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環時深度】中越經貿這樣一步步火熱起來

黃東日 趙覺珵 李艾鑫 發布時間:2023-12-12 08:55:00來源: 人民網-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黃東(dong) 日 環球時報記者 趙覺珵 李艾鑫】編者的話:今年是中越建立全麵戰略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15周年,兩(liang) 國高層互動往來頻繁,在經貿等各領域的交流也日益增多。11月底,共商兩(liang) 國經貿關(guan) 係高質量發展的中越經貿合作委員會(hui) 第十二次會(hui) 議在河內(nei) 舉(ju) 行時,越南通訊社相關(guan) 報道稱,“越中貿易合作空間巨大,是兩(liang) 國全麵戰略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的一個(ge) 亮點”。越南媒體(ti) 還盤點說,中國多年以來一直是越南最大貿易夥(huo) 伴和第二大出口市場,越南是中國在東(dong) 盟的第一大貿易夥(huo) 伴、全球第四大貿易夥(huo) 伴國。近日,多位中越專(zhuan) 家結合自己的調研和觀察,向《環球時報》講述了中越兩(liang) 國在經貿領域呈現的全麵合作,並展望了未來的發展趨勢。

  “我家上半年出口到中國的榴蓮就有3000多噸”

  越南駐中國大使館前公使裴仲雲(yun) 在接受《環球時報》特約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越南與(yu) 中國的經濟貿易合作已從(cong) 最初的簡單貿易發展到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密切關(guan) 聯的較高合作水平,這主要得益於(yu) 兩(liang) 國高層的政治引領和戰略把控,得益於(yu) 兩(liang) 國全麵戰略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兩(liang) 國經濟有較大互補性,深化經貿合作完全符合兩(liang) 國根本利益。

  數據最有說服力。在中越雙方簽訂《經濟合作協定》的1992年,兩(liang) 國貿易額隻有1.79億(yi) 美元。2000年,兩(liang) 國貿易額突破20億(yi) 美元,接著2012年規模達到500億(yi) 美元,2017年突破1000億(yi) 美元,2021年和2022年則連續兩(liang) 年突破2000億(yi) 美元。今年前10個(ge) 月,雙邊貿易額已達到1851億(yi) 美元。

  中越貿易持續增長,離不開交通運輸便捷快速的帶動。據媒體(ti) 報道,截至11月底,廣西開出的中越班列共1073列,累計運送進出口貨物59.45萬(wan) 噸。6年來,中越班列已成為(wei) 兩(liang) 國經貿往來的“直通車”。

  貿易增長更離不開口岸基礎設施的完備。近年來,雙方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視口岸升級改造,提高通關(guan) 效率。國際口岸均有高速公路相連,中方的高鐵已修至邊境地區,且很快就開行至口岸城市,等待與(yu) 越方對接。近期雙方還以友誼關(guan) 口岸為(wei) 試點共同開啟“智慧口岸”建設,爭(zheng) 取盡早實現口岸通關(guan) 24小時不打烊。

  邊境貿易也越來越受到中越雙方的重視。舉(ju) 例來說,廣西防城港市下轄的縣級市東(dong) 興(xing) 是中國與(yu) 越南唯一海陸相連的口岸城市,芒街是越南北部最大、最開放、最具潛力的經濟特區。11月底,防城港與(yu) 芒街市集中舉(ju) 辦了2023年第十五屆越中國際商貿·旅遊博覽會(hui) 、越南與(yu) 中國農(nong) 林水產(chan) 品進出口貿易對接論壇、芒街(越南)和東(dong) 興(xing) (中國)國際口岸邊境旅遊促進論壇等雙邊貿易旅遊投資促進活動,引來媒體(ti) 廣泛關(guan) 注。

  《環球時報》記者采訪過多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進博會(hui) ),來自越南的知名品牌“中原咖啡”是經常都能看到的參展商之一。“中原咖啡”除對華出口咖啡產(chan) 品外,還在中國開設了線下門店。

  此外,來自越南的榴蓮也是近幾屆進博會(hui) 上吸引關(guan) 注的越南農(nong) 產(chan) 品。據越方統計,今年前10個(ge) 月,越南對中國的蔬果出口額達31.8億(yi) 美元,同比增長165%,占全國果蔬出口總額的65%。這其中,越南榴蓮是中國消費者最喜愛的熱帶水果之一。越南榴蓮去年7月獲準進入中國市場後,直接推動蔬果對華出口暴增。越南諒山省一位做水果生意的女士說:“我家上半年出口到中國的榴蓮就有3000多噸,已經賺了不少錢。”

