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許昌11月22日電 題:河南許昌“山溝溝”逆襲:荒溝變綠溝,窮溝變富溝
作者 王宇 經曉佳
“這是剛摘的金絲(si) 皇菊,經過了72小時慢烘幹,泡出來的茶口感好,品相也好。”11月21日早晨,天剛蒙蒙亮,河南省許昌市禹州鳩山鎮閔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楊建恩就開始了當天的網絡直播。
楊建恩介紹,目前,閔莊村主導經濟是杏樹種植和銷售,今年收獲了大概100多萬(wan) 公斤甜杏,早已銷售一空。當下,主要在銷售金絲(si) 皇菊、花椒、黃桃脯和冬瓜條等。
禹州市鳩山鎮閔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楊建恩介紹杏樹種植情況。 王宇 攝
閔莊村地處禹州市西部,屬於(yu) 伏牛山餘(yu) 脈。20世紀90年代,村裏有近10個(ge) 礦井,井下采掘、煤炭運輸是當時全村的主導產(chan) 業(ye) 。
“對於(yu) 當時的村民來說,成也煤礦,敗也煤礦。”楊建恩介紹說,因守著煤礦,村民隻要肯出力,就能賺到錢。煤礦全部關(guan) 停後,由於(yu) 謀生技能太單一,村民們(men) 收入銳減。
為(wei) 避免在產(chan) 業(ye) 發展上“瞎折騰”,閔莊村利用村裏的4條溝、5座山頭、1條河道,決(jue) 定走生態觀光農(nong) 業(ye) 和休閑旅遊相融合的經濟發展之路。
自2015年起,閔莊村連續舉(ju) 辦9屆杏果采摘旅遊文化節和杏花觀賞節,年均接待遊客5萬(wan) 人次,激發了村民特色種植的積極性。
“一拳打得百拳開,沒想到,閔莊村這個(ge) 窮山溝變成了幸福溝。”楊建恩介紹,目前,閔莊村種植杏樹4200餘(yu) 畝(mu) ,花椒450餘(yu) 畝(mu) ,金絲(si) 皇菊120餘(yu) 畝(mu) ,其他果樹300餘(yu) 畝(mu) ,合作社年均用工2600餘(yu) 人次,全村人均收入增加3000餘(yu) 元。
如今的閔莊村,是“中國美麗(li) 休閑鄉(xiang) 村”“河南省特色旅遊村”,還是“河南省一村一品示範村”。
李金寨村黨(dang) 支部宣傳(chuan) 委員李發誌介紹“幸福樹”。 王宇 攝
無獨有偶,在距離閔莊村20公裏外的鴻暢鎮李金寨村,正在實現“荒溝”變“綠溝”的逆襲。
“汙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李金寨村黨(dang) 支部宣傳(chuan) 委員李發誌告訴記者,早些年,由於(yu) 李金寨村地處采煤區,常年被煤塵籠罩,人居環境堪憂。2007年前後,李金寨村整村搬遷,家家戶戶住上二層小樓,道路修整,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在李金寨村村委一麵牆上,一棵高達3米的彩繪“幸福樹”引人注目。
李發誌介紹,樹上紅葉代表共產(chan) 黨(dang) 員家庭,粉葉代表最美鄉(xiang) 賢家庭,紫葉代表好婆媳、好妯娌家庭,綠葉代表文明戶、五美示範家庭,藍葉則代表一般農(nong) 戶。“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需要大家共同維護,‘幸福樹’每年會(hui) 定期調整,這也是為(wei) 了激勵更多村民參與(yu) 其中。”
據了解,李金寨村麵積不到2平方公裏,現已整修道路11.5公裏,安裝路燈200餘(yu) 盞,建成休閑遊園5處、文化健身廣場3個(ge) ,還有籃球場,農(nong) 戶房前屋後都修建了“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
據介紹,“溝域經濟”正在成為(wei) 李金寨村集體(ti) 經濟發展的新路徑。該村“溝域經濟”建設累計投資300多萬(wan) 元,帶動發展4家鈞瓷企業(ye) 。2020年伊始,村裏又引進了精品水果種植項目,20畝(mu) 試驗田已初見成效。
地處伏牛山區深處的鳩山鎮天垌村,一村跨三縣,在老一輩村民眼裏,曾經是窮鄉(xiang) 僻壤,而如今,這個(ge) 小山村也通過“蝶變”,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天垌村現存古民居16處,保存較為(wei) 完好的6處,是中原地區保存較為(wei) 完好的古村落群。2019年6月6日,天垌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chuan) 統村落名錄。
為(wei) 了盤活“沉睡”山溝裏的資產(chan) ,當地引資200多萬(wan) 元,對古民居“汪家大院”進行了修複,目前已修複瓦房21間,石窯洞6間;投資180萬(wan) 元的古村落“李家大院”修複工程也已完工。整修後的天垌村,吸引了絡繹不絕的遊客前往“打卡”。(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