者看到,一輛輛運送救援物資的卡車緩緩從(cong) 口岸埃及一側(ce) 駛向加沙,與(yu) 此同時,幾輛運送傷(shang) 病員的救護車和一些外國護照持有者從(cong) 加沙進入埃及。
“這是救援物資進入加沙地帶的唯一一扇門。”蓋斯在拉法口岸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從(cong) 最初的每天20輛卡車進入加沙,增加到現在的100輛甚至更多,但這個(ge) 數字還是太少,因為(wei) 受困民眾(zhong) 非常多。”
“我們(men) 必須根據加沙民眾(zhong) 的需求準備物資,而情況隨時都在變化,因此我們(men) 準備好了各類卡車、物資,以便快速運輸。”他說,目前加沙有約150萬(wan) 人流離失所,以飲用水為(wei) 例,單靠卡車運送遠遠無法滿足需求,因此救援物資裏還包括水瓶和淨水器。
阿裏什醫院是采訪團當天行程的最後一站。阿裏什醫院是北西奈省最大的醫院之一,負責接收重症患者和需要複雜手術的病例。醫生瓦格迪·阿明介紹,患者會(hui) 在拉法口岸進行分流,根據病情轉診至各個(ge) 醫院。
“我們(men) 先在急診室治療病人,然後根據嚴(yan) 重程度決(jue) 定安排普通病房或重症監護室,隨後再對病人進行手術評估和治療。”阿明說,“當他們(men) 好轉後就會(hui) 轉移到其他醫院,這樣我們(men) 能接收和幫助更多患者。”
結束在醫院的采訪,大家登上大巴返回開羅。在夕陽的映照下,一道彩虹掛在空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