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30日電 人類天性中對高空的向往和探索始終存在。200萬(wan) 年前,爬到樹頂,人類祖先不借助任何工具,征服了第一個(ge) 10米高度。如今,隨著科技不斷強大,人類的探索到了哪個(ge) 高度?那我們(men) 就從(cong) 10米開始,講述在過去的一年中國不斷探索、攀登的腳步。
點擊長圖,從(cong) 下往上,感受中國高度。
10米,紫禁城圍牆的高度,也是中國首條懸掛式空中軌道列車“光穀光子號”距地麵的高度。2023年9月26日,光穀空軌旅遊線正式開通運營。列車倒掛,無人駕駛,270度觀景車廂……“人在空中遊,景在腳下飛”,科幻感拉滿。
在海上,最大高度72.2米的首艘國產(chan) 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曆時八年科研攻關(guan) 、五年設計建造,於(yu) 2023年11月4日順利完成命名交付。愛達·魔都號全長323.6米,總噸位13.55萬(wan) 噸,擁有2125間豪華客房和套房,滿載可容納5246名賓客,將於(yu) 2024年元旦開啟首航。
穿越海域,163米,這是港珠澳大橋主塔的高度。4月19日,港珠澳大橋主體(ti) 工程通過國家竣工驗收,是全球第一例集橋、島、隧道為(wei) 一體(ti) 的跨海大橋,大橋主體(ti) 工程創下多項世界之最。大橋建成通車實現了珠海、澳門與(yu) 香港的陸路連接。12月15日,港珠澳大橋旅遊正式向公眾(zhong) 開放。
跨過山川,一路向西,中國人在4410米的高度,嚐試和宇宙進行更多交流。5月10日,位於(yu) 四川稻城的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通過國家驗收,正式投入運行,開啟了由中國引領的宇宙線探索時代。宇宙線是宇宙高能粒子流的總稱,它就像是來自宇宙的“雨滴”,攜帶各種神秘信息抵達地球。而這個(ge) 占地1.3平方公裏的探測器陣列,如同一個(ge) 巨大的集雨裝置,每天能捕獲幾十億(yi) 個(ge) 高能宇宙線事例。
8848.86米,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高度,人類探險的極致挑戰。5月23日,13名中國科考隊員成功登至登頂珠穆朗瑪峰。本次科考順利完成了極高海拔氣象站技術升級、雪冰樣品采集、冰芯鑽取等10多項任務。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隊員首次從(cong) 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頂,五星紅旗首次在世界之巔亮相。隨著經驗的累積和登山設備的優(you) 化,越來越多的登山愛好者和科研工作者從(cong) 珠峰大本營出發,衝(chong) 頂世界最高峰。
超越珠峰,12100米,是中國C919大型客機的最大飛行高度。5月28日,中國東(dong) 方航空使用中國商飛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機,從(cong) 上海虹橋機場飛往北京首都機場,開啟這一機型全球首次商業(ye) 載客飛行。中國人在自己的大飛機上,感受“國色染山河,目之所及皆美好”。
仰望蒼穹,人類對太空的探索永無止境,400千米,這是天宮空間站的運行高度。10月29日,神舟十七號與(yu) 神舟十六號兩(liang) 個(ge) 乘組在中國空間站勝利會(hui) 麵。這是在首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實現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20周年之際,我國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航天員首次在中國空間站同框。從(cong) 神舟五號到神舟十七號,從(cong) 飛天圓夢到夢圓天宮,目前已有20名中國航天員進入太空。
火星距地球最近的距離,約5500萬(wan) 千米,而火星距離地球最遠的距離超過4億(yi) 千米。這意味著,火星上的探測器與(yu) 地球進行一次通信,最短需要約3分鍾,最長需要約22分鍾。4月24日,中國國家航天局和中國科學院聯合發布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火星全球影像圖和火星地理實體(ti) 分布圖,22個(ge) 地理實體(ti) 以漠河、周莊等中國地名命名。自此,火星大地有了中國標識。
這就是中國探索,中國高度,向著廣闊天地,邁出永不停歇的腳步。(完)
(創意:穀麗(li) 萍 姚嵐 孟湘君 製圖:陳善坤 文案:許佳雯 剪輯:劉伊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