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19日電 (葉如柳 張素)工業(ye) 互聯網標識解析體(ti) 係,被視為(wei) 是促進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數據互通、信息共享,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引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敖立近日表示,工業(ye) 互聯網標識解析體(ti) 係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敖立近日在2023年工業(ye) 互聯網標識大會(hui) (江蘇)致辭時說,經過多年探索實踐,工業(ye) 互聯網標識解析體(ti) 係“5+2”國家頂級節點已全麵建成。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底,二級節點325個(ge) ,服務企業(ye) 近31萬(wan) 家,累計標識注冊(ce) 量近4120億(yi) ,累計標識解析量近3587億(yi) 。
“隨著工業(ye) 領域應用標識解析體(ti) 係的廣度與(yu) 深度不斷拓展,各行各業(ye) 開展標識解析與(yu) 區塊鏈、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創新探索,助力數據要素價(jia) 值激發。”敖立介紹說,截至今年10月底,標識應用已覆蓋汽車製造、電子信息、鋼鐵等45個(ge) 行業(ye) ,並已全麵融入工業(ye) 企業(ye) 研發、采購、生產(chan) 、倉(cang) 儲(chu) 、物流、銷售等各個(ge) 環節。
在體(ti) 係建設和創新應用穩步發展的同時,生態體(ti) 係也在日益完善。敖立表示,全國範圍內(nei) 已逐漸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工業(ye) 互聯網標識體(ti) 係生態,聚攏賦碼、識讀、軟硬件研發、係統集成、二級節點建設技術服務商、安全廠商等一批企業(ye) 及科研機構,並且圍繞標識編碼、注冊(ce) 解析、數據模型、行業(ye) 應用、標識安全等方向製定百餘(yu) 項標準。
麵向未來,敖立稱,中國信通院等將進一步深化開展標識解析、區塊鏈等重大戰略性問題研究,探索前沿技術和產(chan) 業(ye) 發展路徑。他舉(ju) 例說,將繼續增強標識解析體(ti) 係在多標識兼容、體(ti) 係監測、應急保障等方麵的服務能力,並將加強標識解析與(yu) 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的融合創新,在綠色低碳等試點應用場景進行探索。
2023工業(ye) 互聯網標識大會(hui) (江蘇)以“標識向實 網聯未來”為(wei) 主題,旨在促進數字技術與(yu) 實體(ti) 經濟的深度融合。圍繞推進標識解析體(ti) 係在工業(ye) 、能源、交通、農(nong) 業(ye) 、醫療等實體(ti) 經濟各領域的貫通應用,多位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建言獻策。
在主旨報告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從(cong) 體(ti) 係結構、防護框架、可信動態訪問控製等層麵介紹“主動免疫的可信計算體(ti) 係如何建、如何用”。東(dong) 南大學首席教授羅軍(jun) 舟針對當前物聯網溯源的現狀和不足,提出可行性解決(jue) 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會(hui) 上還發布《江蘇省標識賦能產(chan) 業(ye) 創新應用案例集(2023)》。該案例集集中展示了工業(ye) 互聯網標識賦能行業(ye) 的應用價(jia) 值,旨在為(wei) 標識解析體(ti) 係應用推廣提供借鑒參考。(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