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是賣鹵肉飯的;未來可能不知道孫中山是誰......在台灣,這不是笑話,而是民進黨(dang) 當局多年來推行“去中國化”課綱教育所導致的惡劣後果。
高中女教師痛批“無恥”課綱
民進黨(dang) 當局推出的2019版課綱大力“去中國化”,其中刪掉了顧炎武《廉恥》等眾(zhong) 多經典古文。“學生不再有機會(hui) 思考‘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所以這是個(ge) ‘無恥’的課綱!”近日一段批判該課綱的5分鍾視頻在島內(nei) 外引起廣泛關(guan) 注和討論。
區桂枝老師在記者會(hui) 上痛批“無恥”課綱。(圖源自台灣中天新聞視頻截圖)
視頻中慷慨激昂的發言者是台北第一女子高中語文老師區桂芝。在日前一場“去中國化的曆史教育”記者會(hui) 上,區桂芝發表了一篇2000多字聲明稿。她表示,回首台灣過去20多年的教改,始終在“去中國化”的幽靈原則指導下進行,讓各級學校、老師、學生沉入愈來愈黑暗的教育深淵。
區桂芝指出,“去中國化”課綱刪掉了許多經典古文,例如刪掉了範仲淹的《嶽陽樓記》,“那麽(me) 學生從(cong) 此可能認為(wei) ‘先天下之憂而憂’是一個(ge) 神話,他們(men) 刪去了一個(ge) 能夠建立生命高度學習(xi) 大我關(guan) 懷的典範”;刪掉了荀子的《勸學》,“而那是一篇引導學生去思考學習(xi) 的意義(yi) 、學習(xi) 的目標、學習(xi) 的方法、學習(xi) 的步驟的典範”。她痛批,這是“犯下萬(wan) 死莫辭的罪行”。
一石激起千層浪
記者會(hui) 上有民眾(zhong) 自行拍攝視頻並將其上傳(chuan) 網絡,引發島內(nei) 社會(hui) 巨大反響。民進黨(dang) 當局更是一副氣急敗壞的樣子。據台媒報道,台灣當局行政部門副負責人鄭文燦辯稱,品格教育不是靠背文言文。民進黨(dang) 網軍(jun) 對區桂枝進行瘋狂攻擊,包括透過青年學子發表文章,要把區桂芝塑造成與(yu) 現代教育及年輕人脫節的“食古不化的老古董”。還“起底”挖出她曾前往香港參加“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研修班”,台灣當局教育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潘文忠隨即表示,相關(guan) 部分會(hui) 進行進一步了解,將看實際情形再來研處。有評論指出,對區老師的威脅之意溢於(yu) 言表。
然而,綠營越是攻擊打壓,島內(nei) 輿論聲援的聲浪越大。包括馬英九先生、台中市長盧秀燕等都發聲支持。馬英九表示,很敬佩區老師見義(yi) 勇為(wei) 的正義(yi) 感與(yu) 道德勇氣,她真正了解“文以載道”的傳(chuan) 統與(yu) 高中語文老師“傳(chuan) 道”的重要任務。
台灣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hui) 秘書(shu) 長段心儀(yi) 指出,區桂枝老師的一席控訴引發綠營的群起攻之,是因為(wei) 她打到了民進黨(dang) 當局的痛點。近年來,民進黨(dang) 一連串貪汙腐敗的離譜事件,都在佐證區老師“無恥課綱”的說法。台灣嘉義(yi) 大學應用曆史係教授吳昆財表示,區桂芝老師的話語被爭(zheng) 相傳(chuan) 閱,是因為(wei) 她的話語點燃了集體(ti) 反思的熾火。有島內(nei) 學校基層老師發文稱,區老師說出大家的心聲。很多人覺得心有戚戚焉,佩服她大膽說出了升鬥小民深藏內(nei) 心的怨念。
還有很多網友紛紛在網上分享讀過最喜歡的文言文,“很喜歡歸有光的《項脊軒誌》,‘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瞬間能腦補出一幕很美的開放式電影結局”“最愛的還是《諫逐客書(shu) 》吧,那才是真的有力道、有氣勢、有條理的堆砌,把大秦的強盛氣魄寫(xie) 得淋漓盡致,不愧為(wei) 駢文初祖”“真的很喜歡《赤壁賦》,感覺我的世界被打開了”“喜歡《醉翁亭記》,快樂(le) 熱鬧又有畫麵感”。
