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三亞(ya) 12月15日電(記者 宋宇晟)中國海油14日發布消息,“深海一號”二期項目壓力最高的開發井——A12井完成鑽井作業(ye) ,刷新國內(nei) 深水開發井壓力等級紀錄。對確保項目順利投產(chan) 、進一步開發深水複雜油氣資源具有重要意義(yi) 。
A12井有多深?鑽井過程中應用到哪些新技術?記者近日走訪了位於(yu) 海南島東(dong) 南方向約180公裏處的“海洋石油982”鑽井平台。
我國首個(ge) 深水高壓井完鑽
中國海油海南分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劉書(shu) 傑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深海一號”二期項目是我國首個(ge) 深水高壓井項目,A12井完鑽井深超過4300米,至此,“深海一號”二期項目鑽井總進尺已超過50000米,相當於(yu) 6座珠穆朗瑪峰的高度。
除了“深”之外,地層高溫高壓也是深水高壓井的鑽井難題。
“深海一號”二期部署的12口水下氣井中有3口井為(wei) 深水高壓井,其中A12井目的作業(ye) 風險最高、開發難度極大。
中新網記者 李駿 攝">
正在作業(ye) 的工作人員。中新網記者 李駿 攝
記者了解到,A12井地層壓力達到69兆帕,相當於(yu) 家用高壓鍋工作壓力的1000倍,同時還麵臨(lin) 138攝氏度的高溫挑戰。
而與(yu) 上述難題相對應的是海底蘊藏的巨量資源。
據介紹,“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天然氣探明地質儲(chu) 量超千億(yi) 立方米,最大水深超過1500米,最大井深達4000米以上,是我國迄今為(wei) 止自主開發的水深最深、勘探開發難度最大的海上超深水大氣田。一期於(yu) 2021年6月25日投產(chan) ,隨著二期的勘探開發,“深海一號”的天然氣儲(chu) 量從(cong) 1000億(yi) 立方米增至1500億(yi) 立方米,高峰年產(chan) 量從(cong) 30億(yi) 立方米增至45億(yi) 立方米,相當於(yu) 海南島2021年天然氣消耗量的90%。
中新網記者 李駿 攝">
遠眺中國海油982鑽井平台。中新網記者 李駿 攝
“漂在海上”的鑽井平台
位於(yu) 海底的油氣資源要如何開采?這就要用到我國自主投資建造的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海洋石油982”鑽井平台。
據介紹,平台型長104.5米,型寬70.5米,型高37.55米。它的甲板麵積比一個(ge) 標準的足球場還要大,垂直高度相當於(yu) 一座33層高的樓房;平台上布滿了鑽井設備和精密儀(yi) 器,光傳(chuan) 感器的數量就達上萬(wan) 個(ge) 。其工作水深可達到1800米;鑽井深度9145米,比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還要高;排水量40849噸,等同於(yu) 一座中型航空母艦。
如此規模的平台並非固定在海底,而是“漂在海上”進行鑽井。平台依靠動力定位係統及6台推進器保持穩定。
中新網記者 李駿 攝">
海上鑽井平台中控室。中新網記者 李駿 攝
“海洋石油982”平台鑽井總監代銳介紹,鑽井平台中央控製室,采用了全球最先進的DP3動力定位係統,定位精度能達到0.1米,由6台主機產(chan) 生4萬(wan) 千瓦的電力提供給6台推進器,推進器每台有3.8米大小,6台能夠產(chan) 生492噸的推力,7台位置分析係統實時指導推進器,進行方位和推力大小的改變,始終使鑽井平台保持在井口的正上方位置。
Play Video
Play
Mute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0:00
Loaded: 0%
Progress: 0%
Stream TypeLIVE
Remaining Time-0:00
Playback Rate
1
Chapters
Chapters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Descriptions
subtitles off, selected
Subtitles
captions settings, opens captions settings dialog
captions off, selected
Captions
Audio Track
Fullscreen
This is a modal window.
No compatible source was found for this media.
Caption Settings Dialog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TextColorTransparencyBackgroundColorTransparencyWindowColorTransparency
Font Size
Text Edge Style
Font Family
DefaultsDone
視頻:【打卡中國新坐標】 看“定海神針”如何“紮根”海洋 創造中國深度來源:中國新聞網
雖然是“漂在海上”,但鑽井平台的抗風能力達到16級,在10級風的情況下仍然可以正常作業(ye) 。
此外,在海上打井跟陸地不太一樣。代銳告訴記者,工作人員首先要將一根根的隔水管下入到海水中,用來隔開海水,便於(yu) 將鑽頭鑽杆下入到海底;而後再通過鑽杆連接的鑽頭切割地層、破粹岩石,最終形成井眼。
中新網記者 李駿 攝">
鑽井平台上伸入海中的設備。中新網記者 李駿 攝
全機械、自動化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深海一號”二期應用多項國產(chan) 技術,其中就包括我國自主研發的深水水下采油樹。
采油樹是油氣開采的井口裝置,也是油氣井最上部的控製和調節油氣生產(chan) 的主要設備。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海油進口了多套水下采油樹,提升了氣田的開發效益,但麵臨(lin) 設備采辦周期長、價(jia) 格高的問題,尤其是核心設計技術,掌握在國外技術團隊手裏。
為(wei) 改變這種情況,深水水下采油樹國產(chan) 化攻關(guan) 團隊牽頭16 家國內(nei) 優(you) 秀海洋裝備研發製造企業(ye) 及科研院校協同,對采油樹的高壓密封、海水防腐、精密加工等一係列關(guan) 鍵核心技術難題展開攻關(guan) ,全力推進自研。最終於(yu) 2021年9月完成研製,10月完成海試,次年5月成功應用,深水水下采油樹完成國產(chan) 化替代。
中新網記者 李駿 攝">
機器人入水瞬間。中新網記者 李駿 攝
記者還在“海洋石油982”鑽井平台看到,在鑽井作業(ye) 過程中,“深海宇航員”通過遙控水下機器人設備,可以遠程進行深海勘探、水下操作等工作。記者獲悉,中國海油攻克了遠程控製和實時監測裝備ROV(水下機器人)設計難題,也培養(yang) 出了自己的人才隊伍。
此外,該平台鑽井作業(ye) 可實現全機械、自動化操作,司鑽房使用新式超高井架底座和懸空式設計,操作台猶如一體(ti) 式電腦座艙,科技感十足。
劉書(shu) 傑說,中國海油未來將進一步提升深水鑽井的國產(chan) 化、智能化水平。(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