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耶路撒冷12月22日電(國際觀察)新一輪巴以停火談判前景難料
新華社記者呂迎旭 王卓倫(lun)
多家以色列媒體(ti) 日前報道,以色列、美國和卡塔爾官員在波蘭(lan) 首都華沙就巴以交換被扣押人員進行磋商。巴勒斯坦伊斯蘭(lan) 抵抗運動(哈馬斯)和加沙地帶其他武裝組織領導人近日陸續前往埃及首都開羅,與(yu) 埃方商討巴以停火事宜。
新一輪巴以衝(chong) 突自10月7日爆發以來,目前已持續70多天。分析人士指出,以色列政府在國內(nei) 麵臨(lin) 要求優(you) 先解救被扣押人員的呼聲,對外麵臨(lin) 美國要求軍(jun) 事行動降級以及國際社會(hui) 敦促停火等多重壓力,被迫再次回到談判桌旁。但以色列和哈馬斯的訴求存在較大差距,停火談判前景難料。
分別密集會(hui) 談
圍繞再次停火以及交換被扣押人員事宜,巴以雙方近期分別展開“密集會(hui) 談”。
以色列媒體(ti) 18日報道,以色列情報和特勤局(摩薩德)局長巴爾內(nei) 亞(ya) 當天與(yu) 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和卡塔爾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在華沙會(hui) 麵。哈馬斯領導人伊斯梅爾·哈尼亞(ya) 20日率團抵達埃及首都開羅,與(yu) 埃方進行會(hui) 談。
埃及《金字塔報》援引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的話說,哈馬斯與(yu) 埃方將為(wei) 釋放被扣押人員和解除對加沙地帶封鎖“準備一份協議”。
以色列總統赫爾佐格19日表示,以色列已準備好再次實施人道主義(yi) 停火,並讓更多人道主義(yi) 援助進入加沙地帶,促成更多被扣押人員從(cong) 加沙地帶獲釋。
壓力下的談判
分析人士指出,以色列軍(jun) 事行動目標目前難以實現,同時麵臨(lin) 美國要求軍(jun) 事行動降級、國際社會(hui) 和國內(nei) 民眾(zhong) 呼籲停火等多重壓力,因此不得不重返談判桌。
以色列總理內(nei) 塔尼亞(ya) 胡和國防部長加蘭(lan) 特多次表示,加沙軍(jun) 事行動旨在消滅哈馬斯,解救被扣押人員。從(cong) 11月24日開始,以色列和哈馬斯實施了為(wei) 期7天的臨(lin) 時停火。其間,以色列釋放240名巴勒斯坦人,哈馬斯釋放100多名被扣押人員。臨(lin) 時停火到期後,雙方在加沙地帶重新交火。以方稱目前仍有120多人被哈馬斯扣押。
臨(lin) 時停火結束後,以色列將清除哈馬斯領導人列為(wei) 目標,將地麵行動從(cong) 加沙地帶北部區域擴展至南部的汗尤尼斯。以軍(jun) 判斷哈馬斯高級領導人藏身在汗尤尼斯,但截至目前並未發現哈馬斯高級領導人的蹤影,也未解救更多被扣押的以色列人。以色列智庫國家安全研究所日前刊文指出,以軍(jun) 僅(jin) 靠地麵戰爭(zheng) 無法實現軍(jun) 事目標。
同時,美國的態度也發生微妙變化。作為(wei) 以色列盟友,美國自本輪巴以衝(chong) 突爆發以來,向以方提供武器和外交等諸多支持。但隨著加沙地帶傷(shang) 亡人數快速增加,美國政府麵臨(lin) 國際輿論壓力,對以方的態度逐漸強硬。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國防部長奧斯汀等美方高官近日陸續訪以,敦促以方將軍(jun) 事行動轉入“低強度階段”。英國《泰晤士報》網站日前披露,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已給以色列劃定期限,“必須在明年1月初之前”結束對加沙地帶的地麵行動。
此外,以色列被扣押人員家屬最近舉(ju) 行大規模遊行,要求停火並解救被扣押親(qin) 屬。近日發生的以軍(jun) 誤殺3名本國被扣押人員事件更是引發民眾(zhong) 在特拉維夫和耶路撒冷舉(ju) 行大規模抗議,以政府麵臨(lin) 的停火壓力陡增。
比上輪更艱難
以色列一名高級官員21日向記者表示,以色列談判代表已與(yu) 卡塔爾方麵舉(ju) 行會(hui) 麵,表示“願意達成新協議”,但前提是必須延用11月底臨(lin) 時停火時的條件。
有分析指出,雖然巴以雙方再度回到談判桌前,但由於(yu) 雙方訴求差距較大,本輪停火談判恐將非常艱難。
多方消息顯示,哈馬斯提出的條件包括與(yu) 以色列達成長期停火而非臨(lin) 時停火、哈馬斯釋放所有在押以色列人、以色列釋放被關(guan) 押的巴勒斯坦人等。以色列則希望以臨(lin) 時停火換取被扣押人員的獲釋。
以色列《新消息報》日前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新一輪談判將“漫長且複雜,比上一輪更艱難”。
有分析說,如果以軍(jun) 持續打擊加沙地帶,但遲遲不能實現既定目標,或以方在談判中答應了哈馬斯開出的較高的換俘條件,都很可能引發以色列國內(nei) 極右翼勢力不滿而退出執政聯盟,導致現政府垮台。屆時,以色列恐將迎來新一輪議會(hui) 選舉(ju) ,再次進行政治洗牌,這些都將為(wei) 巴以衝(chong) 突增加更多不確定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