  在不久前結束的第六屆進博會(hui) 上,越南作為(wei) 主賓國之一亮相,參展企業(ye) 多達34家。《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越南展區以“越南—中國東(dong) 盟自由貿易區之窗”為(wei) 主題,展示有手工藝品、香米、咖啡、米粉等產(chan) 品,並布置有介紹越南旅遊資源的展台。越南政府新聞網稱,參加進博會(hui) 不僅(jin) 有助於(yu) 提升越南在經濟、投資、旅遊等領域的國家形象,還有利於(yu) 向中國和世界各國宣傳(chuan) 越南企業(ye) 的品牌,從(cong) 而吸引外資,為(wei) 越南企業(ye) 拓展市場創造條件。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合作,越南具有獨特地位”

  中越經貿合作的亮點不僅(jin) 體(ti) 現在貿易上,還體(ti) 現在投資和產(chan) 業(ye) 合作的加速推進中。《環球時報》特約記者上半年深入越南河內(nei) 、北寧、北江、福壽、海陽、海防等地的工業(ye) 區調研時發現,對比5年前,中資企業(ye) 在各工業(ye) 園區比重明顯增大了,中資企業(ye) 的招牌格外醒目。幾乎所有受訪的中資企業(ye) 代表都表示,他們(men) 選擇投資越南是對的,他們(men) 看好越南的發展前景。一家在越南做投資谘詢業(ye) 務的中企負責人表示:“我們(men) 公司主要在越南從(cong) 事投資谘詢業(ye) 務,今年1至9月,公司已為(wei) 23家擬到越南投資的中國企業(ye) 提供谘詢服務,涉及化工、輪胎、製藥、食品等行業(ye) ,其中已有7家企業(ye) 順利獲得越南投資許可證書(shu) 。”

  越南駐南寧總領事館商務領事阮友軍(jun) 告訴《環球時報》特約記者,投資和貿易是越南經濟增長的兩(liang) 個(ge) 驅動輪子,大力吸收外資是越南政府一項長期的政策,越南現在和今後都非常歡迎中國企業(ye) 到越南投資,“事實證明,投資越南一定會(hui) 獲得最佳的雙贏”。

  2018年以來,中國企業(ye) 對越南投資明顯加快。據越南計劃投資部統計,今年前8個(ge) 月,中國累計對越南投資約3949個(ge) 項目,協議金額近258億(yi) 美元,在所有對越南投資的國家和地區中列第六位。9月份,中資企業(ye) 對越投資協議金額達29.2億(yi) 美元,排名第二位。各類中企對越南投資解決(jue) 了當地數十萬(wan) 人就業(ye) ,完善了當地產(chan) 業(ye) 配套,帶動了當地出口增長。如中國在越南紡織業(ye) 投資規模逐年增多,多家國內(nei) 大型現代紡織企業(ye) 已在當地形成相對完整的產(chan) 業(ye) 鏈。

  其實,中越經貿合作已經進入構建國際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新階段。2022年兩(liang) 國貿易額約2350億(yi) 美元,其中越南自中國進口約1400億(yi) 美元,主要為(wei) 工業(ye) 原材料、零部件和機械設備等中間產(chan) 品。越南自中國進口相關(guan) 中間產(chan) 品,經加工裝配後再對外出口。

  不少專(zhuan) 家認為(wei) ,中越兩(liang) 國在東(dong) 亞(ya) 和東(dong) 南亞(ya) 地區依靠市場力量構建起強大、穩定且具有韌性的國際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恰是共建“一帶一路”取得巨大成功最生動的體(ti) 現,不僅(jin) 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yi) ,而且還有重要的戰略意義(yi) 。

  複旦大學中國與(yu) 周邊國家關(guan) 係研究中心主任趙衛華上個(ge) 月與(yu) 團隊前往越南調研考察期間,與(yu) 越南社會(hui) 科學翰林院等研究機構的學者和在越中國企業(ye) 家進行了深入交流。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越兩(liang) 國在經貿合作領域的重點已經在越共中央總書(shu) 記阮富仲2022年訪華期間共同發表的《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和深化中越全麵戰略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的聯合聲明》中體(ti) 現,包括共建“一帶一路”、基礎設施、電子商務、農(nong) 產(chan) 品等。趙衛華表示,越南經濟十分依賴對外貿易。在中、美、歐這3個(ge) 越南主要貿易夥(huo) 伴中,越南與(yu) 中國和歐洲的貿易都可以通過陸路進行,因此對鐵路比較感興(xing) 趣,而這也是中國的優(you) 勢所在。

  在越南問題專(zhuan) 家、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東(dong) 盟研究院院長古小鬆看來,在中國同各國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合作中,越南具有獨特地位。當前,在服裝、電子產(chan) 品等領域,中國有大量原材料、元器件出口到越南進行加工,成品再出口至美國、歐洲等地。這樣的鏈條對越南的經濟發展、就業(ye) 、政府財政等都十分重要,也為(wei) 中國企業(ye) 的出口提供了窗口。

  古小鬆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雖然越南商界人士也認識到,與(yu) 中國在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上的這種密切合作可能會(hui) 受到美國和歐洲的壓力,但這種合作蘊含著巨大商業(ye) 利益。如果與(yu) 中國“斷鏈”,僅(jin) 憑越南自身的產(chan) 業(ye) 基礎和製造能力是難以持續的。因此,越南企業(ye) 往往會(hui) 采取措施,規避來自西方的不利影響。他還表示,中越雙方的學者曾有過探討,如在兩(liang) 國邊境地區推行“兩(liang) 國一企”,即同一家企業(ye) 在邊境地區兩(liang) 邊都有工廠,來自中國的上遊材料可以快速運往越南境內(nei) 進行加工,提高合作效率。

  “擴大經貿合作隻會(hui) 互利共贏,何樂(le) 而不為(wei) ?”

