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北京改善老年人醫療服務 提升疾病診治能力

發布時間:2023-12-08 14:4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2月7日電 (記者 徐婧) 北京在全市綜合醫院、二級(含)以上中醫(中西醫結合)醫院、康複醫院、護理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醫療機構開展了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目前,全市老年友善醫療機構達561家,創建率95%。

  北京市老齡工作委員會(hui) 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王小娥在7日召開的北京市完善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係列政策專(zhuan) 場發布會(hui) 上介紹,北京以“樹立積極老齡觀、推進健康老齡化”為(wei) 目標,積極構建包括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複護理、長期照護、安寧療護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老年健康服務體(ti) 係。

  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

  北京堅持關(guan) 口前移,通過提前預防、幹預等措施,維持好老年人的健康狀態。王小娥介紹,在健康管理方麵,2022年,北京為(wei) 全市6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417.78萬(wan) 份,為(wei) 65歲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185.6萬(wan) 人;為(wei) 符合老年優(you) 待政策的老年人免費體(ti) 檢57.9萬(wan) 人次。

  在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方麵,2022年,為(wei) 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人數累計達到241.67萬(wan) 人,為(wei) 老年人提供上門健康服務89.86萬(wan) 人次。

  在基層衛生機構為(wei) 老年人診療方麵,全年為(wei) 老年人提供診療3879.92萬(wan) 人次;為(wei) 老年人上門出診9.06萬(wan) 人次。

  北京還針對老年健康重點開展了三個(ge) 主動健康服務項目。一是在全市開展失能健康管理項目,對有失能風險的老年人,做好危險因素幹預;對已經失能的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務。截至目前,累計篩查重點老年人32.4萬(wan) 人次,為(wei) 失能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務7.8萬(wan) 人次。

  二是開展腦健康體(ti) 檢(癡呆風險篩查)項目。通過個(ge) 體(ti) 化健康指導、健康風險持續監測與(yu) 管理,有針對性地開展癡呆高風險人群健康管理與(yu) 幹預服務。截至目前,累計篩查92.2萬(wan) 人次。

  三是聚焦老年人心理健康。選取全市70個(ge) 社區(村)作為(wei) 老年人心理關(guan) 愛項目試點,開展老年人心理健康評估。對評估結果顯示有心理健康問題的老年人,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幹預,改善心理健康狀況。

  改善老年人醫療服務

  在提升老年人疾病診治能力方麵,北京在全市綜合醫院、二級(含)以上中醫(中西醫結合)醫院、康複醫院、護理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醫療機構開展了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建設,從(cong) 友善文化、友善服務、友善環境、友善管理4個(ge) 方麵持續改善老年人就醫服務,目前,全市老年友善醫療機構已達到561家,創建率95%。

  同時,北京強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規範開展全流程老年健康服務,全市32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老年健康服務規範化建設,達標率96.1%。針對老年人多病共存的問題,探索MDT等診療模式,推進全市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老年醫學科建設,目前全市公立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比例達84.8%。

  推進老年健康服務設施建設

  王小娥介紹,北京推進康複機構建設,分四批完成19家公立醫療機構向康複機構轉型。截至2022年底,全市康複服務床位1.03萬(wan) 張,248家醫療機構設置康複醫學科,每千人口康複床位達0.47張。到2023年底,北京將實現“各區至少設有1家二級及以上康複醫院或1至2家達到二級康複醫院標準的康複轉型醫療機構”。

  在老年護理中心建設方麵,2022年起,北京累計推動高碑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羊坊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21家醫療機構轉型建設老年護理中心,每家護理中心床位不少於(yu) 20張,解決(jue) 失能、術後老年人長期護理資源不足問題。

  在安寧療護中心建設方麵,北京市全區域納入國家安寧療護第三批試點,海澱醫院、鼓樓中醫醫院、蒲黃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12家轉型建設的安寧療護中心已全部投入使用。全市提供安寧療護服務的床位達到950張;到2025年,全市每區至少將設立1家安寧療護中心,提供安寧療護服務的床位將不少於(yu) 1800張。(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