不隻“無恥”,更會(hui) “無根”
然而“無恥”課綱不隻是刪除幾篇文言文。有台媒指出,現行課綱的問題並不隻是文言文選文減少,而是整個(ge) 課綱明顯傳(chuan) 遞的是“去中國化”的價(jia) 值觀。例如,現行課綱的曆史教育以東(dong) 亞(ya) 史取代中國史,僅(jin) 僅(jin) 以“從(cong) 古典到傳(chuan) 統時代”一個(ge) 單元就把商周到隋唐宋元3000年間的大事帶過,再用“從(cong) 傳(chuan) 統到現代”一個(ge) 單元介紹明清時期東(dong) 亞(ya) 世界的變動,很明顯就是要將“中國史”虛無化。
台灣前民意代表郭正亮表示,一個(ge) 民族的靈魂,是用代表性文字、代表性英雄來表現,島內(nei) 現行中文課綱跟曆史課綱同時“並進”,這是兩(liang) 支箭,先從(cong) 曆史開始刪。未來你可能不知道孫中山是誰,或者對他也不會(hui) 太了解。
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日前談到課綱問題時表示,“大家都很擔心,中華文化在台灣要斷根”。他講了一個(ge) 自己親(qin) 曆的小故事,即去年與(yu) 幾位年輕朋友聊到奧運、冠軍(jun) 的話題,他問大家知不知道“冠軍(jun) ”兩(liang) 個(ge) 字從(cong) 哪裏來?沒有人說得出來。後來韓國瑜解釋是因為(wei) 漢武帝的大將軍(jun) 霍去病。年輕人表示知道霍去病很厲害、很有名,但韓國瑜讓他們(men) 說說霍去病具體(ti) 幹過什麽(me) ,年輕人則答“霍去病在賣鹵肉飯”。
正如區桂枝老師所說,在台灣,“張飛打嶽飛”不再是網絡上笑話,它已經是某些學生認知裏的“事實”。有台灣高校曆史係退休教授表示,教科書(shu) 一改再改,尤其是曆史課綱對台灣史的解釋與(yu) 改造,已讓人看不清自己是誰、祖宗是誰、真實曆史是何麵貌。這是朝毀人才、毀教育、毀祖宗的路線走去。
還有島內(nei) 資深媒體(ti) 人指出,這反映了民進黨(dang) 執政以來為(wei) 建立台灣主體(ti) 意識,擴大“反中”基礎,培育“天然獨”,拿文化作為(wei) 主體(ti) 意識作戰的幫凶。如今“獨”派思潮將中華文化棄如敝屣,不僅(jin) 是斷文化的根,更可能毀了台灣的下一代。中華文化是根,沒了文化就沒文明,民眾(zhong) 素養(yang) 也就丟(diu) 失了。
蔡英文就常被揶揄是島內(nei) 文化“去中”的典型“病例”。例如,有網友近日在台灣網絡論壇PTT發文表示,PTT以前有很多笑話梗,是基於(yu) 大家背過比較特別的課文,拿掉之後,年輕一代就不懂老人的笑點在哪了。至於(yu) 多念古文,還是可以豐(feng) 富一個(ge) 人說話寫(xie) 作的字詞選擇,例如同樣要稱讚別人的茶,要怎麽(me) 表示就會(hui) 有差別。該網友附上兩(liang) 張照片,分別是蔡英文與(yu) 馬英九先生的親(qin) 筆留言。隻見蔡英文寫(xie) 的是“Andy,好茶”,馬英九先生寫(xie) 的是“寒夜客來茶當酒,一片冰心在玉壺”。不少網友看完直呼,“笑死,高下立判”“非常鮮明的對比,假博士跟真博士”“沒比較沒傷(shang) 害”。
馬英九和蔡英文的親(qin) 筆留言對比圖。(圖源自中時新聞網)
現行課綱貽害無窮,然而民進黨(dang) 當局無視民意,一意推行。有台媒評論文章指出,受到意識形態的影響,使得蘊涵在經典文學中的品德教育、朝代興(xing) 衰的宏觀視野大量被消除,讓台灣學生失去紮實的基礎教育及合宜的生活教育,這才是第一線教育工作者最憂心的事,呼籲一定要糾正“無恥”課綱對台灣下一代的荼毒。
來源:中新社微信公眾(zhong) 號
作者:希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