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美數據中心與民爭水引質疑 科技巨頭成“喝水怪獸”

張佳欣 發布時間:2023-11-29 08:44:00來源: 科技日報

  美數據中心與(yu) 民爭(zheng) 水引質疑 僅(jin) 微軟一年就用掉2500個(ge) 奧運泳池的水

  【今日視點】

  ◎本報記者 張佳欣

  美國俄勒岡(gang) 州小鎮達爾斯的居民正生活在一種“悖論”中:盡管這裏位於(yu) 水源充足的哥倫(lun) 比亞(ya) 河沿岸,但氣候卻像沙漠一樣,雨水稀少,兩(liang) 年前的夏天氣溫幾近48℃。

  一段時間以來,水資源限製一直困擾著該鎮15000名居民。今年初,他們(men) 終於(yu) 在憤懣不平中得知,這種寶貴資源總消耗量的25%以上流向了穀歌數據中心,該數據中心用它來冷卻基礎設施網絡的數千台計算機。

  據當地媒體(ti) 俄勒岡(gang) 直播報道,穀歌數據中心的用水量在過去5年中增加了近2倍,而且,穀歌計劃在哥倫(lun) 比亞(ya) 河沿岸再開設兩(liang) 個(ge) 數據中心。環保人士警告說,這可能會(hui) 影響該地區的動植物,甚至會(hui) 導致達爾斯農(nong) 民用水短缺。

  事實上,這並非個(ge) 例。據西班牙《國家報》報道,美國集中了全球約30%的數據中心。但世界上許多專(zhuan) 家都清楚地意識到,這種基礎設施對水的需求可謂“貪得無厭”。最新用水量數據讓人們(men) 對人工智能(AI)和相關(guan) 技術的發展所帶來的可持續性和環境危害產(chan) 生了更多疑問。

  科技巨頭成“喝水怪獸(shou) ”

  去年,僅(jin) 微軟公司的數據中心就使用了相當於(yu) 2500多個(ge) 奧運泳池的水。同年,微軟在荷蘭(lan) 成了眾(zhong) 矢之的,因為(wei) 有報道稱,該公司在當地的一個(ge) 數據中心的用水量是此前披露的最大用水量的4倍多。

  在德國,勃蘭(lan) 登堡當局拒絕穀歌在該地區建設數據中心,因為(wei) 特斯拉超級工廠已經消耗了太多的水。

  今年9月,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電氣與(yu) 計算機工程係副教授任紹磊及其團隊的一項研究發現,每當用戶向ChatGPT等人工智能係統提出5到50個(ge) 問題時,數據中心就會(hui) 消耗約500毫升的水。

  根據穀歌提供的數據,2022年穀歌的用水量增加了20%;擁有OpenAI公司75%股份的微軟同期的用水量增加了34%。這兩(liang) 家公司,外加亞(ya) 馬遜,控製著世界上近一半的超級數據中心(指擁有超過5000台服務器的中心)。

  2022年,美國科技公司Meta的用水量增加了2.7%。Meta計劃在西班牙開設一個(ge) 超級數據中心,據報道,該中心每年將消耗超過6億(yi) 升的飲用水。

  水是如何被消耗的

  數據中心類似於(yu) 擁有多個(ge) 房間的工業(ye) 倉(cang) 庫,每個(ge) 房間都有成排的機架,其高度與(yu) 冰箱相當。這些機架排列在過道中,以便操作員操作每台機器的電路。

  服務器會(hui) 散發熱量,而所有設備集中在一個(ge) 地方會(hui) 加劇這種效應。機器必須保持冷卻,以免過熱,通風係統可做到這一點,但用水冷卻處理器更便宜。冷卻塔每消耗1千瓦時的服務器電能,通常會(hui) 消耗1—4升水,在夏季甚至高達9升。全球數據中心能耗已至少占世界能耗總量的2%。

  任紹磊表示,冷卻係統中大約20%的水(未蒸發的水)在循環結束後被排入廢水處理廠。這些水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和鹽分,如果不進行處理,就無法供人類使用。

  數據中心的平均耗水量很難確定。氣溫較低的數據中心需要的製冷水量較少;同樣,一年中最熱和最冷的時候對水的需求也不同。不過,它們(men) 確實需要使用經過處理的清潔水,以避免管道堵塞和細菌滋生。在使用海水或再生水時,必須對其進行淨化處理,然後才能將其輸入冷卻係統。任紹磊稱,就穀歌而言,其在美國近90%的消耗量來自飲用水源。

  問題解決(jue) 似乎依然遙遠

  AI技術的發展方興(xing) 未艾,但有沒有一種方法可在不消耗大量水的情況下訓練AI模型?任紹磊認為(wei) ,從(cong) 理論上講,在這個(ge) 過程中不使用水也是可能的,但會(hui) 非常困難。

  目前,許多科技公司正全力投入到提高係統效率的計劃中。Meta公司計劃專(zhuan) 門為(wei) AI開發的新數據中心將使用不需要水的電動烘幹係統。微軟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其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碳負排放。同樣,穀歌的2023年環境報告強調,該公司要在203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

  呼籲減少數字工具使用的聲音也開始出現。不過,牛津互聯網研究院人工智能、政府與(yu) 政策部門教授安娜·瓦爾迪維亞(ya) 認為(wei) ,數字“去增長”並非解決(jue) 方案,讓消費者為(wei) 這種水資源消耗負責是錯誤的做法。就公共交通而言,不開車,還可以選擇走路或坐公交,但就AI發展而言,除了數據中心,人們(men) 別無選擇。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