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莫斯科12月10日電(國際觀察)西方“疲勞症”下俄烏(wu) 和談曙光仍難現
新華社記者趙冰
過去一段時間,俄羅斯與(yu) 烏(wu) 克蘭(lan) 的衝(chong) 突繼續,烏(wu) 方持續反攻未能有效突破俄軍(jun) 防線。隨著嚴(yan) 冬來臨(lin) ,戰事正陷入僵局。與(yu) 此同時,西方國家開始對援助烏(wu) 克蘭(lan) “感到疲勞”,有傳(chuan) 言稱俄烏(wu) 雙方已秘密開啟談判。
分析人士認為(wei) ,盡管西方出現“烏(wu) 克蘭(lan) 疲勞症”,但仍有意願繼續支持烏(wu) 方打下去。由於(yu) 俄烏(wu) 在談判條件、和平願景等方麵存在根本性分歧,因此雙方談判前景依然渺茫,短期內(nei) 看不到恢複和平的曙光。
戰事陷入僵局
近期,俄烏(wu) 衝(chong) 突繼續延宕,戰場形勢陷入膠著。俄軍(jun) 在庫皮揚斯克、紅利曼、頓涅茨克、赫爾鬆、紮波羅熱等方向持續阻擊烏(wu) 軍(jun) 攻勢。烏(wu) 軍(jun) 則因夏季反攻進展不利和西方援助減少,自10月下旬以來被迫從(cong) 積極進攻轉向防禦。雙方開始更頻繁地使用導彈和無人機等遠程武器發動攻擊。
烏(wu) 克蘭(lan) 空軍(jun) 11月25日在社交媒體(ti) 發文說,俄羅斯當天淩晨出動75架攻擊型無人機對烏(wu) 發動空襲,空襲主要方向是烏(wu) 首都基輔市。圖為(wei) 基輔市一棟建築屋頂被無人機碎片擊中。新華社發(羅曼·佩圖什科夫攝)
據俄方通報,12月3日至8日,俄軍(jun) 使用高精度武器和無人機對烏(wu) 軍(jun) 火庫等設施進行30次集群打擊,還攻擊了烏(wu) 武裝部隊和外國雇傭(yong) 軍(jun) 駐地。烏(wu) 軍(jun) 一周時間內(nei) 僅(jin) 在紅利曼和頓涅茨克方向上就分別損失了1400餘(yu) 人和1500餘(yu) 人,另有數十輛裝甲車和火炮被摧毀,5架飛機和224架無人機被擊落。
據烏(wu) 克蘭(lan) 媒體(ti) 報道,自11月以來,烏(wu) 首都基輔以及西部、南部多地關(guan) 鍵設施遭到俄無人機持續襲擊。同時,烏(wu) 軍(jun) 近一個(ge) 月來加大了對克裏米亞(ya) 的空襲力度,意在偵(zhen) 察和搜集俄軍(jun) 信息以發起更大規模行動。此外,烏(wu) 軍(jun) 方稱,俄軍(jun) 集結了超過4萬(wan) 名士兵進攻頓涅茨克重鎮阿夫傑耶夫卡,雖損失嚴(yan) 重但攻勢未減。
俄國防部長紹伊古日前表示,烏(wu) 軍(jun) 過去半年在所謂反攻中已損失超過12.5萬(wan) 人和1.6萬(wan) 件武器裝備,烏(wu) 克蘭(lan) 和西方“孤注一擲的舉(ju) 動沒有改變戰場形勢”。烏(wu) 武裝部隊總司令紮盧日內(nei) 此前在接受英國《經濟學人》雜誌采訪時承認,衝(chong) 突“陷入僵局,可能持續數年”,烏(wu) 軍(jun) 無法突破俄軍(jun) 防線,“事實上已陷入困境”。
西方“疲勞症”蔓延
隨著戰場形勢持續膠著,“烏(wu) 克蘭(lan) 疲勞症”正在西方國家蔓延。
美國是烏(wu) 克蘭(lan) 最主要支持者,但新一輪巴以衝(chong) 突爆發後美國對以色列的大力度軍(jun) 援分流了對烏(wu) 援助。國內(nei) 黨(dang) 爭(zheng) 也影響了美國援烏(wu) 力度,美國會(hui) 參議院6日未能通過白宮提出的包括逾600億(yi) 美元對烏(wu) 援助款項的特別撥款申請。
圖為(wei) 5月31日在美國華盛頓拍攝的國會(hui) 大廈。新華社發(亞(ya) 倫(lun) 攝)
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2023年8月至10月,西方國家承諾對烏(wu) 援助計劃總額21.1億(yi) 歐元,比2022年同期減少87%,為(wei) 2022年1月以來最低。報告說,歐盟和美國的對烏(wu) 援助計劃都有很大不確定性。
