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推動改善巴基斯坦能源結構”(共建“一帶一路”·第一現場)

牟宗琮 程是頡 楊 迅 薛 丹 發布時間:2024-01-11 11:21: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大壩。

  本報記者 任 彥攝

  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項目巴方員工正在作業(ye) 。

  本報記者 薛 丹攝

  在巴基斯坦默蒂亞(ya) 裏—拉合爾直流輸電項目現場,中巴工程師對設備開展日常檢修。

  本報巴基斯坦分社 薩義(yi) 德·邁赫迪攝

  2023年6月10日,工人在巴基斯坦蘇吉吉納裏水電站吊裝最後一台機組轉子。

  中國能建葛洲壩海投公司供圖

  2023年春節期間,巴基斯坦默蒂亞(ya) 裏—拉合爾直流輸電項目中巴方員工在值守工作之餘(yu) 共度春節。

  本報記者 程是頡攝

  巴基斯坦默蒂亞(ya) 裏—拉合爾直流輸電項目穿越旁遮普省南部的沙漠地帶。

  鄒 未攝

  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重要先行先試項目。自2013年啟動建設以來,中巴經濟走廊幫助巴基斯坦顯著改善電力狀況,提高了民眾(zhong) 生活質量,為(wei) 經濟和工業(ye) 發展創造了條件。

  著力供給綠色能源

  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lan) 堡以東(dong) 約55公裏,旁遮普省北部的傑赫勒姆河上,卡洛特水電站全力發電。水電站主控室內(nei) ,24歲的巴基斯坦員工坦茲(zi) 爾·拉赫曼和巴中同事一起,實時觀察著電腦屏幕上顯示的水電站運行指標。

  “我的任務是監測水電站的運行,包括水庫水位以及發電設備等。一旦出現跳閘等故障,我會(hui) 第一時間通過發布電腦指令或現場操作排除故障。”拉赫曼在項目上工作了近兩(liang) 年時間,對自己的工作已經相當熟悉。

  卡洛特水電站是中巴經濟走廊首個(ge) 水電投資項目,總裝機容量720兆瓦。2022年6月投入運營以來,在中巴雙方員工共同努力下,水電站實現了安全生產(chan) 、零事故、零損失等目標。

  中國建設者把先進技術和綠色理念融入項目,專(zhuan) 門成立健康、安全與(yu) 環境團隊,針對當地運營特點製定了159部管理製度和88部技術標準,將環保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落實到位。到2023年6月,水電站累計發電36.4億(yi) 千瓦時,可滿足當地500多萬(wan) 人的用電需求,相當於(yu) 節約標準煤約159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98萬(wan) 噸。

  “水電站的特點是沒有汙染,且一經建成發電成本非常低。傑赫勒姆河流經旁遮普省主要農(nong) 業(ye) 區,卡洛特水電站水庫儲(chu) 備有利於(yu) 對下遊灌溉用水實現更為(wei) 合理的調節。”中國三峽南亞(ya) 投資有限公司綜合部副主任裏汗·海德爾介紹,國際能源價(jia) 格近年來大幅上漲,水電以其低廉的價(jia) 格受到青睞,巴方希望水電站能夠以最大效能發電,在滿足用電需求的同時降低用電成本。

  如何滿足巴方實現發電最大化的需求?如何在已有條件下,解決(jue) 好這一關(guan) 係當地切實利益的難題?“我們(men) 在分析研究當地特點基礎上,決(jue) 定采用具有獨特運營特點的徑流發電模式。”卡洛特電廠廠長助理張清波告訴記者,水電站多采用水庫發電模式,每天的發電量固定,水庫水位根據上遊來水上下浮動。卡洛特水電站采用的徑流發電模式,讓水庫長期保持在較高水位,以此增強水電站的水頭和勢能。

  張清波指著主控室電子大屏幕上方的數字說:“通過經驗積累和數據分析,我們(men) 確定水庫水位保持在461米左右為(wei) 最優(you) ,雨季汛期稍有下降。不過,上遊來水量每天不同,需要每5小時根據上遊水情預報對發電安排進行動態實時調整。水電站的運營複雜度加大,精細化管理難度增加,但這樣做實現了最大的發電效能,更好地滿足了當地的用電需求。”

  挖掘當地資源稟賦

  巴基斯坦北部地區處於(yu) 喀喇昆侖(lun) 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興(xing) 都庫什山脈的交匯之地,高山雪水匯流形成以印度河為(wei) 主體(ti) 的水係,雨季水資源較為(wei) 豐(feng) 富,具備建設水電站的理想自然條件。在中巴經濟走廊框架下,位於(yu) 巴基斯坦西北部開伯爾—普什圖省昆哈河上的蘇吉吉納裏水電站建設正在穩步推進。