  在中越經貿合作委員會(hui) 第十二次會(hui) 議上,中方表示將繼續采取積極措施促進中越貿易暢通,支持雙方加強鐵路、5G等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加快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領域投資合作,拓展農(nong) 業(ye) 、邊境貿易、供應鏈、工業(ye) 園區以及地方合作,願同包括越方在內(nei) 的各方一道,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加快推進中國—東(dong) 盟自貿區3.0版建設。

  2021年初,越南政府總理批準發布了《到2030年第四次工業(ye) 革命國家戰略》。戰略的目標是充分利用第四次工業(ye) 革命帶來的機遇,從(cong) 根本上掌握並在社會(hui) 和經濟各個(ge) 方麵廣泛應用新技術;逐步開發新技術,以支持更新越南的增長模式,與(yu) 戰略突破和國家現代化相結合,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加速數字經濟的發展。

  趙衛華在越南調研的感受是,在推動“第四次工業(ye) 革命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越南希望來投資的中國企業(ye) 是高科技企業(ye) 、大型企業(ye) ,並且能夠帶來先進的管理經驗。越方還希望前來投資的中企能夠提高本地采購、本地雇用的比例。趙衛華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盡管越南目前的用工成本仍相對較低,但越南希望逐步淘汰勞動密集型的、低科技含量的、汙染較大的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如紡織業(ye) 。

  趙衛華說,越南對RCEP有著積極評價(jia) ,其帶來的關(guan) 稅減免讓越南等國家受益,有利於(yu) 促進其對中國的出口。越南十分重視農(nong) 產(chan) 品的對華出口,中國是越南農(nong) 產(chan) 品最大的出口市場。越南也認識到,中國的需求正在變化,普通農(nong) 產(chan) 品已經無法滿足需求,而是要出口高質量農(nong) 產(chan) 品。因此,盡管越南更加歡迎大型企業(ye) 投資,而在農(nong) 產(chan) 品領域對各類中企普遍歡迎,希望它們(men) 幫助越南進行稻米、熱帶水果、水產(chan) 品等領域的食品加工,並向中國出口。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亞(ya) 太與(yu) 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東(dong) 南亞(ya) 研究中心主任許利平日前也在越南進行了調研考察,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未來中越經貿合作方麵的一大方向是數字經濟領域。另一個(ge) 是綠色經濟領域,越南對太陽能的需求非常大,需要推動光伏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因此中越在太陽能方麵的合作空間比較大。”許利平說,越南在向新能源轉型方麵還麵臨(lin) 缺少技術人才等挑戰,而中國近年來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迅速,雙方的互補性很強。

  許利平表示:“中國把越南視為(wei) 中國周邊外交的優(you) 先方向。越南把發展對華關(guan) 係視為(wei) 戰略選擇和頭等優(you) 先。雙方把對彼此的外交定位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盡管越南和美國、日本的雙邊關(guan) 係都提升到全麵戰略夥(huo) 伴關(guan) 係,但是別忘了今年是中越建立全麵戰略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15周年,我們(men) 的關(guan) 係不僅(jin) 時間更久,還多了‘合作’二字。”他認為(wei) 中越雙方還需要共同挖掘經貿合作潛力,推動雙方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深度合作。

  一些越南分析人士認為(wei) ,中越政治互信的不斷增強與(yu) 鞏固,托起了經貿合作的大盤。阮友軍(jun) 告訴《環球時報》特約記者:“我相信越南和中國明年的經濟形勢肯定比今年更好,兩(liang) 國的經貿合作必定能再呈現新的起色。”

  曾任越南駐中國大使館商務參讚的經濟政策研究專(zhuan) 家潘玉寶雖已退休多年,但仍時常關(guan) 注中越經貿合作情況,他告訴《環球時報》特約記者,雙方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還可以更拓展。潘玉寶坦言:“越南很需要購買(mai) 中國的工業(ye) 設備及其產(chan) 品,因為(wei) 這是性價(jia) 比最優(you) 的選擇。同時,中國也需要進口越南的農(nong) 業(ye) 產(chan) 品和資源性產(chan) 品。更重要的是,兩(liang) 國相鄰相依,運輸便捷,擴大經貿合作隻會(hui) 互利共贏,何樂(le) 而不為(wei) ?”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