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土庫曼斯坦留學生:在中國遇見今生所愛也預見廣闊未來

唐娟 葛勇 蒼凱 發布時間:2023-12-18 09:3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常州12月17日電(唐娟 葛勇 蒼凱)她說中文,講方言,喜歡武術也擅長鉤織,僅(jin) 憑這些關(guan) 鍵詞,你可能覺得這是位中國姑娘,但其實,她來自中亞(ya) 五國之一的土庫曼斯坦。

  1999年出生的土庫曼斯坦姑娘美莎,2017年以前不會(hui) 想到,她會(hui) 到中國求學。在中國6年,讓她更沒想到的是,在常州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會(hui) 與(yu) 同樣來自土庫曼斯坦的沙呐沙一見鍾情,收獲今生所愛。

  美莎在常州大學校園內(nei) 。葛勇 攝

  在中國,我發現另一個(ge) 自己

  “一開始對去哪個(ge) 國家讀書(shu) 沒什麽(me) 概念,是父母幫我選擇了中國,因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他們(men) 看好中國未來的發展,認為(wei) 我到中國求學,將來會(hui) 有更多機會(hui) 。”美莎說,她在土庫曼斯坦學過5年的空手道,因為(wei) 對武術的喜愛,她接受了父母的安排,開啟與(yu) 中國結緣之旅。

  初到中國的美莎,中文說得並不好,但喜歡武術的她很快就結識了許多誌同道合的朋友,沒過多久,她已經可以用重慶方言與(yu) 朋友聊天。除了武術,美莎也接觸了豐(feng) 富多彩的中國文化,她甚至還學會(hui) 了鉤織,日常會(hui) 織一些圍巾等用品送給朋友。“武術可以讓我更強大、獨立,就像中國古語‘巾幗不讓須眉’那樣,而鉤織可以讓我展現女孩子溫柔、賢惠的一麵。”美莎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許多都非常有趣。“通過學習(xi) 發現不同的自己,這也讓我越來越為(wei) 中國文化著迷。”

  美莎夫妻結婚照。受訪者供圖

  在常州,我遇到了今生所愛

  美莎的先生就讀於(yu) 常州大學石油化工專(zhuan) 業(ye) 。同為(wei) 土庫曼斯坦老鄉(xiang) 又是校友的他們(men) 在同學聚會(hui) 上相識,並在認識的第三個(ge) 月結了婚。談及這段故事,美莎麵帶羞澀卻難掩幸福。

  就在不久前,美莎和沙呐沙拍了中式婚紗照,身著紅色秀禾服的美莎選擇與(yu) 先生在白牆灰瓦的中式園林建築中留下二人愛情的見證。而兩(liang) 人的婚禮也頗有戲劇性,雙方父母在土庫曼斯坦家鄉(xiang) 為(wei) 兩(liang) 人辦酒,沒能回國的他們(men) 則通過視頻遠程參加了自己的婚禮,接受家人們(men) 的祝福。美莎笑稱,她的微信婚禮很特別,很能代表中國速度。

  “相距萬(wan) 裏,視頻聯係非常方便;城市與(yu) 城市之間,高鐵一日即可來回;手機支付非常便捷……” 美莎說,在留學期間,她用腳步丈量中國大地,用她的視角見證了發展的中國。

  美莎和常州大學體(ti) 育學院碩士生導師 ,國家武術教練員一級裁判員許曉陽學習(xi) 太極。葛勇 攝

  在常州,我遇見了廣闊的未來

  在中國的6年,對美莎來講不僅(jin) 僅(jin) 是支付便捷和生活的便利,而是讓她對未來有了越來越明晰的目標。“有一次在土庫曼斯坦,我回家忘記帶錢包,隻帶了手機,當時就想,如果是在中國就好了,可以用手機支付。也正是因為(wei) 看到了這樣的差距,我決(jue) 定畢業(ye) 後回到土庫曼斯坦。”美莎說,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土庫曼斯坦和中國的合作越來越多。但還有很多人不了解中國,她打算開一所漢語學校,用自己的能力架起中國與(yu) 土庫曼斯坦的友好橋梁,也幫助更多家鄉(xiang) 人了解中國。

  美莎先生看美莎做鉤織。葛勇 攝

  美莎的先生在談及未來規劃時也表示,結束常州的學業(ye) 之後就回到土庫曼斯坦。“土庫曼斯坦擁有非常多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因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中石油、中石化等中國企業(ye) 在土庫曼斯坦開展了許多的合作。常州大學的王牌專(zhuan) 業(ye) 就是石油化工專(zhuan) 業(ye) ,我希望回到家鄉(xiang) 後可以入職土庫曼斯坦的中國企業(ye) ,在中國留學並且學習(xi) 石油化工專(zhuan) 業(ye) 是我很強的就業(ye) 優(you) 勢,我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為(wei) 中國與(yu) 土庫曼斯坦未來的合作作出貢獻。” 他說。

  常州大學跨文化研究院院長兼國際交流處副處長杜誌峰介紹,常州大學積極響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根據各個(ge) 國家發展的需求逐漸開設了計算機、國貿、化工、石油及軌道交通等專(zhuan) 業(ye) 。常州大學目前在校的604位留學生中,有九成來自“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