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去太空“看海” 中國“升級版”海洋水色觀測衛星有何新?

馬帥莎 發布時間:2023-11-17 16:3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酒泉11月16日電 題:去太空“看海” 中國“升級版”海洋水色觀測衛星有何新?

  中新社記者 馬帥莎

  11月16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新一代海洋水色觀測衛星——海洋三號01星,這是中國第五顆海洋水色觀測衛星。

  不同於(yu) 此前發射的四顆“海洋一號”係列衛星,從(cong) 命名上亦可看出,海洋三號01星屬於(yu) “全新係列”。相比上一代海洋水色觀測衛星,“升級”後的海洋三號01星“新”在何處?它的加入將為(wei) 中國乃至全球海洋水色觀測帶來哪些變化?中國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yu) 數據中心工程副總設計師孟令傑接受媒體(ti) 采訪,做出專(zhuan) 業(ye) 解讀。

  水色,顧名思義(yi) 就是水體(ti) 顏色,科學家通過水體(ti) 顏色來反演出海洋組分,海洋三號01星的“工作”就是和海洋一號C/D衛星一起在太空“看海”,獲取海洋水色信息。

  為(wei) 何要在太空“看海”?孟令傑表示,由於(yu) 微波無法穿透水麵,海洋生態環境中的許多參數,比如葉綠素、懸浮物和黃色物質濃度等,隻能通過光學手段獲取,水色觀測衛星作為(wei) 光學衛星的一種,成了大麵積探尋海洋組分的有效手段。

  而這些通過水色觀測衛星獲取的信息對全球海氣變化、全球碳循環研究具有重要作用。“以葉綠素為(wei) 例,它是基本的海洋生產(chan) 力,也是海洋碳循環的基本參與(yu) 者。”孟令傑說,海洋水色觀測衛星大大提升了人們(men) 對海洋的認識,特別是水質、水溫等基本要素監測,讓科學家得以更深入地了解海洋的變化。

北京時間2023年11月16日11時55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新一代海洋水色觀測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長征係列運載火箭第497次飛行。汪江波 攝

  北京時間2023年11月16日11時55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新一代海洋水色觀測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長征係列運載火箭第497次飛行。汪江波 攝

  然而,在太空“看海”並不容易。孟令傑指出,最大的難點是海洋目標太暗,而其他幹擾因素,比如不規則分布的雲(yun) 、太陽耀斑等又特別亮。在陽光照耀下,海麵對陽光的表觀反射率最亮時可超過100%,好比夜間遇到迎麵駛來的車輛開著大燈,很容易讓人對周圍路況產(chan) 生誤判。

  隨著“新成員”海洋三號01星的加入,這一難題將得到很大改善。孟令傑介紹說,麵對雲(yun) 覆蓋和太陽耀斑,海洋三號01星可以和海洋一號C衛星互補觀測,擴大有效觀測的範圍。

  作為(wei) 新一代海洋水色觀測衛星,海洋三號01星有何升級?孟令傑表示,主要體(ti) 現在技術指標、衛星平台、產(chan) 品體(ti) 係等三方麵。從(cong) 技術指標來看,海洋三號01星具有更高性價(jia) 比、超大幅寬、高定量等特點,綜合性能居世界前列。

  為(wei) 了提高衛星觀測效能,海洋三號01星采用了部分新型衛星技術。孟令傑說,這使衛星數據傳(chuan) 輸、能源供給能力大幅提升,主要載荷不僅(jin) 可支持24小時開機,衛星壽命也從(cong) 原來的5年提升至8年。此外,這顆衛星還能探測到更加豐(feng) 富的水色要素,如吸收係數、顆粒有機碳、水深等。

  據了解,海洋三號01星發射入軌後,將先進行在軌測試。孟令傑表示,後續衛星正式運行後,將獲取大量海洋水色數據,可供全球科學家和有關(guan) 用戶部門使用,為(wei) 全球海洋科學研究提供一手資料。

  孟令傑指出,海洋水溫水色研究需要依賴長期的海洋觀測數據。在他看來,中國新一代海洋水色觀測衛星在軌工作後,將是全球海洋長時間衛星觀測數據的有力補充。“希望未來可以擴大國際合作交流的深度和力度,包括讓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也能快速用上海洋水溫水色數據產(chan) 品,支持全球海洋科學發展。”

  目前,中國已開始麵向全球推廣水色應用。孟令傑說,相信隨著應用的推廣,中國的海洋水色觀測衛星未來會(hui) 在國際上進一步發揮其共享共用的作用。(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