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種族主義(yi) 製造的傷(shang) 疤仍沒有愈合。當地時間12月5日,美國多個(ge) 華人組織和亞(ya) 裔組織舉(ju) 行聯合大會(hui) ,紀念美國廢除《排華法案》80周年。盡管參與(yu) 活動的美國政客們(men) 紛紛呼籲民眾(zhong) 要銘記曆史、避免曆史重演,但時至今日,包括華裔在內(nei) 的亞(ya) 裔仍難以擺脫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主義(yi) 帶來的傷(shang) 害。
《排華法案》是美國曆史上最為(wei) 臭名昭著的法案之一。這部1882年通過的法案,是美國曆史上唯一針對單一族裔實施歧視、排斥和打壓的法律,對幾代在美華人造成了嚴(yan) 重傷(shang) 害。盡管這部法案已被廢除了80年,但其造成的惡劣影響至今仍在持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5月6日就曾刊文稱,《排華法案》“是美國曆史上對自由移民的第一個(ge) 重大限製”,其影響“遠遠超出了曆史書(shu) 上記錄的時間”。這部法案不但令生活在美國的華人遭受越來越多暴力襲擊,還為(wei) 美國進一步限製移民、特別是來自亞(ya) 洲的移民開了惡例。美國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曆史學教授艾如明2021年4月曾在美國《大西洋月刊》撰文稱,製定《排華法案》的理由,即“亞(ya) 洲人對美國社會(hui) 構成種族威脅,在我們(men) 的政治和文化中一直延續至今”。
這種說法並不是危言聳聽。近年來,包括華裔在內(nei) 的美國亞(ya) 裔,正是美國種族仇恨犯罪的主要攻擊目標之一。根據美國“停止仇恨亞(ya) 太裔”組織的統計,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針對亞(ya) 裔的仇恨犯罪激增,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美國發生了1.1萬(wan) 多起仇恨亞(ya) 裔的案件。美國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社會(hui) 工作學院和非營利組織“百人會(hui) ”4月28日公布的一項民調顯示,近3/4的美國華裔曾遭受過種族歧視,有一半以上的人表示曾遇到“日常歧視”,另有27%的人在過去一年中經曆了“偏見和仇恨事件”,大約55%的人擔心仇恨犯罪或騷擾會(hui) 威脅他們(men) 及家人的安全。此外,9%的人報告稱曾受到人身恐嚇和攻擊,7%的人稱他們(men) 的財產(chan) 曾遭到破壞。
包括華裔在內(nei) 的亞(ya) 裔遭受的傷(shang) 害與(yu) 美國國內(nei) 的政治環境有密切聯係。美國政客當年炮製《排華法案》,便是為(wei) 了迎合當時美國國內(nei) 蔓延的排華和恐華情緒。近年來,一些美國政客為(wei) 了謀取個(ge) 人政治私利不斷炒作反華議題、煽動反華情緒。加利福尼亞(ya) 州民主黨(dang) 籍眾(zhong) 議員劉雲(yun) 平在接受美媒采訪時表示,在反對亞(ya) 裔歧視的問題上,美國仍有很多工作要做。美國一些州通過了禁止中國人購買(mai) 土地的法案,這在他看來無異於(yu) 排華法案2.0版本。
針對華裔的種族主義(yi) 是美國係統性種族歧視的表現之一。包括華裔在內(nei) 的亞(ya) 裔群體(ti) 多年來被美國社會(hui) 塑造為(wei) 所謂“模範少數族裔”,然而這一說法本身就充斥著種族主義(yi) 色彩。在不少人看來,“模範少數族裔”的潛台詞其實就是“聽話、安靜和低調”。近年來,亞(ya) 裔群體(ti) 被毆打、刺傷(shang) 或推到地鐵軌道上的事件屢見不鮮,但他們(men) 的遭遇既很少在同齡人中引起注意,也很少在課本和民權演講中得到重視。可以說,亞(ya) 裔與(yu) 非洲裔、拉美裔、原住民等少數族裔一樣,都是美國長期以來或明或暗的“白人至上主義(yi) ”所歧視、壓迫的對象,也是美國政客為(wei) 了自身利益煽動種族仇恨與(yu) 對立的“犧牲品”。
正如《華盛頓郵報》所言,美國反亞(ya) 裔種族主義(yi) 和暴力行為(wei) 有漫長而醜(chou) 陋的曆史。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說,《排華法案》與(yu) 其持續百餘(yu) 年難以消除的惡劣影響,正是這段曆史中極為(wei) 黑暗的一頁。更可怕的是,美國對華裔的歧視現象不僅(jin) 沒有隨著經濟社會(hui) 發展得到糾正,反而成為(wei) 美國社會(hui) 當中長期存在的頑疾毒瘤。美國應當切實采取措施解決(jue) 種族歧視問題,維護和保障包括華裔群體(ti) 在內(nei) 少數族裔的正當權益,不要讓“避免曆史重演”的呼籲成為(wei) 空談。(海外網 聶舒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