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瑞典學者:從外交、科創到“一帶一路”,中國的發展令人振奮|2023,我的中國記憶

薛淩橋 孟湘君 發布時間:2024-01-02 09:2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2月30日電(薛淩橋 孟湘君)2023年將落下帷幕,瑞典“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史蒂芬 布勞爾(Stephen Brawer)近日在接受中國新聞網采訪時表示,回顧過去一年,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惠及海內(nei) 外發展;此外,中國還積極參與(yu) 國際事務,促成沙伊和談。展望2024年,他對中國的芯片、航天項目以及核聚變發電等新科創動能的發展表示期待,盼其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注入新內(nei) 涵。

  中國2023:合作和發展是重要主題

  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談及這一話題,布勞爾稱,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在推動和鼓勵全球多國共同參與(yu) 基礎設施建設方麵取得了成功。

  對於(yu) 共建“一帶一路”的實質成果,在2023年6月召開的全球人權治理高端論壇上,布勞爾向與(yu) 會(hui) 嘉賓分享了這樣一個(ge) 事實,那就是中國推動自身發展,以及依托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全球發展的一係列舉(ju) 措,是其人權發展最有力的證明。他進一步稱,中國人民對社會(hui) 的發展及所創造的機遇感到滿意。因為(wei) 中國政府致力於(yu) 將消除貧困、改善國內(nei) 基礎設施以及提高現代化程度等指標,作為(wei) 發展方向。

文案: 薛淩橋 製圖: 陳善坤

  文案: 薛淩橋 製圖: 陳善坤

  通過實地走訪,一年來,布勞爾親(qin) 眼目睹了中國的快速發展。他表示,自己在中國出席了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實地走訪了廣東(dong) 、新疆等多地。他指出,深圳等多座中國城市的發展令他印象深刻,在看到深圳這些年來取得的科技和發展成就後,他認為(wei) 深圳市和廣東(dong) 省的發展模式,也可以成為(wei) 新疆未來發展的模式。

  他進一步指出,新疆地區發展潛力巨大。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當地與(yu) 周邊八個(ge) 國家及地區的合作將得到深化,如印度、巴基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和阿富汗等。他認為(wei) ,未來十年內(nei)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將會(hui) 在這些國家和地區釋放巨大發展潛力。

  此外,布勞爾留意到,2023年3月,在中國斡旋下,沙特和伊朗兩(liang) 國代表在北京舉(ju) 行對話並恢複外交關(guan) 係。他指出,這足以證明,中國可以通過外交手段,倡導合作化解地區衝(chong) 突。

  展望2024:科創動能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供新注解

  “經濟發展和經濟增長,是各國民眾(zhong) 都關(guan) 注的一項關(guan) 鍵指標。中國在全球經濟發展方麵,居於(yu) 領先地位。”2023年,中國的經濟發展,給布勞爾留下了深刻印象。

  談及對2024年及更長遠未來的展望,布勞爾表示,一個(ge) 國家的創新和科研能力,也應體(ti) 現在其發展內(nei) 涵中。他舉(ju) 例稱,中國在芯片研發、航天項目、新能源等領域的探索,都是其科創動能發展的明證。

  布勞爾進一步解釋道,華為(wei) 研發的芯片能很好地兼容其手機係統。此外,他認為(wei) ,中國也在研究生產(chan) 新能源,這些科技創新嚐試備受矚目,代表著意義(yi) 深遠的發展方向,或將影響人類社會(hui) 進程。

  對於(yu) 科技創新在中國下一步發展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布勞爾引用實體(ti) 經濟概念做出深入闡述。他表示,實體(ti) 經濟不僅(jin) 是衡量一國GDP的基礎,製造業(ye) 水平、創新能力、科技水平等,也是反映一國生產(chan) 力的重要指標。

  “單純的金融和貨幣術語,無法全麵地概括各種判斷指標。以實體(ti) 經濟作為(wei) 一項科學指標來解讀經濟,進而推動經濟向前發展的新視角,需要得到更多關(guan) 注和詮釋”。對此,布勞爾解釋稱,真正的實物投資、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科技創新類型等要素,對於(yu) 推動中國在2024年以及更長遠未來的發展,至關(guan) 重要。

  “2024年,我希望能通過我們(men) 的努力,去影響和提升外界對經濟的科學認知。希望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給經濟學帶來的啟發,能讓人們(men) 更好、更明確地理解,為(wei) 何該倡議不僅(jin) 將在2024年,也會(hui) 在未來十年取得更大成功。”布勞爾總結道。(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