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斯維加斯1月13日電 2024年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CES)9日至12日舉(ju) 行,上千家中國企業(ye) “出海”參展,在屏幕顯示、智能家居、人工智能、電動車、清潔能源等諸多領域彰顯中國“智造”的硬實力。
“中國企業(ye) 回歸了”
近年來中國企業(ye) 在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上表現搶眼。今年參展的中國企業(ye) 數量較前兩(liang) 年明顯回升,既有海信、TCL、京東(dong) 方、聯想等知名企業(ye) ,也有眾(zhong) 多首次亮相的初創企業(ye) 。
據法新社報道,展會(hui) 主辦方美國消費技術協會(hui) 主席加裏·夏皮羅直呼:“中國企業(ye) 回歸了。”
作為(wei) 全球最大的消費技術產(chan) 業(ye) 盛會(hui) 之一,始於(yu) 1967年的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一直是科技領域的開年重頭戲,被看作國際消費電子領域的“風向標”,每年展會(hui) 都會(hui) 吸引全球各地眾(zhong) 多企業(ye) 參展。
據美國BNN新聞網報道,今年參展的中國企業(ye) 超過1100家,說明中國在全球技術領域發展勢頭強勁、影響力上升。另外,中國的創新處於(yu) 前沿,其技術產(chan) 品和解決(jue) 方案不僅(jin) 吸引了全球的注意力,而且獲得業(ye) 內(nei) 同行“點讚”。
中國“智造”越來越“吸睛”
在拉斯維加斯會(hui) 議中心中央館,海信、TCL等企業(ye) 占據了展館中心位置,龐大的展示區擠滿觀展和體(ti) 驗的人群。
TCL推出115英寸全球最大QD-Mini LED巨幕電視,以及搭載新一代護眼顯示技術的手機、增強現實技術眼鏡等產(chan) 品。海信的最新100英寸“卷曲屏”激光電視、小型超輕薄激光電視等刷新沉浸式視聽體(ti) 驗。獲得“2024 CES創新獎”的海信車用激光顯示技術,則展示了激光顯示在車載領域的極大潛力。
人工智能技術及相關(guan) 應用是今年展會(hui) 最大熱點。聯想集團攜40多款基於(yu) 人工智能的全新設備與(yu) 解決(jue) 方案亮相,涵蓋眾(zhong) 多個(ge) 人電腦產(chan) 品係列。這些人工智能賦能的設備不僅(jin) 具備強大的性能和高效運算力,還結合了大模型來實現通用場景下的個(ge) 性化服務。
展會(hui) 上,中國企業(ye) 漢陽科技的一款全能庭院機器人能夠全季節、多場景作業(ye) ,不僅(jin) 可以除雪、割草、清理樹葉,還能司職巡邏“保安”,甚至提供拖車功能。來自美國明尼蘇達州的詹姆斯·理查茲(zi) 告訴記者,自己患有嚴(yan) 重的關(guan) 節炎,每年冬季除雪是最頭疼的事,而且雪天很容易摔倒受傷(shang) ,除雪機器人解了燃眉之急。
1月11日,人們(men) 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小鵬公司展台觀看電動飛行汽車Aeroht。新華社記者吳曉淩攝
電動車也是此次展會(hui) 的熱點之一。首次亮相CES展會(hui) 的中國電動自行車及電動摩托車生產(chan) 企業(ye) 愛瑪發布了最新的跨騎產(chan) 品“機甲師”及電動自行車新品。炫酷街車造型、簡潔線條感、聲浪模擬器、7色氛圍燈光……發布會(hui) 現場,這款主打年輕群體(ti) 的跨騎產(chan) 品,以其未來科技感吸引眾(zhong) 多國際展商目光。
“我們(men) 將推動國際化合作及本地化品牌建設部署,提速核心部件的技術創新,致力於(yu) 打造全球領先的兩(liang) 輪電動車品牌。”愛瑪科技集團國際業(ye) 務總經理羅建剛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
中國創新帶來新機遇
許多參展外國企業(ye) 發現,中國企業(ye) 扮演的角色正在發生變化,已成為(wei) 世界的創新工場,中國企業(ye) 創新為(wei) 全球消費電子產(chan) 業(ye) 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美國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高通如今“並不簡單地將中國視為(wei) 一個(ge) 市場,而是將其視為(wei) 一個(ge) 機遇,高通與(yu) 中國創新生態係統的結合,正在創造合作共贏機會(hui) ”。
杜比實驗室高級副總裁約翰·庫林認為(wei) ,中國“快節奏”的創新和善於(yu) 擁抱新思想、新技術的消費者正在推動杜比的發展,並加快新的娛樂(le) 視聽技術發展,惠及全球。
1月11日,人們(men) 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越南電動汽車製造商VinFast展台參觀。新華社記者吳曉淩攝
德國電動滑板車製造商特裏特布雷特公司的營銷經理亞(ya) 辛·哈吉告訴新華社記者,中國在電動車和電動自行車領域實力雄厚,設計方麵有前瞻性,技術走在世界前列。
“如果沒有中國的創新,我們(men) 在德國就不會(hui) 走得這麽(me) 遠,因為(wei) 我們(men) 的許多技術,我們(men) 與(yu) 許多跨國公司的合作,都是在中國奠定的基礎。我們(men) 希望繼續和中國夥(huo) 伴加強合作。”哈吉說。(記者:譚晶晶、黃恒;剪輯:孫碩;編輯:陳丹、刁澤、喬(qiao) 穎、王豐(feng) 豐(feng)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