  “從(cong) 水體(ti) 落差、流速等各項指標來看,這裏有著修建水電站的良好條件,但地勢險峻的多山環境也給我們(men) 的建設施工帶來了挑戰。”蘇吉吉納裏水電站施工管理技術隊副隊長隋學華說。根據項目設計,蘇吉吉納裏水電站需要建設深達737.94米的壓力豎井群,其深度相當於(yu) 從(cong) 山頂垂直向下開挖240層樓,施工難度很大。

  山體(ti) 地質條件複雜,壓力豎井建設遇到多重困難。隋學華將231名中巴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混編成班組,由技術水平高、經驗豐(feng) 富的工程師帶隊,最終建設任務提前21天完成,加快了水電站建設的整體(ti) 進展。

  據了解,蘇吉吉納裏水電站設計總裝機容量884兆瓦,預計2024年建成投運,每年可為(wei) 巴基斯坦提供32億(yi) 千瓦時清潔電能。

  以過硬技術和豐(feng) 富經驗,充分挖掘巴基斯坦的天然資源稟賦,構成了中巴經濟走廊能源合作的一條主線。除了利用水資源和山地落差大的優(you) 勢發展水電項目,巴哈瓦爾普爾光伏電站、大沃風電項目等一係列新能源項目,利用本國豐(feng) 富的太陽能和風能資源,打開了未來能源發展的新空間……

  “10年間,中巴經濟走廊推動改善巴基斯坦能源結構,讓巴基斯坦看到了未來走向可持續電力發展格局的希望。”巴基斯坦智庫全球絲(si) 綢之路研究聯盟創始主席澤米爾·阿萬(wan) 說。

  破解區域供需矛盾

  旁遮普省是巴基斯坦人口密集區,作為(wei) 經濟中心和工業(ye) 中心,也是全國用電版圖上需求量最大的一塊區域。由於(yu) 該省地處內(nei) 陸,能源依靠外部輸送,成本高企且長期麵臨(lin) 供給不足的困境,阻礙了省內(nei) 拉合爾、費薩拉巴德等地工業(ye) 發展的腳步。

  2021年9月,中巴經濟走廊默蒂亞(ya) 裏—拉合爾(默拉)直流輸電項目投入運營,跨越886公裏,實現大規模“南電北輸”。截至2023年10月1日,項目累計為(wei) 巴基斯坦輸電327億(yi) 千瓦時。該項目是目前巴唯一投產(chan) 的直流輸電項目,年送電量可達巴全網用電量的21%,其60%的輸電線路途經沙漠地區,有效節約大量土地資源。

  “走廊電力項目投產(chan) 前,巴基斯坦電網長期拉閘限電,不僅(jin) 是因為(wei) 發電能力不足,還有一個(ge) 重要原因是輸電和配電網絡陳舊老化、線損率高,特別是在夏季等用電高峰期,電網不堪重負,停電成為(wei) 常態。”中國國家電網下屬中國電力技術裝備有限公司第三事業(ye) 部總經理、巴基斯坦默拉直流輸電公司首席財務官汪波說,默拉直流輸電項目提升了巴基斯坦電網的整體(ti) 輸電能力,解決(jue) 了南北之間的供給和需求結構性矛盾,同時也增強了巴電網的穩定性,為(wei) 巴電網平穩運行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在巴基斯坦南部,由於(yu) 缺少工業(ye) 大負荷用電需求,而且交流電網隻能就地成網、就地供電,使得很多電廠,包括光伏和風電項目所發電力,不能實現當地消納,電送不出去就會(hui) 被白白浪費。”汪波分析說,直流輸電技術適用於(yu) 點對點長距離大容量輸電,能夠實現長距離外送,也為(wei) 新能源電廠在巴南部的有效平穩運營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撐。

  穆尼·卡亞(ya) 尼是一名生活在伊斯蘭(lan) 堡的出租車司機,“現在夏季用電高峰期,市區每天隻停電1至2個(ge) 小時,甚至都不停電,農(nong) 村地區停電時間也大幅減少。”

  “10年來,由於(yu) 中巴經濟走廊助力供電和輸電問題得到比較好的解決(jue) ,很多學生做家庭作業(ye) 不用再點蠟燭,巴基斯坦的工業(ye) 生產(chan) 也獲得了穩定的保障。”巴基斯坦獨立新聞社記者紮米爾·阿薩迪深有感觸。

  “巴基斯坦電力問題包含發電、輸電、配電以及社會(hui) 管理等多個(ge) 環節,其解決(jue) 需要綜合施治。”巴基斯坦可持續發展政策研究所“一帶一路”和全球治理區域研究中心主任哈桑·達烏(wu) 德認為(wei) ,中巴經濟走廊促進了巴電力發展格局的大幅改善,讓巴基斯坦逐步走出電力短缺困境。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