歐盟14日至15日將舉(ju) 行峰會(hui) ,就500億(yi) 歐元對烏(wu) 援助計劃進行表決(jue) ,但歐盟官員表示,成員國達成一致“非常非常困難”。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公開反對援烏(wu) 計劃和歐盟啟動烏(wu) 克蘭(lan) 入盟談判。斯洛伐克新任總理菲佐也明確反對軍(jun) 事援助,稱隻願對烏(wu) 提供人道主義(yi) 援助。波蘭(lan) 民調顯示民眾(zhong) 對援烏(wu) 感到疲憊,波烏(wu) 關(guan) 係還因波對烏(wu) 糧食進口禁令出現裂痕。意大利總理梅洛尼盡管公開表達挺烏(wu) 立場,但她此前在接到惡作劇電話時承認,各方都對烏(wu) 克蘭(lan) 危機“感到厭倦”。
盡管如此,援烏(wu) 在西方仍是“政治正確”,一些國家依然有較強的援烏(wu) 意願,並且正設法加強烏(wu) 軍(jun) 事生產(chan) 能力。美國近期與(yu) 烏(wu) 克蘭(lan) 簽署了聯合生產(chan) 和技術共享的軍(jun) 工合作協議,德國萊茵金屬公司計劃今年年底在烏(wu) 西部建立裝甲車輛生產(chan) 線。
此外,美國國務卿布林肯7日公開表示,美對烏(wu) 軍(jun) 援有利於(yu) 美國經濟。對此,俄智庫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le) 部項目主任季莫費·博爾達切夫認為(wei) ,不應期待西方減少甚至中斷對烏(wu) 援助。
和談暫時難期
美國知名調查記者西摩·赫什近日爆料稱,由俄聯邦武裝力量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和烏(wu) 武裝部隊總司令紮盧日內(nei) 牽頭的俄烏(wu) 和談似乎已啟動。根據赫什的說法,雙方正在磋商的恢複和平條件可能包括,烏(wu) 方可加入北約但北約承諾不在烏(wu) 境內(nei) 部署部隊和進攻性武器,俄方則保留克裏米亞(ya) 以及頓涅茨克、盧甘斯克等地的部分領土。
圖為(wei) 2022年3月7日在白俄羅斯境內(nei) 別洛韋日森林拍攝的俄烏(wu) 代表團談判的資料照片。新華社/白通社
對此,有俄專(zhuan) 家指出,俄方不可能接受這樣的交易,不會(hui) 相信北約的上述承諾。還有俄專(zhuan) 家認為(wei) 這可能是烏(wu) 克蘭(lan) 和西方的信息戰。烏(wu) 總統辦公室顧問波多利亞(ya) 克等高官則公開表示,不應炒作談判話題,俄方尚未改變目標,烏(wu) 方的立場也沒有變化。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wei) ,俄烏(wu) 曾多次交換被俘人員表明雙方存在溝通渠道,但由於(yu) 對恢複和談的條件以及對未來和平秩序的願景存在根本性差異,因此雙方重啟和談的前景依然渺茫。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喬(qiao) 納森·芬納日前公開表示,美國希望在2024年內(nei) 迫使俄羅斯按照烏(wu) 方條件進行談判。對此,俄總統新聞秘書(shu) 佩斯科夫直言,有關(guan) 俄方可以按照烏(wu) 方條件談判的言論“根本不切實際”。俄外交部無任所大使羅季翁·米羅什尼克也表示,問題關(guan) 鍵仍是烏(wu) 克蘭(lan) 和西方是否真的準備好談判。他說,至少在目前,俄方仍將一如既往致力於(yu) 實現特別軍(jun) 事行動的目標。(參與(yu) 記者:李東(dong) 旭、張章、賀飛、王麗(li) 麗(li) 、鄧仙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